公办园总园长,退休办起了托育园

2022年,是王芳办托育的第五年。
2017年,她从浙江最著名的公办园集团之一浙幼附属退休,可以选择在3-6岁学前教育界功成身退(她98年就评上浙江省首批幼儿园特级教师,她是教育部专家委员,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但是她选择了在0-3岁托育领域躬身入局。
这5年,王芳形容自己的变化,用了“凤凰涅槃”四个字。
这是王芳的故事,也是中国幼教人转型托育的典型故事。
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办托育,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园长开始办托育。
本周五晚8点,“涛涛不绝聊托育”视频连线初本幼园创始人王芳和她的核心团队,讲讲这5年,他们的探索,讲讲幼教人如何在转型大潮中办好托育。

公办园总园长,退休办起了托育园


王芳的故事,兴许能够给你一点启发。
下文是《托幼瞭望》一年前(2021年2月19日发布)对王芳的采访。
公办园总园长,退休办起了托育园


王芳,1992年起担任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园长。24年间,原本仅有4个班级的幼儿园,发展成有80多个班级、8个园区的大型幼教集团。


1998年,王芳获得“浙江省幼儿园特级教师”称号;2012年被聘为教育部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2016年,晋升正高级教师。


一系列的成绩和荣誉,让王芳被誉为“浙江学前教育第一人”。2017年,55岁的王芳,站在退休的十字路口,她没有选择功成身退、颐养天年,反而加入了新通教育集团创办的学前教育品牌初本幼园,跨越体制,开启了乘风破浪的新征程。


《托幼瞭望》本期“新托幼100人”,特别专访初本幼园创始人、课程总监王芳,看她如何为中国幼儿量身打造托育课程,为实现科学育儿理想躬身笃行。




1.——“从退休前20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做课程研
和现在喜欢跳槽的年轻人不同,王芳近40年的职业履历里只有两个篇章,那就是2017年退休以前和2017年退休以后。
1982年,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毕业,王芳选择留校,在学院附属的幼儿园(下称附属幼儿园),成为一名幼儿教师。
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一干就干到了退休,从一线老师干成园长,从一所附属幼儿园,干成了拥有8家园所的幼儿教育集团。但对她而言,这似乎并不是什么传奇的职场故事,只有数十年如一日,对幼儿教育的钻研和坚持。
在王芳参加工作的前一年,附属幼儿园就被评为浙江省示范幼儿园。起点相当的高,但在年轻的她看来,“这样一所幼儿园,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的。”
在附属幼儿园工作期间,她坚持用科研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严谨的支持,不断开发幼儿早期教育课程。“从退休前20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做课程研发。”王芳回忆道。
王芳对学前教育的坚持和重视,源自她对中国托幼行业过去半个多世纪发展变迁的观察和预判:
上世纪50年代,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职责就是解放妇女,让妇女能够参加生产活动,是一个“看孩子”的场所,几乎不涉及学前教育的职能;
到了80年代,高考恢复,陆续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加入托幼行业,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学前教育开始出现一批有实践意义的课程;
进入21世纪,学前教育对0-3岁儿童成长的影响开始受到重视。第一个十年,早教市场快速兴起;第二个十年,国家层面关于托幼一体化相关政策出台,0-3岁托育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一切都在说明,新一代家长育儿理念在发生变化,早期教育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王芳认为,中国的家长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而一套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是一家优秀园所能否立足、长足发展的关键。而她也确实用了35年,不断实践创新,研发适合中国孩子科学成长的课程体系,最终将附属幼儿园打造成了名扬杭州地区、乃至整个浙江省的优秀园所。
2017年,55岁的王芳即将退休,不少企业和机构向她发出邀请,希望获得这位“浙江学前教育第一人”,特别是她的教育理念、课程研发能力的加持。
最终,她选择接受新通教育集团总裁麻亚炜的邀请,加入初本幼园,以园长和课程总监的身份,开启一段新的职业生涯,并从擅长的3-6岁的学前教育,向0-3岁“生命中最重要的前1000天”做专业延伸。
至于为什么选择了初本,王芳说,除了理念相同,更重要的,是她能以“课程总监”的身份,继续深入早期教育课程研发,打造适合中国家庭的早期教育体系。
在她看来,不论市场如何变化,家长选择托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而课程,一定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
2.——“我一辈子的追求,就是用科学的方式养育我们的孩子”
“用科学的方式养育孩子”,这是市场上绝大多数教育机构都会宣扬的理念,但这个“科学”与王芳追求的“科学”,却有些不同。
在王芳看来,要解释这个“科学”,需要先分析当下托育行业存在的两个乱象——
首先是家长端:焦虑的家长们急于拔苗助长,希望让孩子学到一些外显的、快速见到成效的“本领”,却忽略了早教阶段小孩子自主感、创造力的自我建构。
其次是市场端:焦躁的市场,为了迎合家长需求,将各种本土原创、国外引进的理念,裹上“科学”的外衣匆匆引入市场。不断涌现的育儿科学新名词,让家长们陷入更深的焦虑,愈发不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
王芳认为,0-6岁,尤其是0-3岁,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比起关注他们今天又学会几首唐诗、学会跳几支舞,更应该关注如何调动他们天性中潜在的自主性,帮助婴幼儿建立情绪调控能力,以及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力,这些才是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藏。
王芳说,婴幼儿成长是一个长跑的赛道,“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患得患失。”核心能力的建构,不会像教会孩子一首儿歌那样立竿见影,而是一个持续的、隐藏在每一次互动,甚至是以年为计时单位的漫长过程。而这,往往是一条不容易被大多数家长认可的“慢”赛道。
这正是王芳所倡导的“科学”:不是用“科学”包裹理念,而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园所一日生活,把“科学”融入到园所的每一个细节,最终帮助孩子们“科学”成长。
在附属幼儿园任职期间,就有家长曾问过王芳,别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你们这没啥特色,为什么报名的孩子这么多?王芳的回答很简单:“我们确实没啥特色,只是会尊重每一个孩子,把幼儿园还给孩子,把孩子还给他们自己。”
王芳说,这也是她一辈子的追求,“用科学的方式养育我们的孩子。”在体制内时如此,加入初本后,亦是如此。
为了研发符合0-3岁婴幼儿的托育课程,她去研究婴幼儿心理学,研究在语言初始阶段如何引导孩子牙牙学语,研究如何照护“七爬八坐”的宝宝……
经过近三年的不断研发、迭代,王芳科学育儿的理念再次落地,推出了为中国幼儿量身定制的托育课程——EIQ早期课程体系,一个将IQ和EQ双商交织、全面发展的课程,这里面包含两条线:
智商线(IQ),通过与小孩子建立信任,打开他们对世界的感知通道,进而去感知这个世界,通俗来讲,这就是家长最希望看到的“学业有成”;
情商线(EQ),注重培养小孩子的社交情绪能力,这也是王芳在研发课程中一以贯之的最核心部分。
公办园总园长,退休办起了托育园EIQ课程体系
王芳认为,家长们经常会陷入那些包装华丽的概念,而忘记了早期教育的初衷。“完成学业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人生很漫长,学会调整情绪,拥有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能力,才能支持一个孩子发展出拥有学习力和幸福力的完整人格。”

3.——“用科学的方式,让科学育儿落地”
除了研发课程,王芳在初本最大的职业延伸,就是开始关注园所运营。
在体制内,她从来不需要为招生发愁,但加入初本的三年,她结结实实地感受到创业不易,这也倒逼她开始思考,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让科学育儿这一理念更好地落地。
首当其冲的,是EIQ早期课程体系的落地执行。
0-3岁和3-6岁是一个连续发展体,都是人生的早期阶段,但侧重点不同,尤其是0-3岁的孩子,连基本的吃喝拉撒都成问题,对照护的要求更高,教育的方法也需要更加细致。
公办园总园长,退休办起了托育园
“关系为先”成为这套课程体系落地的第一个关键词王芳说,教育不能靠说教来解决问题。托育最核心的关系,就是用“爱和接纳”建立起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信任,这是对0-3岁宝宝进行教育的首要前提,一定要先跟小孩子搞好关系,他们爱上你以后,你才有施加教育的可能;
第二个关键词,是“回应性照护”托育,面对的是一群语言表达尚未流畅的宝宝,如何在看似琐碎的喂饭、哄睡、换尿布的过程中,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关注到宝宝的情绪,并加以积极的引导,是王芳过去三年来,一直致力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公办园总园长,退休办起了托育园
保教团队的老师,是这套体系执行的关键人物。团队的专业性,是所有课程落地的保障。许多保教人员,会简单的把自己定位成“保姆”,在王芳看来,照护婴幼儿的工作看似琐碎,但每一件换尿布、喂饭的小事背后,都是专业和科学的体现。
为了改变保教人员对身份的错误认知,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度,王芳带领团队搭建了教师人才培训体系,包括教师基础培训、进阶培训、运营管理培训三个组成部分,阶梯式提升保教团队的专业性和执行力。
长达8天的基础培训阶段,老师们会接受包括职业规范和规划、保育照护、教学活动等在内的多项培训;进阶培训阶段,还会接受儿童行为分析与指导等更多与儿童行为学、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在王芳看来,只有大家认同了育儿的“科学”理念,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科学育儿”
此外,初本还搭建了教师信息化备课平台,自带总部完整年度、体系化的托育课程,包含运动、艺术、语言、情商和思维5门核心课程,每节课配套详细资源包,同时支持自定义编辑,可供园所和老师直接使用。
公办园总园长,退休办起了托育园教学日历

而在园所的规范运营方面,初本建立起了一套包含4大模块、30项、178条管理制度的保育质量管理系统,以求做好安全、卫生、保育、保健的每一个细节,保证孩子们在园所一日生活的所有流程,都能做到有序、细致、规范。


公办园总园长,退休办起了托育园

管理手册



王芳希望,通过不断研发真正“科学”的课程,培养更多真正“懂”早期教育的老师,找到真正与她理念一致的家长,一起慢下来,了解孩子的发展需求,老师、家长、孩子,三方产生共同的驱动力,促进孩子的科学成长。
“我说我要一直坚守,我说我要有理想,万一实现了呢?”55岁开启人生第二篇章的王芳,抱着“让更多孩子在更优秀的园所成长”的简单梦想,想把这一生所学、所会、所研究的育儿经、优秀课程、办园经验传递给更多的人。

本篇视觉笔记帮你做好了!

公办园总园长,退休办起了托育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托幼   园长   学前教育   附属   幼儿园   课程体系   理念   家长   课程   孩子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