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金融协会联合发声: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

三大金融协会联合发声: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

【摘 要】《倡议》指出,NFT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潜在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炒作、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隐患


文 严沁雯

编辑 袁满


国内NFT(Non-FungibleToken,非同质化通证)市场在近年来的持续升温,让相关金融风险愈发受市场关注。


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下称《倡议》),提出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倡议》指出,NFT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潜在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炒作、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隐患,从六方面对行为规范提出要求:


一是不在NFT底层商品中包含证券、保险、信贷、贵金属等金融资产,变相发行交易金融产品。


二是不通过分割所有权或者批量创设等方式削弱NFT非同质化特征,变相开展代币发行融资(ICO)。


三是不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续挂牌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服务,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


四是不以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作为NFT发行交易的计价和结算工具。


五是对发行、售卖、购买主体进行实名认证,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发行交易记录,积极配合反洗钱工作。


六是不直接或间接投资NFT,不为投资NFT提供融资支持。


“这次三大金融协会联合发声,力度和之前都不一样,算是首次有官方意味的发声。”某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并无针对NFT相关正式立法,不过此前曾有行业自律公约发布。


2021年10月31日,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盟、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杭州互联网公证处、央视动漫集团、湖南省博物馆、蚂蚁集团、京东科技、腾讯云等机构共同发布了《数字文创行业自律公约》,抵制任何形式的以数字文创作品为噱头,实质发行和炒作虚拟货币的行为;抵制任何形式的数字文创作品价格恶意炒作,防范投机炒作和金融化风险。


而在国际社会,各国监管态度并不统一。


2022年2月,韩国金融监督局(FSS)宣布将加强对包括NFT在内的新交易资产的监控;同月,美国财政部亦发布《通过艺术品交易开展洗钱和恐怖融资的研究》报告,指出NFT市场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则表示目前没有计划对NFT领域进行监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苏宇曾撰文指出,非同质通证在法律上的定性尚属模糊,其潜在风险及监管需求亦未得到充分认识。截至目前,非同质通证的发行、使用和交易等仍然需要借助整个数字通证的法律架构,必要的分化和分流仍然有待探索,这都不利于对非同质通证实现精准监管或治理。尽管在可预见的未来,非同质通证蓬勃发展的确定性受到专家认可,但非同质通证的法律治理仍然任重道远。


《倡议》同时强调,践行科技向善理念,合理选择应用场景,规范应用区块链技术,发挥NFT在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面的正面作用。


确保NFT产品的价值有充分支撑,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防止价格虚高背离基本的价值规律。保护底层商品的知识产权,支持正版数字文创作品。真实、准确、完整披露NFT产品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作者为《财经》记者,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金融   区块   同质   公约   融资   倾向   风险   记者   价值   协会   数字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