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生活的“雷区”,“踩雷”的事你做了一大半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养生成为大家特别关注的话题。老年人更是养生中一个很庞大的群体,面对这么多虚虚实实的养生信息,到底有哪些是老年人的养生“雷区”呢?下面小啧就为大家总结出了许多养生误区,帮助老年人在养生中成功“避雷”。

老年生活的“雷区”,“踩雷”的事你做了一大半

  1、许多老年人都喜欢听戏、听歌,但是大多数据人只喜欢听不喜欢唱,觉得费嗓子。其实听不如唱,如果要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老人最好选择开口唱出来。经常放声歌唱,除了增加肺活量,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肺功能之外,还能提高认知能力,增强思维活力及记忆力。而且唱歌还能有效调节情绪。

  2、老年人睡眠既浅又少,于是很多老年人就不怎么睡觉了,要知道睡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人对疾病的抵抗力。一般情况下,60~80岁的老年人,每天需要睡足6到8小时,睡眠时间少于4小时更是对健康不利。此外,要重视每天的午睡,时间半小时到1小时为佳,睡前可喝一杯白开水或牛奶,有助进入深度睡眠。

  3、有些老人喜欢在晨练时快跑或者长跑,这对老年人的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跑步时机体耗氧量会增加,极易导致呼吸短促、机体缺氧,而大多数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在耗氧量大的情况下很容易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对老人来说,最好的运动就是散步,同时也可以甩甩手、拍拍肩、扭扭腰,也要适可而止。体质较好的话也可以尝试慢跑,但一定要做好运动前热身活动,还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和衣着,以免发生意外。

老年生活的“雷区”,“踩雷”的事你做了一大半

  4、越来越多的老人也喜欢通过各种各样保健品来养生,而且还会过度相信大补的中药材如人参、黄芪等。实际上,不论哪种保健品都容易出现成分不明、药不对症、应用过量等弊端。相比之下,营养从日常食物中就足矣获取,虽见效较为缓慢,但作用相对温和。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老人来说,只需合理安排三餐就足够了,需要保证食物的新鲜多样、荤素均衡。

  5、老年人患牙病的居多,牙齿缺损者也很常见,甚至有的老人会因咀嚼功能不好,而长年吃粥。事实上,长期吃粥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首先,粥虽然是一种比较软烂的食物,但是长期食用,同样会影响消化。另外,吃粥也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而长期营养不良对于老年人的伤害可是非常大的。

  6、不少老人喜欢先将蔬菜用水焯一遍,然后放在水里长时间的煮,做成菠菜汤,白菜汤之类的汤品。其实这样会让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维生素被给煮没了,最后就是吃了些纤维,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老人们最好别用烂菜汤式做法,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多吃凉拌,品种多样,颜色深的蔬菜。

  7、很多老年人都觉得补钙应该补得越多越好。事实上如果你摄入的钙质远超过了身体的需要,那么这些钙质也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甚至会引发疾病。一天两杯牛奶就能补充到身体所需的钙质了,如果有骨质疏松等病症,才需要通过医疗的方法来进行钙质的补充。

老年生活的“雷区”,“踩雷”的事你做了一大半

  8、不要经常吃不加热、或热不透的剩饭剩菜,因为饭菜里的各种营养素都会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而逐渐损失,时间越长,损失越多。另外,剩饭菜产生亚硝胺几率也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如果吃时再不热透,还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引发胃肠问题,老年人肠胃功能比较脆弱,尽量不吃剩饭菜。

  9、很多人认为早晨空气清新,比较适合锻炼。其实在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空气质量也较差,所以老年人的晨练时间,最好安排在太阳出来一小时后再进行。而且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早晨6点至中午12点,心血管病发病也最高,所以老年人尽量选择在下午或晚上活动最好。

  10、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老人把这句古话当作健康养生的格言,其实,这句话并不科学。从医学角度来说,饭后,特别是吃饱饭后,老年人的心脏负荷会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很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散步也需要量力而行。

老年生活的“雷区”,“踩雷”的事你做了一大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钙质   剩饭   雷区   老年人   饭后   老年   老人   身体   小时   时间   喜欢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