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用130行代码搞定核酸统计,却遭“专家”网友嘲讽:太丢人了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报道称,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李某用一个多小时写出130行代码,快速开发了一项小程序。800幅核酸截图,原来要几个人核对一个多小时,现在只需2分钟。没想到却意外遭受部分“专家”网友嘲讽:太丢人了!

事情起源于一次核酸检测。自3月初以来,复旦大学启动常态化核酸筛查工作,每个班级的辅导员必须每天核查学生的“健康云”核酸截图,确保“不漏一人”。

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常耗时,且容易出错。作为辅导员的李某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简化这项工作,他第一时间想到以前学到过的OCR 技术。

博士用130行代码搞定核酸统计,却遭“专家”网友嘲讽:太丢人了

“OCR可以把图像中的文字识别出来,转换为文本信息,就方便用来核查了。而且因为核酸截图是打印字体,识别率非常高,几乎可以做到100%准确。”李某说

经过反复思考,李某最终确定了“OCR文字识别(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正则表达式筛选”的程序思路

3月15日晚,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写出了初始代码,共130行,发现确实能够跑通,且运行效率和准确率都很高。800幅截图,原来要几个人枯燥核对一个多小时,现在只需等2分钟就能拿到结果。

对此,很大一部分网友表示不赞同,认为“本科生也完全能搞定”、“这吹出去不丢人吗?”、“OCR识别多老的技术啊,才想起来”、“竟然把自己的落后宣传得如此清新


博士用130行代码搞定核酸统计,却遭“专家”网友嘲讽:太丢人了

也有很多网友对此表示了支持,认为“有人主动跳出来,帮助社区的其他人,明明是好事”、“他确实用所学做了有意义的事,省了很多人力节省时间,这不值得表扬吗?”、“很多人差的不是脑子和知识,是随时随地服务于社会的心”……

博士用130行代码搞定核酸统计,却遭“专家”网友嘲讽:太丢人了

诚然,这项技术确实如同网友所说“本科生也能完全搞定”,OCR也确实是个老技术了,李某做这事儿也没有牛到可以在天上炸出一朵蘑菇云的程度。

但就因为够不上网友的“完美主义”,就可以否认他确实给别人带来了便捷这个事实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核酸   复旦大学   网友   几个人   辅导员   本科生   丢人   截图   确实   博士   代码   专家   工作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