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洼西路绿地:昔日荒地变身“休闲打卡地”

马连洼西路绿地:昔日荒地变身“休闲打卡地”

清明节刚过,气温一路回升,风和日丽,阳光正好。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京密引水渠旁的马连洼西路绿地,树木成荫,草木繁盛,玉兰、山桃开得热烈,春意盎然,不少居民来这里感受春天的气息。

马连洼西路绿地位于马连洼北路北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沿河公园,南北长约310米,东西宽约30米,总建筑面积约7950平方米,为居民提供休憩的景观场所,同时也为马连洼地区增添了宜人的风景。

走进公园,几株桃花悄然开放,孩子们在这里嬉戏,让这方小小天地透露出些许春天的野趣。住在附近的居民张阿姨可谓是见证了这片绿地的“前世今生”,从要绕着走的“荒地”到如今方便市民生活的“口袋公园”,她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土地裸露,地里还有一些零星的垃圾,现在荒地不见了,绿化也搞好了,我每天吃完晚饭都要来这里散散步,大家休闲锻炼有了好去处。”

见缝插绿,让“边角料”变身“金银角”,据介绍,此处原是一处呈带状的荒地,马连洼街道于2020年对此处进行改造,历时3个月竣工。马连洼西路绿地面积虽然不是特别大,但在设计上却别具匠心。马连洼街道根据裸地特点将此处设计为下洼式绿地并在周边加设了挡墙、石笼。在马连洼西路绿地内部建了一座小石桥,既发挥了过滤功能,保证了雨季临边公路的排水问题,又让此处多了一处别致的景观。

在植株种植方面,选取了根茎发达的花卉,降低水土流失,涵养京密引水渠。绿地内部还设计了仿古吊廊、石椅,以及一处小型休闲广场,在丰富景观、增加观赏体验的同时,为游览的居民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绿地内部还安装了各种灯光效果,在夜间焕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彩。

“公勺唤醒公德,公筷体现尊重。”“你心我心、文明同心。”主题鲜明、色彩明亮,造型新颖的文明标语在马连洼西路绿地内随处可见。记者了解到,马连洼街道在此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融合宣传思想文化于休闲娱乐活动之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基地建设成为面向广大群众开展宣传、文明宣传的有形阵地。

同时,马连洼街道聘请第三方专业养护管理团队,完善养护管理责任制,巩固绿化成果,强化绿地的常态管理。还定期对绿地内的景观设施、健步道、休闲区域的硬化设施等,进行维护维修保养、清洁、消毒,确保安全。

“2021年10月接手马连洼西路裸露绿地养护项目以来,我们展开了全方位的绿化情况调查,查找绿化养护工作薄弱点,并及时整改,制定养护管理工作计划,有规划地对绿地进行清理垃圾、浇水、修剪树木病枝和死枝、修剪草坪。进入深秋以后清除地被,修剪树木、涂白,清理树叶。春季修整水圈、浇水等。绿地15到20天浇1次水,草坪5到10天浇1次水。冬季对新种植的乔、灌木做好防寒。同时,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我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对乔灌树木、草本植被的生长习性及时做好修剪、防虫、防旱及绿地垃圾的清理等日常养护管理工作。”马连洼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陈芳 文/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荒地   绿地   树木   昔日   景观   街道   居民   群众   垃圾   公园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