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我们已经足够强大了。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什么样的超级灾难才会对人类产生灭绝的威胁呢?从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的发展史来看:小行星撞击或许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危险之一。6500万年前的地球霸主恐龙就是因为小行星撞击而灭绝的。

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因此,科学家们居安思危,我们是否可以在现有巡天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小行星防御系统?当系统发现那些对地球安全造成威胁的小行星后,我们就通过此系统将威胁消灭于萌芽之中。

科学家们通过对陨石坑形成的年代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太阳系的早期阶段,由于各大天体还没有成型稳定,那时候各大天体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高频轰炸期”,无数的小行星对地球等天体展开了无差别轰击。随着时间的发展,各大天体的运行轨道开始慢慢稳定下来,小行星的轰炸频率就大大降低了。

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当然,由于地球的地质活动十分频繁,很多陨石坑早已消失,但是我们可以从邻居行星“火星和金星”身上找到足够的线索。

如今的金星上,依旧存在着相对活跃的地质活动,由温室气体组成的大气层也非常厚重,因此也不利于陨石坑的保存。

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因此科学家们将目光瞄准了火星:科学家们通过对火星上521个直径大于21公里后的撞击坑进行研究后发现,小行星在内太阳系的撞击频率在最近的6亿年内基本没有发生变化。(ps:太阳系指的是小行星带以内的四颗岩石类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从现有的数据来看,小行星撞击的频率确实很高。我们不谈几亿年前的远古时代,仅仅是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后,我们就亲眼目睹过很多次大型陨石撞击事件。当然,由于运气好,这些小行星体积都不大,均没有达到“都灵危险指数”红色级别。

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不过,我们总不能一直寄希望于运气,不然我们就得步上恐龙的后尘了。我们可以看一看巡天系统现在已经观测到的小行星数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担心小行星撞击地球,其实并不算一件杞人忧天的事。

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随着时间的发展,小行星撞击这种小概率事件一定会慢慢变成大概率事件。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发现了一颗能对地球造成重大伤害的小行星,而且它即将与地球相撞,那我们能怎么办,眼睁睁地看着它撞上来,无动于衷,等着毁灭吗?

有些人可能会说,直接用一颗核弹炸了它不就行了吗?可是核弹只会把小行星炸碎,并不会让它消失,依旧会有很多大碎片撞上地球,而且还都是带有强烈辐射的碎片,所以很显然这行不通。就相当于是一把狙击枪和一把霰弹枪的区别,都能干掉我们,因此核弹轰炸是下策。

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为了更安全,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更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转换思路,不用摧毁它,改变它的轨道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用一些探测器直接撞上去就可以了。当然,这必须要发现得足够早,不然根本就来不及发射探测器,这就得依赖更加强大的巡天系统了。

那探测器撞击是如何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的呢?再多的计算也只是纸上谈兵,于是科学家们打算找一颗小行星撞一下,试验一下这个方案是否真的可行。

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在此背景下,一颗名为“双小行星撞击转向实验”的探测器借助猎鹰九号上天了。根据规划,这颗探测器将会飞往一颗编号为65803,名叫“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在这个小行星系统里,小个头的弟弟中文名叫“孪小星”,直径只有160米,它就是这次实验的撞击目标。这颗小行星是目前宇宙间,唯一一个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赋予姓名的小天体。

因为足够小,位置很近,所以探测器飞过去方便,撞击效果也明显,这就是“狄迪莫斯”被选中的原因。根据计算,撞击发生时,它们距离地球只有1100万千米。到时候,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哈勃望远镜对其进行准确地观测。

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当然,除了方便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足够安全。万一不小心,一个撞击,原本不会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反倒撞向了地球,就很尴尬了。“狄迪莫斯”因为位置安全,所以完全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因为是撞击试验,所以这颗探测器的造价很便宜,只安装了一些必要的传感器和摄像头,总质量不足600千克。届时,它将像一枚飞镖一样以6.6千米/秒的速度撞上“孪小星”。从尺寸上看,这颗探测器撞上“孪小星”,就像一只蚂蚱撞上了人类,因此造成的影响非常小。

计算结果显示,撞击将会使“孪小星”的速度改变0.4毫米/秒。别看这个速度很小,但是小行星可不会自我调整,因为距离足够大,积累下来,“孪小星”的公转周期将会改变好几分钟。几分钟的差距,足够让我们观察到这一变化了。撞击时间初步定于2022年9月下旬。届时,除了哈勃外,全球各地的望远镜都会将焦点放在这次撞击上,就连刚进入预定轨道没工作多久的韦伯望远镜也会参与这一盛况。

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撞击发生后,科学家将借助韦伯望远镜,对撞击产生的尘埃以及挥发物展开观测。借此,科学家们可以计算出小行星的基本组成以及喷射物的速度和方向。

为了更好地观测,撞击探测器自身携带的成像仪器在撞击发生之前,将会把所获得的图像和资料全部传回地球。不仅如此,撞击器还携带了一个可脱离的“小摄像机”,他将会在撞击发生前脱离探测器,从而近距离观察撞击现象。

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为了更加精确地计算出这次撞击的效果,之后的“赫拉”任务将对此进行更为精确的评估分析。到时候,小编会第一时间将撞击的结果同步给大家的,所以,点个关注吧!

可以这么说,这将是“人类防御计划”推进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这标志着人类终于开始用实际行动主动抵御来自太空,来自小行星的威胁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未来至少100年内,大概率不会有直径超过140米的小行星会撞上地球。但是这只是已知的,还有更多未知的小行星由于观测技术的局限,我们的巡天系统根本没有发现。而且,太空是多变的,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会累积放大。

地球“真·行星防御计划”稳步推进!人类将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

所以,我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开展行星发布防御计划并不是钱多人傻,而是居安思危。千万不要等到有一天当灾难真的来临了,才去研究,那就像是人类得知三体舰队已经出发,来不及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小行星   小星   地球   人类   火星   太阳系   天体   探测器   行星   望远镜   稳步   主动   计划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