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就组建了一支船队,开启了航海之旅。那一年,被西方世界称为“航海时代开创者”的亨利王子年仅11岁,麦哲伦和哥伦布还未出生。

在郑和带领船队七下西洋时,曾有20个随船水手意外流落荒岛。当时郑和奉命出海行驶至非洲拉穆群岛附近,在航行途中,他们偶遇了一场巨大的暴风雨。

当时的航海技术还很落后,一艘大船瞬间就被暴风雨推到了远离大部队的“帕泰岛”附近。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当时船上有很多人命丧大海,不过有20名幸运的船员漂流到了帕泰岛上。他们无法与郑和的大部队取得联系,郑和也找不到他们。于是这20人便在帕泰岛上生活了下来。

谁也未曾想象到,他们一住就是一辈子,而他们在帕泰岛上组建的村子,一直延续了600年。

帕泰岛

帕泰岛是拉穆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位于其南端的“上加海域”,是资源丰富的环礁湖地貌。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帕泰岛上有一个“老上加村”,这里据说是中国水手们最先登陆帕泰岛的地方,有一些可供考证的古墓群。

当时水手们被冲到帕泰岛上时,这座小岛还是一个荒凉贫瘠的小岛,几乎没有人在此处居住。

船员们望着不远处被暴风雨撕得支离破碎的大船,逐渐陷入了绝望,但是随之而来的寒冷与饥饿感又将他们拉回了现实。

在经过一番商讨之后,水手们决定暂时先在这里居住下来,等到之后有能力了再尝试建造一条大船回到祖国。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好在这20名水手都是生存经验丰富的人,而在明朝时期,我国的种植和建造技术已经达到了领先当时世界的水平。

水手们在经过一番详细的勘探之后,在距离海岸线不远处的丛林里的空地上驻扎了下来。

这里能够有效地防范日常的狂风暴雨,又不会被湿热的气候所影响,是建造房屋的好地方。

选好了住处之后,他们开始研究如何解决粮食的问题。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帕泰岛是典型的热带岛屿,岛上农作物种类并不是很多,起初水手们只能依靠捕鱼和在岛上摘点野果充饥。

他们还利用粗壮的树干等物品制作出了锄头、铲子等工具,并开始用工具开拓荒野。

由于队伍中有人有过务农经验,他们便利用我国先进的种植技术,开始屯田种粮。将原本荒凉的小岛变成了农作物产量很高的良田。

虽然帕泰岛十分荒凉,但也并不是一个无人岛。就在水手们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已经利用树木和茅草建造起房屋之后。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这里的的原住民——生活在岛屿另一头的黑人部落发现了他们,并且对这群突然到来的黄种人并不友好。

一群人突然闯进你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岛,还在岛上盖上了房子种起了菜,这换做是任何人都不会高兴的。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黑人部落对水手们抱有非常强的戒备心。

但会经常派出侦查人员来监视水手们的动向,甚至还在他们的部落周围安插了巡逻人员。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对于此事,中国水手们也是十分头疼。可是如今两个部落生活在同一个小岛上,日后避免不了要经常来往,只有和平共处才是生存之道。

于是,水手们首先做出了追求友好的态度。在农作物成熟时,水手们会给黑人部落送去最新鲜的食材。

在捕获大鱼时,也经常会给他们送去几条。慢慢的,黑人部落看到了水手们友善的态度,慢慢放下了戒备之心。

后来,黑人部落开始逐渐接纳水手们,部落的居民们也开始和水手们有所接触。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水手们教给他们日常种植农作物和建造房子的经验,他们也会给水手们讲解捕猎的技巧,两个部落的相处开始变得融洽起来。

后来,有一位水手看上了部落里一位美丽的姑娘,二人在岛上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两个相隔万里的人种在此处水乳交融,二人在众人的祝福下成婚了。

从此之后,有了“联姻”关系的两个部落成了一家人,他们共同建立了“上加村”,并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安定地繁衍生息。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如果按照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的话,那么这里一定会是一片世外桃源。

水手们直到最后也没能回到自己的祖国,但是他们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幸福,他们早已将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上加村一直安定地繁衍生息了近200年,直到17世纪初时,葡萄牙的殖民者发现了帕泰岛。

也正是在这期间,中国水手们曾经生活于此的证据大多被销毁。这虽然为后期的考证工作带来了难度。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充满中国风情的小岛

葡萄牙的军队在搜刮了整个小岛之后发现,帕泰岛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掠夺或殖民的价值,在一个月后也就离开了。

这座生活着中国村民的非洲小岛才得以逃离魔爪,就这样,上加村再次回归了平静安定的生活。

他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全世界经历历史的大变迁时,上加村这片“小叶子”总是能安然无恙。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一直经过了600多年的发展,变成了一个超过一千人的庞大部落。而这个岛屿直到近代,才逐渐显露在世人的眼中。

20世纪90年代,美国女作家李露晔在为郑和撰写的传记中叙述了自己在肯尼亚邂逅的传奇:

“一个黑人告诉我,自己是中国人的子孙,是数百年前肯尼亚拉穆镇帕泰岛中国船遇难幸存者的后裔。”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1999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纪思道沿着李露晔指引的方向,探访了肯尼亚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岛,采访了当地的中国人后裔。

由于这位记者精通中文,对郑和的研究有极大兴趣,他提出大胆猜想:这些自称有中国血统的人,很可能是郑和部下的后裔。

当时的《人民日报》前驻南非记者李新烽,看到纪思道的文章之后,就踏上了帕泰岛,花了近三年时间进行采访。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他发现当地的村民们很勤劳,保留着和我们一样的种植习惯,并且每家都会使用一种中国古代的门锁。

还有人类学家到那里做过调查,从肤色等方面进行过研究,发现他们确实是中亚混血。

2005年,拉穆群岛一位名叫谢里夫的女孩,自称自己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所率领船队船员的后裔,来到中国“寻根问祖”。

拉穆群岛周围有郑和沉船,一直是当地的一个传说。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传说大约在600年前,一艘中国商船在拉穆群岛附近的海域触礁沉没,几十名水手逃生到岸上,在南端的上加村登陆,后来迁至西尤村,并繁衍至今。

虽然没有文字记载或直接物证证明这些人的祖先是中国人,但他们仍坚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因为这是世代相传的家训。

当地人传说,上加村在经历了葡萄牙人的侵略后,一部分人为了躲避战火逃向了非洲大陆,而另一部分人则逃去了十公里外的西尤村。

西尤村外有一处造型特殊的墓地,建造风格都是中式,并且朝向着东北方向的中国。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墓壁上镶满了中国瓷器,并且还刻画了很多汉语的文字和中式壁画。

2010年2月23日,为寻找当年郑和沉船,中国方面牵头了第一次跨国考古活动。

中、肯两国专家将通过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水下及陆上文化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发掘,以此来破解中非古代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一些历史疑团。

本次考古合作项目为期三年,商务部将其作为重要援外项目,无偿出资约2000万元项目经费。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如果历史问题得到证实,那么肯尼亚还将在拉穆群岛为郑和建立郑和纪念碑。

2010年3月,在肯尼亚发现的中国瓷器的遗址共有40多处,拉穆地区是最重要的一个。

这里曾出土中国9—10世纪的瓷器,这是迄今为止整个东非海岸发现的最早的中国瓷器。

此外,这里还曾发掘出大量16世纪、特别是17、18世纪的中国古瓷,其中绝大部分是青花瓷。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当地自古以来也有在居室墙壁、墓穴四周饰以中国瓷器的风俗,用以表明主人的身份或地位。

拉穆博物馆也展览有自12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的中国古瓷,2000年以来,当地渔民多次从该海域打捞上来完好的古瓷器和陶罐。

有些上面刻有汉字,有些印有龙的图案,表明这些东西必定来自中国。

肯方专家称,不断有如此完好的古代物件从该海域打捞上岸,说明一定有大型沉船在此。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2011年,一部名为《拉穆镇上的中国瓷器》的视频在央视发表,让世人第一次了解到这一个已经被官方证实的真相。

在视频里,帕泰岛上的居民肤色介于黄黑之间,并且使用筷子吃饭。

在他们的饭桌上,摆着一些非洲人不会种植的油麦菜、青菜等绿色蔬菜。

走在村子的大街上,道路两旁的商店橱窗里摆着很多仿制的明朝器物纪念品。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如果去到一些人的家中,还能看到一部分明朝时期水手们留下来的真品瓷器。

在岛上,居民们保留着很多中国的传统习俗。他们遵循我国农历节气,每到过年的时候,甚至还会在门口挂上红灯笼。

2017年,一支由中美肯三国联合组建的科考队再次来到拉穆群岛。

他们将帕泰岛上出土的三具骸骨进行了DNA比对,结果证明“早在明朝的永乐年间,就已经有中国人踏上了这片土地。”

而当地人也十分配合的自愿参与了DNA比对,结果证明帕泰岛上的传说是真的,他们确实是中国人的后裔。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延续百年的中非友谊

“六百年前非洲小岛上的中国村落”,这个名头使整个拉穆群岛都被带上了明星般的光环,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此处探索这个神秘的小岛。

这件事情甚至让中国政府直接出面,帮助拉穆群岛进行起了经济建设。

由于拉穆群岛此前只是一个贫瘠的群岛,帕泰岛更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小岛屿,所以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基础设施,就连房子也都是最简陋的土房。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于是,在中国考察队员进行实地勘探后,做出了一系列针对拉穆群岛的改善计划。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在拉穆群岛上建造一个肯尼亚国内的第二大港口。

利用现代化作业的港口和先进的海运技术带动拉穆群岛,甚至整个肯尼亚的发展。

待到港口建成之后,中国的“村村通”项目也会在拉穆群岛上相应实施。

600年前,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建立千人村落,今鲜为人知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在众多航海先行国家中,只有中国给世界带来了和平与分享,而其他国家带去的都是殖民和掠夺,那今天我们也应该遵循着我们祖先的做法,做出我们力所能及之事。”

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善良与浪漫,即使经过几个世纪也不会变质。

帕泰岛跨越了600年的时间长河,终于被世人所知晓,相信在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帮助下,这个流淌着华夏民族血液的小岛会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1]《广州日报》2017年8月8日,《学者为郑和抵东非寻新证 仅七户人小岛遗血缘》

[2]《中国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15年7月7日,《特别推荐: 来自非洲的“中国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非洲   小岛   中国   肯尼亚   明朝   鲜为人知   后裔   村落   瓷器   水手   岛上   千人   黑人   年前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