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2021年5月28日,阴。

昨晚睡得还好,起床后吃了碗酒店老板煮的面条,味道还不错,吃饱喝足,浑身暖暖的,按照昨晚商量好的路线,今天先去“然乌湖”、“来古冰川”,夜宿波密。

收拾好行装,等队友的空档,看看外面的风景,清晨的然乌镇,云雾缭绕的,很美,清静,我喜欢的感觉。一直喜欢清晨的山村,薄雾弥漫,空气湿润,偶然两声鸟鸣,最是惬意的享受。13年前在四川时,雅安、松潘、达州,处处是这样的环境,时常清晨早起,一个人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出去跑步,或者散步,那时的时光总是过得很慢,空气中弥漫着山中特有的草木香味,湿湿的,凉凉,每天早晚一个小时自由时间,总是我最喜欢的时段,偶尔也会带着狗出去爬山,丛林穿越,各种乐趣似乎都是一个人的快乐。

集合后,出发然乌湖,一个从前只听名没见貌的地点,今天终于得以窥得真颜。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从镇上出来走,远远即可看到山脚下蓝蓝的然乌湖,沿着沥青路前行一小段路,便到了湖边,湖水碧波微荡,湖面沿着山、路一直向前延伸,返青的山上白白的云雾低沉,遮住了半山腰,阴沉沉的天看起来略显阴郁。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毫无疑问,我又在后面磨蹭着,哈哈。

路遇美景,不免停车拍照,独自感慨。正在拍照间,旁边的一对老夫妇,看约60岁模样,挺精神的,人也和气,请我帮忙给他们拍张合影,举手之劳,那不是欣然答应了。拍完照阿姨要给我拍张照,遂有上图。阿姨问我一个人出来不孤单吗?我说跟队友一起出来的,他们在前面,我走得慢,贪玩,哈哈。叔叔阿姨说他们是从北京过来,两个人一辆车一路自驾游。挺好的,我的余生也是如此计划的。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然乌湖其实是一个堰塞湖。

然乌湖,近看远看,都是很美的,她不像常见的湖泊那样有个具体的、大致可以绘的形状,由于她自身是一座堰塞湖,所以,注定她的形状有些不规则,大致呈狭长的串珠状分布。

然乌湖,藏语称然乌错(错是藏语湖的发音),位于昌都市八宿县境内西南角、距离县城白马镇约90千米的然乌乡。成因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在地质运动活跃的藏东南一带有很多这样形成的堰塞湖,然乌湖因为紧靠川藏公路而为许多走川藏线旅行的旅行者所熟知。


然乌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主要源头,湖面海拔3807多米,长约26公里,平均宽1至5公里。周围高山危耸峻峭,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众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皆有冰川发育。湖体狭长,呈串珠状分布。分上、中、下游三段三个景区,由三个梯级形相连的湖泊组成,它们分别是阳措湖、傍措湖和冷安佳布湖,三个湖泊虽一脉相承但又各有千秋。然乌湖旁的然乌村映着圣洁的湖水、巍峨的雪山,呈现出一片安详之态。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然乌湖边,跟小蓝拍张合影

走走停停,继续看,继续拍。

行至一处停车观景台,照例停车拍照,此时一辆旅游大巴驶来停在我旁边,一群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下车来,阿姨一个个穿的花花绿绿的,带着墨镜,缠着丝巾,样子很常见的摩登感;叔叔们个个戴墨镜,挂单反。这样的打扮似乎是现在老年人的标准配置了。

下车后,一阵感叹一阵拍啊,听着一句一句的阿拉,应该是上海的吧。果然,一会几个阿姨围过来,一口优越的沪腔,小伙子,你的摩托车很酷啊!一个人出来玩啊?我能跟你的摩托车拍张照吗?我笑笑,当然可以啊,欣然让开。阿姨们有说有笑地,一个个轮流拍照,叔叔们各个都是摄影师,围成一圈,对着模特拍个不停,每人两三个造型那是必须的,有骑上车子的、有坐地上靠着车子的、有双人搭配的,还有大合影的,哈哈,开心就好。

阿姨拍完大叔上,一波接一波,愣是整个团队人人拍了一圈,差不多半个小时了后,阿姨喊我过来要帮我拍照,哈哈,拍吧,完了用我手机留了上边这张,阿姨说好帅好酷,可惜啊,没见阿姨说有女儿要介绍给我,我怀疑夸我只是出于借车的感谢吧,哈哈。

完了,送走了叔叔阿姨们,我也赶紧前行去跟队友汇合,落得应该挺远了。

壮观的来古冰川

告别了那一车的叔叔阿姨后,一个人继续前行,走着走着,一群人懒散地走在路上,占据了这个路面,看看旁边风景不错,索性拐下主路,去旁边的白塔下看看,拍照。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我们在藏区看到的白塔也是佛塔的一种,内地的佛塔多是楼阁式,将塔建成多层楼阁,内部设有楼梯和楼层,可以攀登,每一层外部设塔门和塔窗,相邻两层之间外部设腰檐,有的还有平座和栏杆,供人行走。代表的有西安的大雁塔和小雁塔、河南洛阳白马寺的齐云、大理的崇圣寺三塔等等。而藏区的白塔在外形上与这些塔可是不同的,它的这种样式被称为覆钵式,意思就是像一口倒过来的钵。

这种白塔的造型与三世纪时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的桑奇窣堵波很像,桑奇窣(sū)堵波的外表是圆冢的样子。据说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斥巨资建起8万4千座窣堵波,并将释迦牟的骨灰分为8万4千份藏于各个佛塔之中。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覆钵式塔基本上由4部分组成,从下到上依次是:基座、塔身、塔脖子、塔刹。

基座有圆形、方形、八角形、多角,其中圆形很少见,最常见的是方形,采用须弥座式建造,须弥在古代传为世界的中心,因此用这样的造型当底座,可以显示出佛的神圣伟大。基座上类似台阶的造型叫金刚圈,用以承托塔身。

塔身,就是倒扣着的钵的造型,在塔身上开的佛龛也叫眼光门。最早是画一双眼睛,代表佛陀的眼光注视一切,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我们常见的白塔就变成开佛龛这样的了,虽然不再画眼睛但仍然象征佛陀的眼睛。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塔脖子的相轮是一圈一圈的圆环,环环相连,用在塔上作为仰望观瞻的标识,起着敬的作用。一座塔上相轮圈数的多少,一般依照塔的形体大小和等级来定,少的为三、五圈,多的可达十三圈。这种圈是奇数的,三、五、七、九、十一、十三这样。这种我们所说的奇数,在佛中表示的是清白与崇高。

而这些数字中以七最为珍贵,白塔还被称为浮屠,这是梵语Buddha的音。我们都听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救人一命的功德是比造七层佛塔的功德还要大。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塔刹由伞盖和宝刹组成。伞盖通常包括华盖和流苏,也有采用天地盖的造型。宝就是日月、宝珠的造型。

白塔不管大小都蕴含着丰富的佛教内涵,不过大家可不要随意拍照哦,这里头可是有门道的。白塔简单地来说有两种作用,一种是供奉在寺庙宫殿之中,内藏得道高僧舍利及衣物,这种是不能拍照的;另一种内藏五谷杂粮、经幡、经书等,是藏族同胞们常去转的,有祈求丰收的含义,也包含着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冀。

正在走走看看的时候几个藏民同胞围过来,讨论我的车子,打个招呼,简单地闲聊,他们说今天他们这里开选举大会,所以人多,热闹。哦,原来是这样,难怪这么多人。

现在藏民还是可以简单交流的,因为正好他们身边的我小孩子都在学校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虽然说得不好,但是至少可以交流。藏区气候条件较差,看得出他们一个个皮肤枯糙,因为常年的劳作,手上老茧很多,手掌黑黑的,粗糙开裂。身上包裹着毛皮棉衣御寒,因为缺水和严寒,洗澡不太方便,所以,身上的气味较浓——仅为描述,无他意。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远望来古冰川

继续向前,看到“来古冰川”的路牌,向前走,山下零零散散的几户人家,羊群在草场上啃着草,白色的羊群和半山腰的白色云雾像是一家的,羊群就是山上白云掉下来的小疙瘩一般,懒懒的,慢慢移动。

山上的积雪还没完全融化,阳光下白茫茫的,与山顶的白云连成一体。白云白雪映衬下的铁青色的大山更显肃穆,屹立千万年,像是沉默的老人。

进入来古冰川,路口只有一根木杆隔离着,悬挂着收费告示牌和防疫管理告知牌——倒是挺规范的,不过,收费仅是骑马需要收费,步行上去不收费。在路口与队友汇合后,一起步行向里面走去,近距离看看冰川的样貌,山上冰雪覆盖,白茫茫,山下雪水汇聚成河,绕过一颗颗孤石,推开落单的小石,滚滚地向草场流去。四周没有草木,看起来灰蒙蒙的,毫无生气,一片孤寂萧肃之感。

河流在低洼处汇集成湖,湖面平静,蓝中透绿的湖水溢满山谷。

来古冰川为一组冰川的统称,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境内,紧邻然乌湖,是帕隆藏布的源头,冰雪融水流进然乌湖,湖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还有很多原始的藏族村落,包括美西、亚隆、若骄、东嘎、雄加和牛马冰川,该冰川群中亚隆冰川最为壮观。“亚隆冰川”长12公里,从岗日嘎布山海拔6606米的主峰延伸至海拔4千米的岗日嘎布湖;气候上,地处印度洋季风向青藏高原输送冷空气的主要通道,降水充分,有利于冰川的发育,属于海洋性冰川。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因为队友体感乏累,要求撤退,所以未能继续向内走,不过不能骑车的话,步行进去也确实有点累的,所以退了出来,只能说看了个皮毛。在路口等队友的时候,我拿出我车上常备的水果等零食——今天带的是昨天还是前天市场买的两根黄瓜和两个西红柿。我在啃西红柿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年轻的藏族青年一直诧异地看着我,我没当回事,吃完西红柿,啃黄瓜的时候,那俩似乎有些惊讶过度了,我局跟他俩打招呼,询问后,他们好奇地问我这个可以生吃?好奇的看着我手里的半根黄瓜说没吃过。轮到我惊讶了!我就拿出另一跟黄瓜,掰开一人一半分给他俩,请他俩尝尝,看着他俩谨慎的眼神和怀疑的表情,我示范性地啃了一大口,示意他们学着我的样子放心地吃吧。他们吃后,脸上的疑惑逐渐变成思考,再到微笑,哈哈,看样子是黄瓜的清甜让他俩开心了。

然后一个小伙子邀请我到他们的帐篷去坐坐,还请我喝酥油茶、吃他们的青稞藏粑。我一开始就拒绝,可是好像没用,太过热情了,直接拉我进了帐篷,坐下看到这儿帐篷应该是他做生意的,里面摆着桌椅,茶壶、茶碗,生着炉子,挺暖和的。靠着帐篷边上的货架上放着各种瓶瓶罐罐,里面装着各种藏式特产商品。我一开始担心他们强卖商品给我,或者出现其他不合适的举动。不过他像是看出了我的担心,用汉语简短地说:不要钱,不要钱,我送你的。

说实在的,酥油茶和藏粑我是拒绝的,因为太不合我的胃口。首先我不喜欢奶味,对奶茶、酥油茶、甜茶都是不愿尝试的——尝试过,不习惯,接受不了那股味儿。所谓的藏粑我听到名字挺好奇的,小伙子拿出来一只碗,从罐子里抓了一把类似我们陕西人说的“炒面”一样的粉状物放在碗里,倒入一点水,然后直接用手揉搓着,稍显湿润后,捏成枣子一样大小形状的面疙瘩放在碗里,端放到我面前,又倒了一碗酥油茶,热情地放在我面前,让我试试。我,一脸苦相,捏了一块藏粑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啊?!没有味道,只有股类似大麦——像没脱皮含着麦麸味——然后就没有别的味道了——没有盐味——至少应该放点儿盐吧?!咽不下,河口酥油茶吧,刚端到面前,那股奶味就差点儿让我干呕出来,一股不适感直冲脑门,呵呵,微笑,必须保持礼貌,至少我还清醒。屏住呼吸一口喝下一般,在嚼吧嚼吧,把那块藏粑吃进嘴里,再一口把那半碗的酥油茶灌进嘴里,一个仰脖,全吃了下去,千夸万谢,不错不错,哈哈哈哈。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说谎吧。

满脸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感谢了藏族同胞热情的招待,站起来看看他货架上的其他商品,问这问那,看到了罐子里装的鲜虫草、雪莲花等,我只是拿着管子端详,他取出来放我手里 让我看个清楚,哈哈,原本担心太贵重,万一被讹了咋办,哈哈,看着小伙子的真诚劲儿,是我小人了。不过还是感谢小伙子的热情!

摩旅西藏 | D10 美丽的然乌湖

盛情难却的哈雷大叔

电话适时想起,队友集合了,准备出发。别了藏族小兄弟,骑车原路返回,再从然乌镇出发波密。

前往波密的路上偶遇一对四川绵阳的车友一行有八九辆车,多是两人一车的中老年组合,挥手后超车而过。继续前行在一段林荫道偶遇一个骑白色哈雷的大叔,哈哈,原以为只是一次路上的偶遇,不想随后还能遇到他,缘分啊。

行至傍晚到达波密县城,两位队友打算住店,哈哈, 又是一件分歧了,好吧,我就不选了,一会我去露营。队友在看房的时候,我在路边等消息,哎,刚才打招呼的哈雷大叔又过来 ,来骑得挺快的吗,打过招呼,他说他找地方住店,我就推荐我队友住的那个店,我说他们去看了,一会回话可以的话要不你也住哪里。一会回话说可以住,让我过去吃饭,好的,我就带着哈雷大叔过去。他听我说我打算露营,直接劝我说跟他住一间吧,反正他一个人,我婉言谢绝,他却拉着我说跟我聊得来,想再多聊聊,哈哈,不好推辞了。

所以,那晚我就跟哈雷大叔同住一间了,我给他钱他也不收,连微信也没有,哈哈,只能多谢了!

晚上他跟我聊了挺多,说他年轻时经常开车跑云南、贵州等地,但是西藏还没来过,更没骑车来过,这是他的第一次骑车进藏,啊!听得我意外了,我看他这么快,这么老练的样子,以为是个老司机呢,岂料他说我是老司机,开车骑车是老司机,可是摩旅是第一次,哈哈哈,自己笑得很爽朗,哈哈,我只能附和。佩服啊,60多岁了,一个人第一次出来就选了西藏,心态还这么好,不错,值得赞扬!大叔性格很开朗随和,晚上打电话,虽然四川话听不太全,但大致意思听明白了,他给他妈妈打电话,保平安。打完电话,大叔跟我说:他母亲八十多岁了,身体很好,他这次出来跟家人说想骑车去西藏,老婆孩子还没表态,竟然是母亲第一个赞同,所以他就放心地出来了。每天晚上都打电话给家人保平安,也能得到家人的鼓励和安慰。

大叔应该是年纪大了,一天的颠簸让他劳累了,说着说着渐渐就收了声,响起了鼾声,哈哈,晚安,睡吧。

想想每个人都有去西藏的理由,可我,想来想去没想出一个我的理由,似乎真的像第一天写的那样——我的进藏决定太过草率了,想都没想,没有理由,要说理由,恐怕只能说是有人同行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白塔   哈雷   冰川   藏族   波密   酥油茶   佛塔   西藏   大叔   队友   阿姨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