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观察 - 探索研学游新路:从“风光风情领略”到“沉浸式体验”

天眼观察 | 探索研学游新路:从“风光风情领略”到“沉浸式体验”

思南民族中学学生在研学活动中自制蜡染作品

作为旅游业态的一个重要增长极,研学旅行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2020年成立的贵州省研学旅行协会,致力于推动研学旅行在贵州的生根开花。2022年2月,协会公布的首批十大研学旅行基地,折射出该机构的着力点:打造贵州研学旅行品牌,丰富贵州旅游内涵,助力贵州旅游高质量发展。

此次公布的十大研学旅行基地,包括修文中国阳明文化园、十二背后景区、四渡赤水培训学院、平坝塘约村、织金洞景区、百里杜鹃景区、棉花山·柑子冲研学示范基地、天眼景区、二十四道拐景区和贵州省青少年活动中心,涵盖生态自然、历史人文、红色文化、农旅融合等方面。

3月1日,来自北京、辽宁、浙江、陕西、广西、四川和贵州本地的阳明学专家学者、研究者以及爱好者汇聚贵阳,开启本期阳明文化的贵州研学之旅。研学团队分别对贵阳阳明祠、贵州孔学堂、修文中国阳明文化园、玩易窝、三人坟遗址、天生桥和龙冈书院进行参观考察。贵州的研学游,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再启新季。

天眼观察 | 探索研学游新路:从“风光风情领略”到“沉浸式体验”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举办的研学活动吸引省内外大咖

研学游具有市场大、延展长、可持续的特性,已成为教育旅游市场的热点,同时也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而在研学游最集中的暑期,各种学生研学团队纷赴科普、红色、农旅等基地开展活动。携程网2021年7月发布的《2021暑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研学旅行已成为暑期定制游的主力,研学旅游产品较2020年暑期增长超过650%。马蜂窝的数据统计透出一个强烈的信号:2021年暑期“贵州研学一日游”的搜索热度上升35%,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积累深厚、红色文化绚烂、非遗呈现多彩等要素,让贵州成为人们的研学游目的地。而织金洞、梵净山等景区和彝族彩布贴画备受亲子研学热捧,涵盖森林美景、国防教育基地、体育公园等项目的六盘水野玉坪森林度假区,在游客的心目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天眼观察 | 探索研学游新路:从“风光风情领略”到“沉浸式体验”

习水土城红色研学课程吸引云大附中学子

深挖研学旅游资源,进一步拉动旅游消费,已成为我省旅游发展的一个“驱动器”,各市(州)积极支持研学旅游产业发展,纷纷推出相关研学线路或产品,“研学+农业”“研学+科普”“研学+红色”“研学+文化”等业态缤纷呈现,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市场产品供给。贵州省研学旅行协会会长刘黔表示,旅游产品从早期注重接触和覆盖面的“打卡式”,逐渐向更多个性化需求转变,同时也更注重深层次、主题化等方向的变化。贵州正着力打造一个“贵州研学”公共品牌,培育一支国内领先的高质量研学服务团队,构建一套全省研学旅行服务安全标准,研发一套贵州特色研学课程体系,建设和运营一个研学信息服务平台,努力开创研学旅行的“贵州模式”,走出一条研学产业的“贵州道路”。

天眼观察 | 探索研学游新路:从“风光风情领略”到“沉浸式体验”

江苏南菁高中学子在丹寨的研学活动中参与白纸古法制作

十二背后、织金洞展示贵州地质奇观,百里杜鹃呈现生态之美,“中国天眼”揭示宇宙奥秘,“四渡赤水”再现峥嵘岁月……人们在贵州多个景区获得诸多认知和体验的同时,也看到了贵州研学游的现实基础和行进态势。研学旅行契合了多元立体的路径选择,贵州旅游的旋钮从“风光风情领略”调到“沉浸式研学体验”刻度,彰显出贵州旅游风景正好、未来可期的发展内在。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图/贵州省研学旅行协会提供

文字编辑/赵相康

视觉/实习生 任梦娟

编审/李缨

【来源:贵州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天眼   织金   修文   贵州省   贵州   景区   中国   暑期   风光   风情   旅行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