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万年前,小行星灭绝了恐龙,却没能消灭人类头疼的小虫子

恐龙,可以说是人类之前的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之一,它们在地球上统治了差不多1.6亿年的时间,足迹遍及地球的各个角落。然而,在6600万年前,它们却彻底消失了。

6600万年前,小行星灭绝了恐龙,却没能消灭人类头疼的小虫子

根据目前的研究,灭绝恐龙的罪魁祸首,是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的小行星。它撞击在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形成了一个平均直径达180公里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这次撞击不仅直接导致了巨大的爆炸和强烈的地震,还可能引发了一次剧烈的火山喷发,并且掀起的尘埃在漫长的时间里遮天蔽日,降低地球的温度,并导致植物无法获得阳光。于是从植物到植食性动物再到肉食性动物,不是冻死就是饿死。当时,全地球3/4的动植物被杀死,除了鸟类的祖先外,所有的恐龙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但还是有很多生命顽强地存活下来了,并且依然在今天的世界活得很好,比如蟑螂。这种体长仅几厘米的小动物,看起来能被恐龙一脚踩扁,却拥有着比恐龙更加顽强的生命力。

6600万年前,小行星灭绝了恐龙,却没能消灭人类头疼的小虫子

蟑螂是一种比恐龙还要古老的动物,早在距今3.5亿-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昆虫在今天让很多人感到烦恼,既恶心又脏,最关键的,就是难以消灭。

别说是人类了,就连6600万年前那颗小行星都没消灭蟑螂呢!那么,蟑螂到底是怎样在那次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呢?

我们都知道,蟑螂的体型比较扁,这本身就是一个优势。由于拥有这样的体型,蟑螂或者其他类似的昆虫可以让自己随意穿梭于狭窄的缝隙中。而且,这样的体型让蟑螂拥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强壮的力量,同样大大提升了它们的生命力。

6600万年前,小行星灭绝了恐龙,却没能消灭人类头疼的小虫子

在外界剧烈的撞击中,它们能够凭借这样的优势寻找到最安全的地方进行躲藏,而体型无与伦比的恐龙就只能干瞪眼了。当大体型的动物无处藏身时,蟑螂钻入地下,寻找最安全的地方躲避撞击时释放的巨大能量。

由此可见,庞大的体型在平时确实是个优势,可是一旦发生意外,小体型反而占据了上风。

躲过了撞击带来的直接破坏,蟑螂还要面临后面一系列的灾难。

在爆炸产生的瞬间极高温之后,尘埃遮蔽阳光导致的气温骤降,对于大部分生物来说又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就算某些生物幸运地拥有“耐热”体质,但它很有可能恰恰相反,最害怕严寒。

6600万年前,小行星灭绝了恐龙,却没能消灭人类头疼的小虫子

蟑螂不一样,这些虫子至今还分布在从最热的地区到最冷的地区范围内。寒冷?对它们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

除了寒冷之外,遮天蔽日的尘埃还让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加剧了它们的死亡。植食性动物失去了足够的食物,纷纷饿死,接下来肉食性动物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而灭绝。

为什么蟑螂没有饿死呢?

这是因为,蟑螂属于杂食性动物,吃肉也可以,吃素也行,饿极了连粪便都可以吃。甚至在今天的世界,蟑螂连纸和某些衣服都能吃。所以,同样是体型扁平、不怕各种气候的昆虫,蟑螂也能够以不挑食获得更大的优势,存活下来。不论是6600万年前的那次撞击,还是后来经历的各种气候剧变、自然灾害,都无法给这个种族带来致命的打击。

6600万年前,小行星灭绝了恐龙,却没能消灭人类头疼的小虫子

而且,就算成年蟑螂被杀死了,它们还可以把后代孕育下来,那就是蟑螂卵。和成年的蟑螂一样,蟑螂卵和其他生物的胚胎相比,也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平时看见一只蟑螂并将它打死,并不一定就算是斩草除根了,因为其体内可能还存有蟑螂卵,它们依然可以孵化出小蟑螂来,这确实非常bug。

不仅如此,蟑螂的卵都包裹在“保护罩”内,这种“保护罩”的学名叫卵鞘(oothecae),外形看起来有点像干燥的豆子,呈棕色。蟑螂卵鞘长度大约1厘米,其中包含50个蟑螂卵,根据蟑螂品种的不同,这些数据也会有些不同。

6600万年前,小行星灭绝了恐龙,却没能消灭人类头疼的小虫子

卵鞘对于蟑螂卵具有强大的保护力,除了一定程度的物理冲击之外,还能够使其在洪水或干旱中存活下来并等待孵化。所以,即便是66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直接杀死了一部分蟑螂,它们的卵依然可以熬过最艰难的岁月,孵化出小蟑螂延续自己的种族。

实际上,不仅是66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蟑螂这个种族在3亿年的岁月里经历过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都幸存了下来,并且在今天更加发展壮大。生物学家估计,目前世界上一共有4000多种蟑螂,它们几乎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尤其是其中一部分喜欢生活在人类的居住区,给人类带来麻烦。

6600万年前,小行星灭绝了恐龙,却没能消灭人类头疼的小虫子

一旦一个人的家里出现一只蟑螂,那么就很可能持续出现更多的蟑螂,甚至有些杀虫剂都拿它们没有办法。在家里打死一只蟑螂,却可能还隐藏着更多的蟑螂,因此很难根除。平时注意家庭卫生,不要留存积水和垃圾,是防止蟑螂入侵的重要方法。

这些蟑螂不仅看起来恶心,而且还有可能传播疾病,有些人还会因为蟑螂而引发各种各样的过敏症状。有这么生命力顽强的害虫对手,人类确实面临着一些麻烦。

不过另一方面,也有人看到了蟑螂的优点。它们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模式,可以帮助人类开发出性能更加优异的机器人。

6600万年前,小行星灭绝了恐龙,却没能消灭人类头疼的小虫子

不管怎么说,作为比恐龙还成功的物种,在地球上生存了超过3亿年,蟑螂还是有些地方值得人类学习的。看似我们比蟑螂强大,但也要向它们学习一些优势,才能变得更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小行星   恐龙   年前   人类   蟑螂   体型   虫子   生命力   优势   动物   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