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河某处》:诗人于坚眼中的美国

翻阅诗人于坚的新作《密西西比河某处》一书时,正因某些事而内心郁结,突然羡慕他的肆意飞扬。这种肆意飞扬在他的这本书里、在他的文字中、在他的摄影集上,纷纷扬扬地展现出来。

《密西西比河某处》是一套两册的合集,一本是于坚的长篇散文,挥笔书写他在美国的所见所想,一本是他按动照相机快门所拍下的美国摄影集。

《密西西比河某处》:诗人于坚眼中的美国

这真的是一篇如长河般的长长的散文,拢共16万字,没有章节分隔,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中间不时穿插一首诗歌,就如一个人跟你兴致勃勃地描述他的旅行见闻时,兴之所致便肆意高歌一曲。

读者也跟随着他的笔触踏上那片异国土地,沿着密西西比河而下,进入那个光怪陆离的国度进行一场梦境般的旅行。

《密西西比河某处》:诗人于坚眼中的美国

密西西比河,从北到南横穿美国的最大河流,水量磅礴,流域面积广阔,占了美国本土面积的41%,整个水系流经美国本土48州中的30个州,可以说是美国的“母亲河”。

从中国云南高原走出来的于坚,对河流并不陌生。他沿着密西西比河一路走来,所见之景象就如他年轻时代走过云南高原之所见,这大概让他在异国他乡受到到一丝熟悉亲切。

河流让他跨越语言和国界的隔阂,重回熟悉的土地和自然之间,在河流两岸看到大自然的辉煌,看到河流底下生机勃勃的世界。随着河水的流淌,他也不时回到记忆深处,看到那时的人与事。

《密西西比河某处》:诗人于坚眼中的美国

受地形影响,密西西比河上、中、下游的水势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气质,这大概也体现出不同区域的美国各地城市的气质差异。

当于坚在飞机上穿过曼哈顿上空,纽约这个城市的经济文化中心、最富有的地区,他看到的是一个如玻璃积木般的摩天大楼林立的长方形小岛。在他的眼里,这里就好像“一座非凡的墓地”,闪耀的玻璃组成一个“几何天堂”。

现代化摩登城市的崛起很容易而迅速,但就像流水线作业一样,透出一丝丝冰冷疏离。

《密西西比河某处》:诗人于坚眼中的美国

这里到底是天堂,还是其他什么?这一座座的摩天大楼会不会像一片片多米诺骨牌那样,在某天被轻轻一推就纷纷倒下?

从下飞机过海关,到进入纽约这个繁华城市,到登上那座曾经一度是纽约最高建筑的帝国大厦,到走过五光十色的时代广场,还有彻夜不灭的楼宇灯火和霓虹灯牌,瞬息万变,种种景象似熟悉,又给人带来了无数的强烈冲击。

这里就是美国,是新崛起的“日不落帝国”,是我们曾经有着无限遐想的繁华自由国度,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群,有着各异的自由人生。

《密西西比河某处》:诗人于坚眼中的美国

当于坚来到位于美国东北部的佛蒙特州,一个经济不甚发达、美国人口最少的州之一,又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物欲横流、积极上进的纽约完全不同的世界。

相比之下,佛蒙特是个与世隔绝、充满山间野趣的“穷乡僻壤”,守旧而沉寂,懒散而萧条,颠覆了寻常的“美国印象”。

而这里,也是诗人佛罗斯特曾经安居的地方。这位上上世纪出生的诗人,已显陈旧过气,但他的作品却让青年时代的于坚着迷不已,低调朴素、返璞归真的风格正合了他的口味。

于坚将工作坊安置在了佛蒙特州,除了佛罗斯特对他的召唤,大概还因为,他在这里的生活仿佛穿越时间隧道,回到过去,回到童年时代的云南。

无论漂泊何方,心总是系在故乡。他在野心勃勃的纽约踯躅徘徊,最终选择了不思进取的佛蒙特。

《密西西比河某处》:诗人于坚眼中的美国

于坚的摄影集是黑白色调,拍下了不同城市的人与物。从不同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位于密西西比河某处不同城市的风貌特色。

诗人于坚眼中的美国,是密仄、摇摆、迷离的纽约,也是随意、朴素、沉寂的佛蒙特。

《密西西比河某处》:诗人于坚眼中的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密西西比河   佛蒙特   美国   诗人   佛蒙特州   摩天大楼   纽约   云南   河流   眼中   城市   于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