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上巳节


三月初三上巳节

清明节就快要到了,大家都要去祭祖,祭奠先人,或者祭奠过世的人。说是祭奠,事实上并没有多大的哀伤情结,倒是呼朋唤友、成双结对,利用这个节气去野外郊区踏青赏花,有春游的意味。

不过,在今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则是“上巳节”。至于“上巳节”是个什么概念,上了年纪的人或许知道,现代的年轻人只怕未必晓得。也许知道“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放风筝”,再多的就不知道了。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按照汉族民间传统的说法,三月初三是黄帝轩逸的诞辰日。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其中以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人们大多会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等。

2014年起,“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如果是依凭此般说法,农历三月初三日的“上巳节”,也就是民间传说的“轩辕”圣诞日,应该起源于中华民族的上古时期,只是当时并没有称之为“上巳节”,应该有其它称谓的祭祀活动。

到了春秋时期,仍然没有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上巳节”,而是在每年的这一天,到郊外有相应的踏春沐浴的行为,渐渐的就成为一种流行性的风俗习惯。根据《论语》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三月初三上巳节

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同时又发现巳日多逢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到了魏晋以后,便将“上巳节”定为农历三月初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

《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e二声,清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zhuo二声,有洗的意思,泛指洗足)祓(fu二声,用斋戒沐浴的方式消灾求福)除,去宿垢疢(chen四声,古时指热病,也泛指各种病),为大絜”。

祓除也叫祓禊(xi四声,古时指在河水旁边举行的去除不吉利事情的祭祀活动,泛指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

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三月初三上巳节

到了唐朝以后,人们开始关注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上巳节”的习俗逐渐淡出。

三月三上巳节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从宋元时代开始,渐渐不显,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一种追古慕古的情怀。与此同时,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寒食融入清明之中,上巳与清明则是若近若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三月初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这个节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三月初三上巳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壮族   轩辕   曲水流觞   水边   古时   诞辰   祭祀   清明节   农历   节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