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大量裁员,总部辞退30%,劳动合同终止是什么补偿标准?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去年开始各互联网大厂也相继开始大面积裁员,近日,京东又迎来了大面积裁员,据悉此次京东(JD.O、9618.HK)裁员覆盖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业务板块,且裁员比例多在10%—30%之间。其中,京喜业务板块是裁员“重灾区”,标注为一级部门的四川战区、江西战区、广东战区裁员比例为100%,运营中心为10%—30%。京东零售商业提升事业部、技术与数据中心的个别二级部门裁员比例为90%、50%,京东健康(47.45, -0.65, -1.35%)药京采的二级部门商业及终端提升则为70%左右。

京东大量裁员,总部辞退30%,劳动合同终止是什么补偿标准?

据第一财经报道称,京东总部裁员规模就在30%左右,各版块业务的裁员比例各有不同,很多人都莫名其妙被裁退,公司仅以一句“公司组织架构变动”“个人业绩不突出”等为由进行裁退,补偿方案为N+1。

从法律上来说,裁员不只是简单地减少员工,而是单方面对被裁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更要支付一定的劳动补偿金。

我国法律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裁员: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生产经营发生涯中困难的;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按法律规定来看,如果不发生上述情况,那么就不能视作为裁员。

合法裁员需要给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同时,裁退人员也要走合法的流程:

需要裁退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总人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意见后,裁减员工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算法可以参考《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22种情况,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N(N代表工作年限)

(一)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7、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8、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9、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二)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10、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1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的;

1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的;

1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的。

(三)单位经济性裁员的:

14、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15、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16、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17、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四)劳动合同终止的:

18、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的;

19、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

20、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的。

18、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19、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20、因用人单位经营期限届满不再继续经营导致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

21、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

22、劳动合同期满后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续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

在3情况,用人单位需要想员工支付“N+1”补偿: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特别说明:

1、+1,实际上不是经济补偿,是代通知金。

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是员工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执行社平工资的三倍封顶规则。

但是,代通知金的计算基数是员工离职前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是不执行社平工资的三倍封顶规则。

2、并不是所有的单位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只要没有提前30日书面通知,都需要支付代通知金。

有且仅有这三种情况下(医疗期满、不能胜任工作、情势变更),单位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

其他情况,单位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即使没有提前30日书面通知,也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

按照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不需要给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一)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

4、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5、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6、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7、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8、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9、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10、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劳动合同终止的:

11、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

1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13、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14、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15、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16、劳动合同期满后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劳动合同   战区   劳动者   书面   总部   员工   发生   单位   情况   通知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