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风险波及 六大国有行房产不良贷款增长400多亿 招行增长3.7倍

2021年,房地产行业风险逐渐暴露,以恒大、华夏幸福为首的一批房地产企业纷纷暴雷。

随着各大银行年报陆续出炉,各大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贷款情况也颇受市场关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房地产领域的变化,也在银行财报中有所体现。仅六大国有银行,去年房地产不良贷款金额就增长了400多亿。招行和民生等股份行,也大幅度压缩房地产相关贷款和理财产品发行。

房地产风险波及 六大国有行房产不良贷款增长400多亿 招行增长3.7倍

六大国有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增长了400多亿

“宇宙行”工商银行2021年对公房地产贷款7057.14亿,基本与2020年持平,不过其不良贷款率却从2.32%,增长到了4.79%,增幅106.46%。不良贷款金额为338.2亿,比2020年增加了175.82亿。

2018年和2019年,工商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66%和1.71%。

农业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也有较大幅度增长。2020年,农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为1.81%,2021年增长到3.39%。不良贷款金额也从142.09亿,增长到了281.72亿,增长了139.63亿。农行这几年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也趋于增长态势,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1.38%和1.45%。

中国银行2021年在内地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6871.86亿,不良贷款金额为346.94亿,比2020年增加了47.42亿。不良贷款率也从4.68%增长到5.05%。

在六大国有行中,去年交行和邮储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金额增加不多,交行从47.11亿增加到52.6亿,增加了5.49亿,邮储银行从17亿增加到22亿,增长了5亿。

房地产风险波及 六大国有行房产不良贷款增长400多亿 招行增长3.7倍

招行、民生大幅度压缩涉房贷款和理财

在已经公布年报的股份行中,房地产不良贷款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招商银行在年报中披露,2021年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分为表内和表外两种,合计9235.67亿,比2020年减少了897.76亿。其中信贷、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5114.89亿元,较上年末上升3.48%。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主动管理的代销信托、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4120.7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0.61%。

2021年,招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为4017.04亿,不良贷款金额为56.55亿,比2020年增加了44.65亿。不良贷款率也从0.3%增长到了1.41%,增长了3.7倍。

在招商银行业绩发布会上,该行高管表示,从去年三季度开始,随着房地产行业风险暴露,招行开始压缩房地产贷款。违约客户主要涉及华夏幸福、恒大两家。

房地产风险波及 六大国有行房产不良贷款增长400多亿 招行增长3.7倍

民生情况也不乐观,该行房地产贷款余额从4390.32亿下降到3603.02亿,减少了787.3亿,但是不良贷款金额从30.4亿增加到了95.74亿,增加了65.34亿。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从0.69%增长到了2.66%。

不过,从民生银行年报来看,该行与房地产领域相关贷款余额有了大幅度压缩。根据年报,2021年民生银行含贷款、表外授信、标准债权投资、非标债权投资、债券投资等业务的对公房地产业授信业务余额4734.44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169.47亿元,降幅19.81%。相关净值型理财、委托贷款、合作机构主动管理的代销信托、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业务余额875.85亿元,比上年末下降270.46亿元,降幅23.59% 。表内和表外合计减少了1439.93亿。

民生银行表示,将继续高度重视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严格贯彻执行监管要求,有效化解出险客户和项目。

兴业银行年报中披露,该行对公房地产业务以表内自营资产为主,此部分余额5320.89 亿。涉及不承担信用风险的表外业务规模总体很小,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境内非保本理财、代销、债券承销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投向房地产领域合计1300.51亿元。且发债主体或底层资产融资人以央企、地方国企以及经营稳健的头部房地产企业为主,如保利、华润、首创、华侨城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交行   民生银行   不良贷款   房地产   公房   年报   余额   金额   贷款   风险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