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纯老师对六味地黄汤的应用


张志纯老师对六味地黄汤的应用

张老师讲:六味地黄汤是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一个有名的方子。此方药物配伍合理,性平甘和,不温不燥,能滋阴补肾,健脾利水,柔肝养肝。在临床使用中,肾炎、肝炎、糖尿病、神经衰弱等患者,只要有腰膝酸软、舌红、脉细之症状,则可参考兼夹症状将本方化裁使用。一、肾炎张老说,肾脏有病,也是依照“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自然法则,所以治疗肾炎,在祛邪的情况下,要重视扶正,那就是补肾,肾气足,则邪不可干。笔者治疗急性肾炎多当邪去后,嘱患者继服六味地黄丸,每日1 2丸,连服3 6个月,可以避免复发(此为张老的教导,笔者应用治疗过不少急性肾炎,当临床检查基本正常后,嘱患者坚持服六味地黄丸3 6个月,待阴虚症状基本消除后停止,复发者甚少)。对慢性肾炎,应根据病情认真加减。大体规律如下:1、有疲乏、轻肿、舌胖、脉两寸不足者,兼有气虚,应加入党参、黄芪,可称参芪六味汤。食欲尚佳者,配吃黄芪炖鸡,食欲欠佳者,配吃醋蒸鲤鱼。2、有舌胖质淡、脉细者,兼气血虚,应加入生芪、当归,称芪归六味。若有急躁易怒者,去芪,加白芍,称归芍地黄汤。舌暗者兼有瘀滞,应选加山楂、赤芍、丹参、红花、桃仁。3、有胸胁苦满,脘腹胀闷者,兼气滞,拟选加木香、厚朴、郁金、柴胡、香附、乌药、枳壳,去方中熟地。4、有舌红,苔黄黏腻,脉弱滑者,为内蕴湿热,应选加石韦、白花蛇舌草、黄芩、黄柏、山栀。热毒甚者应用银花、连翘,去熟地。5、尿中有血而色淡、脉弱者,多为气虚,应加益气摄血之黄芪、党参、芡实、金樱子;血尿色鲜、脉数者,多为阴虚血热,应加清热凉血之大小蓟、生蒲黄、茅根、藕节。6、腰痛明显,休息能缓解者,为肾元亏虚,腰府失充,应加川断、杜仲、枸杞、狗脊。7、有手足冷者,应辨寒热,若舌胖苔白者,为寒,可加桂附,或二仙,甚至鹿茸。二、糖尿病张老说,糖尿病实际是我们中医的消渴证,基本病理是四个字“燥热阴伤”,燥热须清,阴伤要补。当燥热已清,常须补阴,用六味地黄汤甚为合适。口渴明显者,可用六味地黄汤煎水当茶饮。常根据病情进行如下加减:1、口渴多饮,舌红苔粗黄,脉弦数者,为燥热阴伤较明显,拟选加清热之生石膏、寒水石、黄芩、知母、元参、麦冬、花粉、葛根,或服知柏地黄丸,每日三次。2、肢体疼痛,手足麻木者,为经脉瘀阻,拟加通经活络之秦艽、蕲蛇、威灵仙等。3、有疲乏无力,舌胖,脉弱者,为气已亏虚,拟加补气之黄芪、山药、紫河车、益智仁等。口干多饮者,加服麦味地黄丸,每日三丸,分三次服。三、原发性高血压张老说,本病证候多变,属阴虚阳亢者甚多,六味地黄丸是治本病之主方。病情不稳定时可以辨证加减:1、眩晕重者,多属肝肾阴虚,肝阳亢盛,拟加潜阳之品,如生石决明、生赭石、牛膝。病情稳定后常服杞菊地黄丸即可。2、耳鸣头晕者,为肝肾亏虚,拟在滋补中加入开窍之品,选加灵磁石、蝉衣、菖蒲。3、失眠明显者,为阴虚肝旺,扰乱心神,拟加养神之品,如珍珠母、酸枣仁、合欢花、夜交藤。有抽搐者,加入生龙骨、生牡蛎。4、心悸明显者,为心体受伤,可加养心之朱茯神、朱远志、紫丹参、粉丹皮、田三七。四、神经衰弱张老说,曾治一例西医诊断为“神经衰弱”的患者。张某,男,30岁。常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还有手颤,寐少梦多,舌红苔黄,脉弱细数。当时据此认定他是肾阴亏虚,嘱用六味地黄丸,每日两次,每次一丸,连服一个月再议。药进15天,患者报告,诸症状减轻。嘱其不更方,继服月余,诸症状全除。张老说,本方还能治很多病,只要见主证则可选用本方。此乃异病同治之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黄汤   熟地   黄芩   黄芪   肾炎   神经衰弱   燥热   病情   症状   患者   老师   张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