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里焕生机农户脸上展欢颜

大雪过后,天蓝如洗,雅致古朴的村子在雪的映衬下,宛如童话世界。游客老吴和朋友们专门从秦皇岛市里驱车到了界岭口村,驻足远眺,感受着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因为下雪了,这次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不过真是不虚此行。”老吴告诉记者,他和朋友爱摄影,这两年常来界岭口采风,四季风景各不同。

古村落里焕生机农户脸上展欢颜

秦皇岛界岭口村雪景

再往村里瞧,路上还有其他几名游客,或沿石板路踏雪而上或驻足拍照……界岭口村坐落于秦皇岛抚宁区长城脚下,唐朝时便已建村,村庄夹在东、西两座月城之间,2014年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虽然挨着古长城,但村子太偏了,以前很少有人来。自从碧桂园进行帮扶后,不仅游客来得多了,还鼓了我们村民的口袋。”界岭口村村支书郭秀芝说。

路平了,水清了,村子变美了

“我们正在深入学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呢,有关乡村振兴这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事。很庆幸我们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村里一件件揪心事变成了舒心事,日子也一年比一年更好了。”郭秀芝感慨道。

这些改变源自一次古村落改造。2019年4月,在秦皇岛市抚宁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碧桂园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与界岭口村进行了合作,总投资4000多万元,实施了界岭口乡村振兴之古村落改造项目。

古村落里焕生机农户脸上展欢颜

改造后的界岭口村一角

不破坏环境、不大拆大建,既保证人在村中,又要保证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村落同在,这考验着改造者的智慧。在碧桂园界岭口乡村振兴项目坚守过3年的负责人管学孔说:“传统村落不是文物保护单位,而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它的改善与发展,直接关系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保护与发展必须相结合。”

在他看来,保护传统村落不是原封不动,村子的生产和生活都要现代化,村民们有享受现代文明和科技成果的权利。因此,在当地政府及碧桂园集团的支持下,他坚持着“保护第一、利用第二”原则,精心研究,积极开展了界岭口村的工作。

“当时我们召开过好几次民情恳谈会,拿着图纸把未来的规划讲给村民听,也充分听取了他们的意见。”管学孔对当初征求改造意见的场景记忆犹新,“路面破烂”“老宅废弃”“没自来水”“停车难”“赶紧改吧”……那几次恳谈会,道出了问题,也谈出了村民多年的期盼。因此这次改造,既有河道清淤、道路重铺、厕所改造、路灯安装等基础类工程,也有民宿、村史馆等乡村旅游设施完善类工程,还有党建培训中心、产业扶贫等优化类工程。

古村落里焕生机农户脸上展欢颜

界岭口村道路修缮中

古村落里焕生机农户脸上展欢颜

界岭口村道路修缮后

“文化遗迹无破坏、道路无垃圾、河道无淤泥、田间无废弃物、庭院无堆放”作为可见、可抓的标准在界岭口村全面推开。经过不懈努力,2019年12月底,界岭口这个传统村落已重焕生机:以前高低不平的村路变成了有韵味的石板路,污水满地变成有了便利的给水排水管网,家家户户都通了网络,用上了自来水,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一切也得到了碧桂园集团与当地政府、村民的极大认可。

“我们村不仅面貌改观、环境变美、设施完善了,就连服务也跟上了。”郭秀芝谈起村子的前后变化,感触颇深,“以前,村子破烂不堪,村口那条河垃圾淤泥多,夏天容易积水发涝灾。你看现在我们村多干净、整洁,河也不堵,冰面下的水都是清的,河道边的那排柳树也是碧桂园给栽的,等天暖和了,还会吸引白鹭会来,可美了!”

从美“面子”到美“里子”实现富民增收

“界岭口自唐贞观二年至二十三年,就是喜峰口东明初32关之一了,东边连着山海关、西边挨着卢龙山脉,可谓是一道天然的军事屏障,素有关内北大门之称。”在界岭口村史馆里,有着50多年党龄的吴春亭亮开了嗓子,游客们也纷纷驻足倾听。 

“平时没事就爱给人讲过去的历史,如今能到村史馆去讲给更多人听,还经常被邀请做讲座,还能领点工资,太好了!”吴春亭乐得合不拢嘴。据了解,深度挖掘界岭口村长城文化、历史文化、名人典故及红色旅游资源,建造村史馆,是助力界岭口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

古村落里焕生机农户脸上展欢颜

界岭口村史馆门前党建活动

管学孔介绍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作为乡村产业的‘新业态’,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寻找独特性、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避免‘千村一面’。”而碧桂园集团早在实施改造界岭口项目之初,就立足既要美“面子”又要美“里子”,尝试探索着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还将政策优势、企业资源优势、机构平台优势与乡村振兴工作充分结合,打造了“戍边怀古小镇”品牌,引入精典民宿,把界岭口村的传统文化通过“建筑、文物、美食、表演、体验”等形式,让游客体验到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独一无二的界岭口风情,并以此为爆发点,带动了整个村子的经济发展。

“文化引领,特色发展,通过民宿我们开启了集培训、会议、展览、研学、餐饮、采摘、亲子为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之路,还带动了村民的再就业和农产品销售。”郭秀芝说,现在受疫情影响村子冷清了些,往年这时候村里的游客总络绎不绝。

古村落里焕生机农户脸上展欢颜

碧桂园界岭口村精典民宿

“我爱人在外地打工,家里有老人孩子,村里出门就是大山,我没法出远门找活干,以前想改变这个状况,真不知道咋办。”村民董连华一直守在老家,靠种地为生,可山多地少,交通闭塞,再卖力干活也拼不出好光景。正当董连华惆怅穷日子何时到头时,2019年年底碧桂园集团规划的精品民宿进入了试运营,她有幸成为民宿的一名服务员。“在家门口就能干点活,赚得足够日常开销还有富余,家人也跟着高兴。现在就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多来些游客啦。”董连华满怀期待地说。

据了解,民宿项目建成运营后,有效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帮助不少留守村民解决了再就业难题,民宿的保安、保洁员、服务员等都由村民来干,他们的收入也从年人均5000元,提高到了月人均收入2000-3000元,每年能增收3万元左右。民宿还推出了各种特色农家菜,美味可口,健康营养。蔬菜食材有很多都来自农户们的自家菜园,其代表菜品蜂王蛹炒鸡蛋中的蜂王蛹就来自村里的养蜂大户董玉夫,界岭口项目工作人员都亲切的叫他董大爷。提及这两年的营收,董大爷像打开了话匣子,“退休后就陪老伴养蜂了,我们有60个蜂箱,蜂蜜年产量大约5000斤。真的多亏了碧桂园,我家的蜂蜜被摆在了民宿里售卖,蜂蛹也被研发成了菜品,现在再也没为销路发过愁了。”

除民宿外,在当地政府及碧桂园的支持帮扶下,界岭口村还建立了占地30余亩的莓好庄园,总共建造了4座大棚,主要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打造蔬菜、水果、食用菌种植基地,打造亲子采摘乐园等新型旅游产品,形成三产联动。郭秀芝介绍说,莓好庄园的草莓年产量约4-6万斤,也吸引了不少邻村村民,至少帮扶了当地20-30位村民实现了再就业。

古村落里焕生机农户脸上展欢颜

碧桂园界岭口村莓好庄园产业帮扶

随着界岭口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乡村振兴的理念也走进了村民们心里。后来村里又配建了乡村振兴学习实践中心,经常组织村镇干部、返乡大学生参加体验式调研学习,并开展了多次助学捐款等活动。连抚宁区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朱颖都表示:“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把我们抚宁区长城脚下,这样一个非常闭塞的古村落,打造成一个乡村振兴的示范基地,这对我们抚宁区,包括秦皇岛市,都是前所未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抚宁   村史   秦皇岛   欢颜   农户   村落   村子   村里   生机   村民   乡村   脸上   游客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