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渔网”带到印度科钦的真的是郑和吗?

文/Vishnu Karuthodi

科钦的“中国渔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如今依然垂悬在海岸边上,唤醒了人们对往昔航海时代的记忆。

来到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科钦市,你一定要去海边的僻静处看看那里奇特的渔网。这种在岸边操作的大型固定悬吊渔网如此有趣,吸引了众多的游人。他们通常逗留许久,饶有兴致地观察渔网的操作过程。而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这种靠杠杆原理操作的渔网,便于他们获取新鲜的海产品。

多年来,这里的大型渔网已经成为了科钦的标志,不仅仅会出现在旅游的宣传册上,也成为了当地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科钦素有“阿拉伯海女王”的美誉。这座港口城市深受异域文化的影响,如今仍然承载着商人和探险家的想象。

把“中国渔网”带到印度科钦的真的是郑和吗?

日落时分的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科钦市。500多年来,当地居民一直使用“中国渔网”捕鱼。

在当地马拉雅拉姆语中,人们称这种网为“支那瓦拉”,意即“中国渔网”。从这个名字可以推断出,科钦的这种渔网来自中国。但是到底是谁把这种渔网带到了科钦,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产生了种种推测。

相关的主流推论有两种。一种说这种渔网是在十三世纪中叶,元朝忽必烈在位时传到了印度,又一种说是十五世纪时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传到了印度。

到底哪种说法更接近于真相呢?

印度同中国的古代联系

喀拉拉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马拉巴尔海岸,这里自古就以香料市场闻名,吸引着从中国沿海地区到非洲东部广大地区的商人。喀拉拉邦逐渐成为了印度洋上重要的口岸地区,沿岸各大繁忙的港口满是各国的商船在穿梭。几个世纪之前,中国就已经同这些贸易中心有了长期密切的来往。考古研究和文献资料表明,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贯穿了唐、宋、元以及明朝早期。

但是,在10世纪和11世纪的历史记载中,并未提到科钦。14世纪之前,古埃及学者托勒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摩洛哥旅行家白图泰都曾到访印度,但是他们留下的记录中也并未提到科钦这个港口。历史学家们认为,科钦作为港口声名鹊起,是在1341年贝里亚尔河大洪水之后。在科钦发展起来之前,卡利卡特和奎龙就已经同外界有着长期频繁的贸易往来了。

把“中国渔网”带到印度科钦的真的是郑和吗?

2021年5月21日,江苏省南京市,龙江宝船厂遗址,郑和下西洋的情景图。

15世纪上半叶,随着明朝郑和下西洋(1405年至1433年),中国对印度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郑和的多次航海中,马拉巴尔海岸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实际上,郑和前三次下西洋到访的都是远洋贸易的重镇卡利卡特,中国的使者们在这里树立了石碑、建造了阁楼,纪念同当地的友好关系。1417年,在第五次航海的过程中,明廷委托郑和同科钦国王交换印信。郑和还带来了刻有永乐皇帝御笔亲书的石碑。郑和七次下西洋,都访问过马拉巴尔海岸地区。据说,郑和正是在第七次航行的过程中,在从卡利卡特再次启航时去世。

从中国同马拉巴尔海岸地区的经贸文化往来的历史记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科钦渔网的来历。虽然许多旅行家都曾对科钦有过记录,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到过这种奇特的渔网,在他们在别处游历的记载中,亦无此类介绍。因此我们可以说,在郑和所处的时代之前,这种渔网并未见于记载。历史文献中也并没有提到是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将这种渔网带到了科钦。随着郑和的去世,永乐帝朱棣决定不再派船队出海,明廷同印度洋的联络也就此戛然而止,这也导致了中国同马拉巴尔海岸地区的贸易关系大幅倒退。那么,如果这种渔网既不是忽必烈也不是郑和所处的时代被带到科钦的,那究竟是谁把它带来的?

葡萄牙人的到来

一种更广为人接受的观点是,这种渔网是葡萄牙人带到科钦的,这一说法在逻辑上也更站得住脚。Deepa Leslie是科钦当地的一位大学讲师,她认为,这种渔网的部件名称中相当大的部分词根来自于葡萄牙语,rede (捕鱼用的网)、borda(网的角)、brasao(托住大网)、 corda、pedra(用来保持网的平衡)都是葡萄牙语的词汇。另外,将渔网中的渔获风干后,就被称为“bakkal”,这一词语,也源自于葡萄牙语中的“bacalhau”(鳕鱼)。

事实是这样吗?就算这些单词源于葡萄牙语,那为什么在当地语言中它叫作“中国渔网”而非“葡萄牙渔网”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历史,从中国决定终止在印度洋上的海上活动开始研究。

1498年,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达伽马率领船队来到了卡利卡特,他们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印度洋的贸易线路。葡萄牙人一直想找到阿拉伯人所说的“香料之路”。当他们来到这里,便被印度洋沿岸繁荣的城市、庞大的贸易网络和数不清的财富所吸引。葡萄牙人凭借坚船利炮,统治了印度洋的贸易圈。1503年,葡萄牙人在科钦建立了堡垒,随后宣布科钦为印度葡萄牙邦的首府。以此为据点,葡萄牙人先后占领了果阿(1510年),马六甲海峡(1511年)以及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1515年)。葡萄牙人也到达了中国广州。最初,他们于16世纪50年代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并于1887年正式将澳门占为殖民地。在很短的时间内,葡萄牙在亚洲很多地方建立了殖民地。直到1999年,澳门才回归祖国的怀抱。

现在我们回到渔网的问题上。

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葡萄牙人建立的殖民地,或能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为这个谜题提供符合逻辑的解释:这种渔网有可能是葡萄牙人从中国南方带到了他们在科钦的殖民地。这样的假设中,这种渔网同中国的联系及词汇中葡语的来源就能同时解释得通了。

不过,中国真的有这种捕鱼的传统吗?

揭开渔网来源的面纱

明朝画家文征明(1470—1559)的作品提供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捕鱼技术的信息。他的作品为研究中国古代的捕鱼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证据。下图描绘了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后赤壁赋》描写的场景。在这篇文章中,苏轼记叙了同友人一起到访赤壁的经历。

把“中国渔网”带到印度科钦的真的是郑和吗?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图》(局部),创作于1548年。

苏州有人收藏赵伯骕《后赤壁图》,一名官吏欲索取献给严嵩之子世蕃,而主人不愿给,文征明劝主人不要因此惹祸,就为他画了这一卷摹本。

这幅精美的画作表明,中国早在宋朝就有了类似的捕鱼技术。

19世纪的史料也为这一渔网的历史脉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探寻科钦“中国渔网”的来历时,印度著名历史作家Ullattil Manmadhan发现了一张中国渔网的照片,拍摄地为“Wen Chow”。这张照片刊登在了1898年八九月刊的英国《环游世界》之上。是一篇名为《奇怪的渔人》的文章的配图,作者为刘易斯·穆尔豪斯(Louis G. Mulhouse)。如果“Wen Chow”是温州,那便可以证明,这个位于浙江省东南端的城市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国际贸易港口。

因此,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相信,这种捕鱼技艺确实曾出现于中国,并由葡萄牙人传至科钦。如今,无数巨大而别致的“中国渔网”装点了科钦堡的海岸。葡萄牙人曾经在这里建造了他们在印度的第一个据点曼努埃尔堡,名字源自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

漫长历史中的渔网迷踪

葡萄牙人对印度喀拉拉邦的社会和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今在当地人的语言中,依然存在着大量源自葡语的舶来词。葡萄牙人还带来了大量商品、农作物、技术,最终,它们都成为了当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仅仅是开展贸易,葡萄牙人为什么对当地的社会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力?

为了加强渗透、巩固对当地的影响力,葡萄牙人一贯坚持鼓励同当地女子通婚的政策。那些“Casados”(葡语“已婚的人”,这里指已婚的定居者)获得了同当地进行小规模贸易的权利,并且发展出了其他的谋生手段。他们的到来填补了传统穆斯林商人留下的“真空”。葡萄牙殖民者的生意迅速壮大,他们同大明帝国等各国开展贸易。

把“中国渔网”带到印度科钦的真的是郑和吗?

葡萄牙在印度果阿殖民时间长达450年,图为果阿具有葡萄牙风格的圣母教堂。

除贸易外,宗教是葡萄牙人对当地的另一重要影响。在葡萄牙人的殖民地,许多当地人为了免受宗教矛盾和社会歧视,开始改信基督教。可以推测,这一新兴的社会阶层希望能继续向上跃迁,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在这里定居的葡萄牙商人引进了一些他们在频繁的旅行中发现的有用的知识和技艺。或许,复杂精巧的捕鱼技术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这项技术能让他们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填饱肚子。通常,每一艘来自其他陌生大陆的船只都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和新技术,这些新鲜事物都会融入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追溯历史是一件有趣但困难的事情,而且总是留有可以继续探索的巨大空间。每一个新的证据、每一条新的信息都对还原久远年代的事情至关重要。

科钦的“中国渔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如今依然垂悬在海岸边上,唤醒了人们对往昔航海时代的记忆:繁荣的贸易、帝国的兴衰以及人员、知识和物品的全球流动……


本文作者Vishnu Karuthodi来自印度喀拉拉邦,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微信号 China-India-Dialogue

邮箱 contact@chinaindiadialogue.com

官网 www.chinaindiadialogue.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渔网   印度   葡萄牙语   中国   印度洋   卡特   葡萄牙   葡萄牙人   海岸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