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加速!美元主导地位日渐式微-

自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达成以美元结算石油贸易,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已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但随着时间推移,各国的金融自主权已得到迅猛提升,美元对世界经济、贸易、储备等方面的影响力也累年下滑。


“去美元化”加速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初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为7081.39亿美元,市场份额从第二季度的59.23%降至59.15%,为1995年以来新低。

“去美元化”加速!美元主导地位日渐式微

IMF此前分析称,美元计价资产的份额创纪录新低,从短期来看,是由于美元贬值导致,而从长期来看,这体现了各国央行正将外汇储备逐步从美元转向其它资产。


其中,黄金资产增持显著。世界黄金协会(WGC)3月公布报告显示,2021年来自新兴和发达市场的多国均增加了购买黄金,使全球央行黄金储备总量达到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调查显示,21%的全球央行在2022年将会继续购金。

不少国家也已开始加速推进国际经贸的非美元化结算。

印尼、马来西亚与泰国此前宣布在三国贸易结算中采用非美元货币或本币化交易,俄罗斯央行自2014年开始启动本国的SPFS结算系统,欧盟在不断采取措施以提振欧元的全球地位。近些年,人民币作为跨境交易结算货币的占比也越来越高。

全球“去美元化”进程正在加速。


未来,美元何去何从?

美国智库“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IAGS)日前表示,美国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的做法,最终会使各国央行远离美元,削弱美元主导地位。

据CNBC22日报道,IAGS联席主任Gal Luft称,美国在采取严厉的经济制裁方面“非常激进”,导致各国央行可能决定将其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多样化,而不是严重依赖美元。

“去美元化”加速!美元主导地位日渐式微

Gal Luft说:“各国央行开始提出疑问,他们怀疑‘孤注一掷’地依赖美元是否明智。”他表示,世界上有十分之一的国家受到美国经济制裁,“这将产生累积效应,使各国政府希望放弃美元。因此,我们认为美元在央行投资组合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高盛此前也发布报告表示,选择哪类货币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联系和地缘政治的推动。美国政府制裁过度干扰全球资金流动,可能导致世界各国重新考虑在贸易和金融中是否使用美元(例如非美元结算石油),这将威胁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

高盛指出,历史上,美元成为以及维持“世界货币”的原因有很多,相关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就目前状况,即使发生改变不会一夜之间实现,但随着俄乌冲突影响的持续发酵,对美元中长期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


文/国际商报记者 张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地位   美元   央行   美国   外汇储备   货币   此前   主导   黄金   全球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