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大的人,遇破事不纠缠,遇烂人不计较-

斯大林曾说:

“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始终要把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的确,管理好自己的精力,是让有限的精力发挥最大的价值。

然而,很多时候,人们难免会有遇事就想一口气解决的本能,结果往往是重要的事情还没开始,就已被琐事折磨得疲惫不堪。

其实,当你放大了格局,便会发现有些事情根本不值一提。

心境宽了,计较少了,自然就不会被琐事困住,才能留住精力为目标集中发力。

人生最大的格局,就是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格局大的人,遇破事不纠缠,遇烂人不计较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只骆驼在烈日炎炎的沙漠里跋涉着,又饿又渴。突然,它踩到了一个玻璃碎片,脚掌被划了一下。

骆驼心烦气躁,一脚把玻璃碎片踢开,却把自己的脚掌划了一道更深的口子,鲜血一下子染红了沙粒。

骆驼继续走着,开始抱怨自己的遭遇,却发现天空中有只秃鹫跟着它一直叫,它开始着急了,吼叫着想要驱赶秃鹰。

没想到,沙漠中的狼被叫声引来了,骆驼吓得赶紧狂奔。

终于他躲过了狼群,却由于失血过多,引来了大批的食人蚁。

食人蚁很快就爬满了骆驼的全身。

终于,骆驼精疲力竭,慢慢地再也挣扎不动了。

临死前,骆驼追悔莫及,我为什么要和玻璃碎片、秃鹫纠缠呢?

心理学上,有种名为“费斯汀格”的法则。

讲的是生活中的只有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取决于你如何应对。

当你总与无关紧要的事过不去,后续的计划就会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般被打乱,让你深陷其中,得不偿失。

骆驼应对问题的方式正是让它一步步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

偶然被玻璃划伤就想出口气,被秃鹫追赶就想驱逐,却忘了它最重要的使命是在茫茫沙漠之中存活下来。

生活中,也有很多有像骆驼这样应对问题的人。

工作中遇到芝麻大的小事,总要琢磨半天,却把要事撂在一边;

为了蝇头小利,足足与别人理论上好几个小时……

虽然眼前的小问题解决了,但精力也被消耗了大半。

有一个年轻的农夫正划着船运送农产品,希望自己能够赶在天黑前完成任务。

突然,发现前方有只小船正迎面行驶而来。

着急的农夫喊道:“让开,再不让你就要撞上我了!”

但他的吼叫似乎并没有效果,船没有改变方向。

农夫乱了阵脚,企图躲开,但为时已晚,那只船重重地撞上了他。

彻底被激怒了的农夫大骂了起来:

“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道,还能撞上?”

后来农夫仔细检查了那艘船,却发现船上空无一人。

农夫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在与自己较劲呀。

实际上,生活中有些烦心的琐事并不来自外界,而来自于你的内心。

就好比一根打了结的绳子,一头牵着自己,一头牵着他人,我们越是跟这些事情过不去,事情反而越来越多,自己就会被“事情”牵着鼻子走。

真正有格局的人,明白哪些事情该管,哪些可不予理睬。

当我们放宽心态,遇到烂事及时绕路,遇到麻烦不钻牛角尖,精力自然也就多了。

格局大的人,遇破事不纠缠,遇烂人不计较

格局大的人,遇破事不纠缠,遇烂人不计较

泰戈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擅长肖像画的画家拒绝将画卖给自己的仇家。

可仇家为了买画仍三番五次来找他,每次交涉画家都会与仇家发生激烈的争吵,称自己不卖画的原因就是为了报复。

因为老想着报复,画家发现自己渐渐无法专心作画了。

直到有一天,对比自己从前的画作时,画家才发现那段时间的画作中总有自己仇家的影子。

眼睛、鼻子、嘴巴,分明就是照着仇家的样子画出来的。

原来他一心只想着要还击报复,不知不觉就满脑子都是那仇家的样子,自然无法再完成特征明显的肖像画。

尼采曾在《善恶的彼岸》中写到,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如果你总与恶人较劲,自身也将变得成恶人的样子。

吃亏后总想着还击,便会冤冤相报,两败俱伤。

相反,胸怀大格局的人不会只顾及眼前的得失,更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

威廉·哈尔斯是沃尔沃集团著名的销售培训专家。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不得己逃亡到了瑞典。

为了谋求生计,哈尔斯希望利用自己懂得多国语言的优势,找到一份秘书工作。

但很多公司都回绝了他,直到有家公司回信说:

你对秘书工作一无所知,而且连最基本的瑞典文都写不好,全是错别字,我们不需要你这样的人。

哈尔斯得知后,极其愤怒,一气之下,写了一封讥讽对方的回信。

刚写完信的哈尔斯却突然后悔了,他想:

即使对方收到了信件,对我来说也没有半点意义,为何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呢?

哈尔斯果断撕毁了骂人的信,立即重写了另一封回信。

信中,他感激对方指出了自己的不足,同时表达了对自己语言能力不过关的惭愧。

没过多久,对方不仅给哈尔斯寄来了回信,还附有一份工作邀请函。

这次,信中的措辞客气了不少,对方还为之前自己的无理表示了歉意。

信中谈到,哈尔斯确实无法胜任秘书这份工作,但可以先尝试在其他部门积累经验。

后来,哈尔斯在瑞典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眼界小了,就会只看到近在咫尺的得失。目光放长远了,格局自然也就放宽了。

爱因斯坦曾说:

“弱者报复,强者原谅,智者忽略。”

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

只有弱小的人才会心胸狭隘,事事斤斤计较,一心想着报复他人。

而强者和智者,他们更能体谅他人,善于忽略那些破事烂事,才有精力专注于更重要的大事。

格局大的人,遇破事不纠缠,遇烂人不计较

格局大的人,遇破事不纠缠,遇烂人不计较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次奥运会比赛中,有位选手刚刷新了世界纪录。

记者问他:“你知道隔壁选手曾是世界冠军吗?”

选手回答说:

“我不知道旁边的选手是谁。如果我分心注意旁边的事物,我大概会慢个两三秒才到终点吧!我只知道全力以赴,拼尽全力前进,隔壁是谁,我并不在乎。”

正因为选手把精力全部放在了自己身上,心无杂念,才能全身心投入比赛。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深有感触地说:

“专注就是始终坚守自己的方向,在任何诱惑面前都如同锚锭般坚毅稳定;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都习惯于将精力放在不同的事情上,而我只会做一件事情。”

格局越大的人,越不会与自己无关的事较劲。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的目标非常明确——重获自由。他做的所有事几乎都是为自由而准备的。

白天想尽办法取得狱警的信任,晚上凿挖墙壁。

为囚犯们赢得两箱冰镇啤酒,冒险通过高音喇叭播放歌剧,改造图书馆……

虽然有些行为看似无厘头,但实际上整个监狱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格局大的人,遇破事不纠缠,遇烂人不计较

典狱长渐渐对安迪放松了警惕,把重心放在了夺取利益上。

狱警和囚犯们也变得更加拥护安迪,监狱相关的各项业务也变得更加繁忙,为他的越狱计划营造了更好的环境。

这些改变并非一朝一夕,正因为安迪懂得自己的使命,才会把精力花在为自由创造条件上。

选择性地不做,针对性地投入,花最多的精力做最重要的事,便是管理好自己精力的最佳方式。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远离破事、烂事的纠缠,让自己更加专注呢?

曾有一个名为“破甑不顾”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在街上买了一个陶器,结果不小心摔破了。这个人一点也没流露出惊恐和惋惜,反而连头也不回地走了。

有人问他:“好好一个陶器,就这样砸破了,怎么看都不看一眼?”

他回答说:“反正已经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诚然,纠结于已发生的事情,毫无用处,计较得失只会浪费时间。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曾说:

“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

人们会为一些没发生的事情而焦虑,实际上,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唯有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应对已经发生的事。

当我们提前接受这件事情可能带来的后果时,才能保持冷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作家川真由美,在《极简生活:简而美的活》中写到:

“人生要懂得取舍。只有把生活变得简单了,才会有精力去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其实,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时,就相当于决定不做其他事。

当我们选择专注当下的事,就不应再为其他事分心。

丢掉一些追求物质的欲望,拒绝一些无意义的社交,人的内心才会更加充实,人生才能轻装前行。

周国平曾说:

“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不与烂人烂事纠缠,是因为你的好时光不值得浪费在廉价且无意义的事情上。

当你尝试管理自己的精力,便会发现,世上绝大多数事情都没那么重要。


来源:微信公众号:“有书”

作者:JAMES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格局   秃鹫   仇家   农夫   骆驼   精力   事情   发生   发现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