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展!上海交大发现可杀伤多种病原细菌和真菌的T6SS系统-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董涛团队发现了一种可杀伤多种病原细菌和真菌的VI型蛋白分泌系统(T6SS)。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的微生物学综合性英文期刊mLife。本文是董涛团队继续深入探究病原细菌之间相互作用而取得的新发现,首次揭示了T6SS能穿透革兰氏阳性菌实现深入其细胞质的蛋白递送,拓宽了领域内对T6SS功能和作用范围的认识,对开发抑制耐药病原菌的新手段有重要意义。

细菌与环境中其他细菌、真菌或真核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其在复杂生境中的存活,乃至整个菌群的功能都至关重要。而细菌VI型蛋白分泌系统(T6SS)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T6S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针状武器,具有内外双管结构,并且通过外管的收缩,可在2毫秒内将内管及其结合的效应蛋白弹射至细胞外。这个过程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个ATP分子的水解能,其作用力已被证实可以直接穿透革兰氏阴性细菌及真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然而,由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的成分和厚度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有很大不同,T6SS能否穿透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以实现深入细胞质的蛋白运输是领域内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新进展!上海交大发现可杀伤多种病原细菌和真菌的T6SS系统

图:效应蛋白RhsB的酶学活性、自剪切特性和分泌途径。


本研究发现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 AAC00-1能够利用其T6SS有效杀伤多种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真菌。为了探究效应蛋白在其中发挥的功能,作者构建了效应蛋白突变体库,并检测了各个突变体的T6SS活性。实验表明两个Rhs家族效应蛋白RhsB和RhsE的失活突变体在攻击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上都表现出减弱的杀菌能力。作者对效应蛋白RhsB及其所在基因簇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利用生化和遗传突变实验,作者发现了RhsB的免疫蛋白RimB1和RimB2,鉴定了RhsB的核酸酶活性及剪切特性,并解析了RhsB的分泌途径。通过使用植物侵染模型,本研究还发现AAC00-1在植物宿主环境中仍然具有T6SS活性,能够有效清除环境中的其他竞争细菌。


新进展!上海交大发现可杀伤多种病原细菌和真菌的T6SS系统

在过去的研究中,领域内往往聚焦于人类病原菌中T6SS功能的研究,并发现不同来源的T6SS针对其它细菌和真菌展现出了不同的杀伤作用。相比之下,有关植物病原菌的T6SS功能研究较少。然而,本研究显示植物病原菌的T6SS在消杀多种细菌和真菌中似乎具有更全能的优势,在抑制多重耐药菌和生物防治等方面有重大的应用潜力。后续的研究将继续聚焦于T6SS如何穿透不同类型的细胞屏障,并挖掘协助T6SS发挥毒性作用的潜在辅因子,以实现对T6SS的工具化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真菌   细菌   细胞壁   病原菌   病原   阴性   上海交大   阳性   微生物   活性   蛋白   效应   多种   发现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