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

太渊属手太阴肺经。是肺经的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具有补益肺气、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通脉理血、健脾益气之功效。根据其穴性,临床常用于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腕关节疼痛、膈肌痉挛、掌中热、无脉症等。

本穴首见于《灵枢·本输》。太,大也,有旺盛之意;渊,深也,深潭。本穴为脉会穴,博大而深,气血最旺盛,故名太渊。别名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渊。

【定位】

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如下图

每日一穴——太渊穴

图来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中医学教材针灸学第四版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长展肌腱内侧,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针刺时针尖经过组织】

皮肤 皮下组织 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组织

【取穴方法】

1、仰掌或前臂平放立掌。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此处可以触到动脉搏动。

2、仰掌或前臂平放立掌。取穴时,腕关节微微背屈,沿拇指第一掌骨向后可见一突起小圆骨(即大多角骨),该骨后缘与掌后第一横纹相交处,有一动脉搏动,就是本穴。

3、伸手,腕部掌面,腕横纹桡侧部下方可摸到动脉搏动处,即为此穴。

【主治病证】

1、咳嗽、气喘等肺系病证;

2、无脉症;

3、腕臂痛。

【操作方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常用配伍】

1、配照海,治咽干喉痛。

2、配肺俞、膻中、中府,治咳嗽、气喘、胸背痛。

3、配人迎、三阴交、内关,治无脉症。

4、配四缝、合谷、少商,治顿咳。
5、配列缺、经渠,治掌中热。

【保健按摩】

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肺脏原气留止之处,具有补益肺气,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同时又是八会穴之一,脉会。居于寸口,是脏腑气血会聚之处,有调气血,通血脉之功,适当按揉太渊穴对于各种类型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肺气虚损症有很好的预防保健功效。具体方法是:首先,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太渊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左右交替进行,每次每穴按压3—5分钟,每日1—2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太渊   桡骨   宣肺   肌腱   前臂   补益   太阴   支气管炎   气血   动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