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九华山征文故事」那年,九华山下的玉带河-

初春,携友同游九华山,途径玉带河,重新勾起我已经沉淀了50多年的记忆。

那是1971年,我还在上小学,老师说,星期天要带我们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

「讲述九华山征文故事」那年,九华山下的玉带河

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特意起一个高早,在老师的带领下,徒步从村里往镇里走,再从镇里沿着龙溪河,往九华山方向走。走到半路,我才知道,老师要带我们去的地方是桥庵水力发电站。那时,农村还没有通高压电,看一看水能怎么变成电能,这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件新鲜事。其实,从我所在的玉屏村,走到九华山脚下的二圣桥庵,说多些,也只有20多里路吧,但对于年少的我来说,无疑是一次艰苦的长征。走了大半天,终于到了桥庵水力发电站。站在远远的高坡上,只见一只高大的生铁管,树在高耸的山体上,涓涓山溪汇成的巨流,就从这巨大的生铁管中灌下来,产生的剧烈冲击力,带动了发电机,产生了电能,那一排排白炽灯,耀眼地闪亮着,就这样照亮了一个10岁孩童闭塞的心。

当时,九华山还未开放,我们就走到山脚下“一天门”后,折回头走。从柯村拐向老田吴,老师边走边兴趣盎然地介绍起老田吴来。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应青阳县令仲堪之邀,游九华山途经此地时,欣然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洪荒既已判,江天今已图,未有九华图,先有老田吴。”当时,我们不知道县令是什么人,多大的官,但知道李白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大家都要熟背他的“床前明月光”。走到玉带河,只见河水清澈见底,沿河两岸黛瓦粉墙,房子都不高,最高的也仅有二层,就像严谨的格律一样,很押韵地错落有致地散落在玉带河的两岸。这些沿着玉带河而建的房屋,虽没有秦砖汉瓦的沧桑与厚重,但却有明砖清瓦的绚丽与明快。

「讲述九华山征文故事」那年,九华山下的玉带河

虽是初春,在正午的太阳朗照之下,青灰色的屋瓦是暧暧的,脚底下的石板路是暧暧的,玉带河的粼粼波光是暧暧的,玉带河中那些逆流而上戏水追逐的鱼儿是暧暧的,就连生在玉带河中的河中的纤纤苲草,也是暧暧的,缠绵地拖着长长的深绿色的裙子似的裙摆,深情款款地,挽留着什么。每家的门前,都有一块小小的菜畦。菜畦有的是竹篱串连,有的是圆鼓鼓的鹅卵石垒就。那种精致与唯美,没有相当的手艺和耐心,估计垒砌不了。菜畦之前,三三二二的不是柳树,就是桂花树,间或还有一些梅花与桃子树。想想,应该是梅花树居多吧,不然,那个写《百首梅花诗》的吴襄,那一百首清香横逸的梅花诗,他是在什么的情境下,写就的哩。

整个村庄看起来,就像一位清爽朴实的村姑,没有修饰,更没有装妆,清新得如百年梅桩上的一滴晨露。走走,停停,看看,村道都是麻石铺就,没有一脚空落在泥土地上,但却感到步步都是那样的接地气。一个里弄,也许就是一个兴旺家族的旁支,里弄深处的那口古井,井台爬满了翠绿的苔藓,探头相望,蓝天白云倒映在古井里,不知道是蓝天白云留恋古井,还是古井对蓝天白云深深地眷恋。一座庭院,也许就是一个时代的叠印,厅堂之上,祖宗容像肃穆庄严,要说的话,都敬录在那言简意赅的祖训之中。

「讲述九华山征文故事」那年,九华山下的玉带河

看到或听到这一切,便感到这个清瘦的村落,丰满且伟岸起来。

行进在老田吴村,这个文人辈出的地方,每一个看似目不识丁的老者,说起《吴氏宗谱》,就像当年单田芳说大鼓书那样滚瓜烂熟。吴氏始祖吴栋材是河南桐柏嘉兴人,西汉元康年间官封元顺太守,后左迁六安县令。公元前60年,弃官隐居于当今的老田吴。经繁衍生息,至唐代成为九华山下一大旺族。

相传九华老爷,(当地人传统习惯上将新罗僧金乔觉尊称为九华老爷,就像我们习惯于称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为老爷一样,大家就这样叫得随和、亲切),于至德年间上九华山时曾落脚于老田吴家,受到族人吴用之的热情款待,并指引上山修行之路。九华老爷为此写就了一首感谢吴用之的诗《酬惠米》:“弃却金銮衲缁衣,修身浮海到华西,自身原是法王子,慕道欣逢吴用之。未敢叩门求他语,昨叨送米续晨汁,而今飱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 上元年间,老田吴常发洪灾,民生不宁,金乔觉出治水消灾之策,让护城河与九华河相通,从此,根除了水灾之患。老田吴村在群峰环抱之中,又多了一条潺潺绕村而过的玉带河,平添了一座玉带桥,“小桥流水人家”从此由诗句,变成了老田吴的一幅四季律动的画,妩媚与灵动也随水哗哗地扑面而来。

「讲述九华山征文故事」那年,九华山下的玉带河

玉带河不舍昼夜地流淌着,那始建于汉代的“新城旧第”石坊,悄然成了玉带河的陪衬。那面建于明末吴文梓故宅门坊两侧的八安形照壁,以及花纹砖砌成的斗拱,在玉带河的倒映下,沉影如碧。那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吴襄居宅门坊,全由精致花纹砖砌成,随手摸一摸,历史的沉重与斑斓,就在你的手心呈现。行至玉带桥桥头,那幢“云溪书院”,北宋宣和年间南阳刺史吴正道所建。

时至清康熙年间,由于吴氏一门先后8人中举,这幢书院被改称“八官堂”。不进“八官堂”,就远远地、静静地站在外面,那种古朴悠远,还是让人肃然起敬。走近村中的古祠、古井、古碑、古店铺、古里弄,翻检着珍藏于吴氏族人家中的古书、古谱、金石古刻、名人遗墨,你便觉得玉带河流淌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留下的还有这段历史的沉重。时代就是一条长河,始终不息地奔流着,带走了一切,包括应该带走了,还有不应该带走的,都悄无声息地带走了,留下的只是一声悲情且又无奈的叹息。

50多年过去了,九华山早已蜚声海内外,成为游客如织的旅游风景区,玉带河周边也今非昔比,一片繁华。

而50多年前,一个少年在玉带河的历史沉淀之中,打捞了这段湿漉漉的记忆,算是对今天的玉带河的一种追忆吧。有位哲人说过:生命的存在,就是踩着一个瞬间走完人生的旅程。我坚信玉带河是一条有生命的长寿之河,她的存在丰盈了一个宗族的血脉,成就了一座佛山的信仰。

(作者:章小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玉带   菜畦   发电站   宅门   里弄   县令   古井   老爷   年间   河中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