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欧洲从来不是冤大头,而是刽子手-

俄乌开战以来,西方国家无视“体育无国界”的理念,对俄罗斯各个项目的运动员实施禁赛,甚至连普京的柔道、跆拳道荣誉称号都剥夺了。西方体坛也没能幸免,被迫沦为政客操纵的“舆论战”主战场之一。

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欧洲从来不是冤大头,而是刽子手

近日,曼城主帅瓜迪奥拉对英超联赛应援乌克兰的行为表示讽刺,称“战争开始的那一刻,北约和欧洲就彻底失败了,应援只是作秀”。

瓜迪奥拉认为,政客的作用是避免战争发生,但他们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反而“向钱看齐”。 20多年前的南斯拉夫,也有无辜的平民在战争中死亡,利益和战争从来都是分不开的。

他的话中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点:欧洲和利益。不论是当年的科索沃战争,还是如今的俄乌冲突,外界普遍认为,最大的幕后黑手是美国,欧洲是被坑的那一个,没引火烧身就不错了,更别提利益了。

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欧洲从来不是冤大头,而是刽子手

前半部分是对的,美国确实是一切动乱的根源。不过,欧洲也不是啥好鸟,他们在这两场战争中贡献的力量,一点都不比美国少。

巴尔干半岛地处亚、非、欧三大陆之间,陆路连接西亚,水路隔断黑海和地中海,另一侧连着中东的能源市场。从地缘价值来看,巴尔干之于欧洲,犹如中原之于中国,得之而得天下“欧洲火药桶”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1980年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开始激化,欧洲的强盗们又盯上了这块宝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对于欧洲来说,吃掉巴尔干最好的办法,还是以前对付殖民地的老套路——分而治之,于是暗中鼓动各民族的分离势力闹独立。

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欧洲从来不是冤大头,而是刽子手

南斯拉夫解体成五个国家后(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联盟算一个),西方国家还不满足。1996年起,受到美元、英镑、马克、法郎资助的科索沃解放军日益壮大,经常和南联盟政府军干仗。

欧洲趁机以“侵害人权”的名义,怂恿美国以北约的名义出兵,彻底肢解南联盟。以欧洲当时的军事实力,不足以对抗南联盟背后的俄罗斯,所以才要拉美国下水。

美国正有此意,但显然比欧洲沉得住气,直到1999年欧元诞生,才不慌不忙地动了手。这下欧洲更着急了,出于对战争的恐惧,欧洲资本纷纷出逃美国,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急速下跌,当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结束战斗。

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欧洲从来不是冤大头,而是刽子手

显然,这个提议没有得到美国的同意,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足足持续了78天

除了那些来自欧洲的资本,美国还要求欧盟支付“劳务费”:要不是为了欧洲大陆的和平,我们才不掺和这档子破事呢,不给点好处说不过去。就这样,欧盟支付了75%的军费,战后的科索沃重建也出了大头。

家大业大的欧洲老爷们给得起,比起巴尔干的经济和军事价值,这几个小钱算得了什么。谁也没想到,停战后的第二天,俄罗斯空降兵近卫76师,抢先北约军队一步,进驻普里什蒂纳机场(科索沃战略要地)

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欧洲从来不是冤大头,而是刽子手

最后,在双方的“友好协商”下,俄罗斯和北约决定对机场实施分区域托管,欧盟只落得个鸡飞蛋打的结局。

至于乌克兰危机的演变,更是和欧盟脱不了干系。前欧洲议会议员保罗·纳托尔曾直言,“乌克兰变得如此分裂,欧盟应该负责”

21世纪以来,向东扩张的不只是北约,还有欧盟。当时的欧盟正处于黄金时代,欧元面世,成员国越来越多,“欧洲怀疑主义”还没有起步,似乎什么都不能阻挡欧盟扩张的脚步。

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欧洲从来不是冤大头,而是刽子手

几个中东欧国家相继加入后,乌克兰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欧盟下一步扩张的范围。2005年,欧盟宣布和乌克兰加强经济合作,并考虑将其纳入成员国,给乌克兰人民画了好大一张饼。

从那以后,欧盟就开始扯皮,说什么乌克兰要进行全方位改造,只有达到欧盟标准才能入欧,并要求乌克兰减少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全心全意拥抱自由民主的西方。

2012年,乌克兰和欧盟确定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看起来,乌克兰离入欧好像只有一步之遥了。

2013年2月,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要求乌克兰彻底切断和俄罗斯的贸易往来,退出俄罗斯主导的关税同盟,否则就无法加入欧盟。

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欧洲从来不是冤大头,而是刽子手

这种要求放到现在来看也很无理,且不说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过往渊源,就连欧盟自身也在跟俄罗斯做生意。这种咱俩是朋友,所以你不能和我的敌人玩的把戏,只适用于小孩过家家,用来处理国际关系是不合适的。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尽全力挽回这个曾经的兄弟国。普京给亚努科维奇开出的条件是:150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外加50亿美元的基建费用,比市场价便宜1/3的能源价格。最关键的是,普京没有要求亚努科维奇二选一。

几个月后,摇摆不定的乌克兰总统终于作出决定,比起遥遥无期的空头支票,尽快填满空空如也的国库显然更现实一点。他接受了普京的决定,并暂缓签署与欧盟的“联系国协定”。

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欧洲从来不是冤大头,而是刽子手

这一决定惹怒了绝望的乌克兰人民,自2004年“橙色革命”以来,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入欧上面,指望着有一天能享受申根国福利,摆脱穷困潦倒的日子。现在他们的总统惹怒了欧盟,希望彻底破灭了。

在反对派和西方非政府组织的煽动下,愤怒的民众走上基辅独立广场,“广场革命”就此爆发。到了2014年初,抗议活动已经发展成暴力冲突,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死于暴乱,事情开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有心人来自两方:欧洲和美国。拳击手维塔利·克利钦克是欧洲推出的代理人,美国支持的是阿尔谢尼·亚采纽克。

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欧洲从来不是冤大头,而是刽子手

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亚努科维奇答应了反对派的要求,同意提前举行大选,并与反对派共同组建过渡政府。然而,在极端分离势力的威胁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协议成了一纸空文,亚努科维奇趁乱出逃,反对派获得了最终胜利。

应该说,美国获得了最终胜利,亚采纽克成功当选乌克兰总理。这哥们很识相,上任后仅一周,就从乌克兰的国库里拿出33吨黄金,运到了美国。欧洲再次失败,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默克尔转变了对华盛顿和莫斯科的态度,转向更加务实的决策。

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欧洲从来不是冤大头,而是刽子手

从南斯拉夫到乌克兰,欧洲从来都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外界眼中的冤大头,不过是自食恶果的刽子手。欧洲和美国的分歧在于利益不一致,而没有善恶之分。假如欧洲依然能保持一战前的世界地位,如今做的恶一定不会比美国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科索沃   乌克兰   欧洲   巴尔干   南斯拉夫   北约   南联盟   冤大头   刽子手   俄罗斯   美国   欧盟   危机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