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长得慢,自从看了医生每年长高8公分!究竟开的啥“药方”?-

来源:浙大儿院


3年前,小爱7周岁,身高117cm,体重20kg,是典型的小个女生,妈妈非常担心她长大后身高偏矮。

而如今,小爱身高141cm,体重31kg,已达到班级中等水平,如果继续保持这个水平生长发育,她的最终身高有望达到160以上。


3年时间,长了整整24cm,平均每年8cm,让很多生长发育缓慢孩子的家长很是羡慕。

原本个子小小,怎么突然变得长势喜人了?

转机出现在妈妈3年前带她到浙大儿院内分泌科就诊。


当时,因为害怕女儿“生长发育缓慢”,妈妈已让小爱自行服用各种“增高”保健品,身高却始终没有明显改善。

“还是去浙大儿院看一下吧。”妈妈终于带着孩子到了家长中很有口碑的“省儿保”。

“过去一年,孩子长了5cm,在正常范围偏少。目前,结合孩子骨龄及基础激素水平,我们的诊断是确实存在‘生长迟缓’。”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董关萍主任医师表示。

一直长得慢,自从看了医生每年长高8公分!究竟开的啥“药方”?

怎么应对“生长迟缓”?董主任的“药方”却只有十六个字:均衡饮食、合理运动、保证睡眠、放松心情。

不用吃保健品、也不用吃药打针?董主任告诉小爱妈妈:“从孩子目前的情况判断,生活方式干预就可以了,关键之处在于真的要做到,而且要持之以恒。”


妈妈是个“行动派”,回家后,她就在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对小爱严加管理,同时“打包收起”了自己有关孩子身高、成绩等各种焦虑,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而且定期带小爱到医院随访。3年过去,小爱真的快快长了起来。

“这样的家长很让人敬佩,很遵医嘱,而且很有恒心和毅力,当然,小孩子也很配合。”董主任语重心长地表示,在临床中,其实还是有不少反面案例和惨痛教训。



反面案例: 胖墩男孩任性地胖胖胖 10岁出现变声、身高难超160cm

内分泌科副主任黄轲主任医师曾接诊一位叫墩墩的男孩子,6岁时爸爸妈妈因担心他“生长速度缓慢”带来就医。当时他的身高只有115cm,体重却有28kg。

黄轲主任医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告诉墩墩爸妈:孩子已出现“肥胖症”,需要定期随访。随访期间,要督促孩子控制饮食热卡、加强运动锻炼,实现规律作息,通过这些生活方式干预,促进孩子生长。


“很遗憾,孩子爸爸妈妈回家后,并未对他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没有定期随访。等我再次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他已经10岁,身高144cm,体重58kg。”黄轲主任医师说。

他表示,那时,孩子已经出现变声,所以家长开始急了,再次带他来看。经过性征查体发现,墩墩的睾丸明显增大,阴茎增粗,阴毛发育,测骨龄已13.5岁。

经全面评估后,诊断墩墩因“肥胖”长期未控制,出现性发育提前,骨龄快速进展,身高潜能明显受损,预测身高不足160cm。同时,已经错失早期通过生活方式改善终身高的机会。

一直长得慢,自从看了医生每年长高8公分!究竟开的啥“药方”?

“这个孩子,真的非常可惜。”黄轲主任医师遗憾地说。


内分泌科专家:“不用过度焦虑!” “接诊病例中只有约1/3是病理性的”

董关萍主任表示,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我们接诊的病例中,只有约1/3的孩子是病理性的,需要临床治疗,大多数孩子都是生理性的,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所以,不建议家长不经诊断就给孩子自行服用各种保健品,或者贸然给孩子打生长发育针。只有经过医生综合评估,确有需要才需要打针。

“所以,家长真的不用过度焦虑。”董关萍主任说。

黄轲副主任表示,生长发育迟缓病理性原因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染色体异常、代谢性疾病、骨骼疾病等,在临床中需要重视的是这类病理性原因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


实用贴士:生活方式干预不妨试试这么做

1.怎么运动?

一般来说,能够给予骨骼一定程度纵向压力的纵向运动对长高比较有益。例如适宜强度和频率的慢跑、跳绳、打篮球及打排球等有氧运动类型,类似这样的运动可以刺激下肢骨骼,从而促进下肢骨骼的发展。

针对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儿童,要根据孩子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合孩子的或者孩子有兴趣的运动,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有助于情绪的积极稳定,而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有利于体内的内分泌活动;相反,如果强迫孩子选择不喜欢的运动,可能会适得其反。


鼓励小学生开展室外活动,如游泳、打球、跑步、快走、做操、滑冰、骑车等,以及跳绳、跳皮筋、蛙跳、纵跳摸高、篮球等弹跳运动,引体向上、单双杠、踢压腿、芭蕾舞练习等伸展运动。

中学生可以进行晨跑、广播操,日间多进行原地起跳、助跑起跳、摸高等锻炼以及单、双杠,晚上做俯卧撑、双手倒立、仰卧起坐、单双杠等。


2.怎么吃?

平时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钙以及维生素即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比成人高得多,如供给不足便会影响身高增长。因此,应常给孩子吃鸡肉、牛肉、鱼虾肉、鸡蛋、牛奶、豆腐等。

牛奶、鸡蛋、黑大豆、沙丁鱼、菠菜、橘子、胡萝卜等都是促进长高的食物,而甜食、饮料、油炸食品、西式快餐以及过量主食水果都容易引起发胖。建议3岁以上孩子摄取牛奶及乳制品每日总量250~300ml。


3.怎么睡?

晚上9:00-11:00、凌晨5:00-7:00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由大脑中的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水平是白天的2—3倍,如果错过了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时段再入睡,那么就会导致其分泌数量减少,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9点前上床睡觉,7点后起床固然重要,但不是躺在床上就好了,孩子睡觉的环境需尽量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开灯睡觉,保证高质量的睡眠为佳。睡前勿进食,孩子在睡前吃东西会破坏睡眠质量,同时血糖过高也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审核:昕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   主任医师   药方   迟缓   生活方式   身高   主任   家长   医生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