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如何诠释完美的“体医融合”?-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衣晓峰

精彩绝伦的北京冬奥会在国际引起了巨大好评,同时也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冰雪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冰雪,亲近冰雪,积极参与各种冰雪娱乐和健身项目。

不容忽视,冰雪运动本身具有速度快、难度高、对抗性强的特点,属于名副其实的高风险运动。因此,问题来了:如何普及滑雪滑冰的知识和技能?怎样保证运动参与者的安全与健康?意外受伤后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近日,北京冬奥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项目裁判、国家级自由式滑雪裁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修复科硕士生导师刘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保证冰雪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及大范围推广,如何回答好社会各界的关切和期望,对今后我国体育与医学救治保障体系的深度融合提出了严苛考验。

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如何诠释完美的“体医融合”?

冬奥赛场救治,精准高效

据国际雪联(FIS)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珍妮·舒特介绍,在我国冬奥会刚刚申办成功后的一次考察之旅中,FIS专家曾向中方团队指出,临近张家口赛区的崇礼医院缺少高水平创伤中心,核磁、CT、急救设备等基础设施均不足。而时隔几年,亲临2022冬奥会的珍妮却兴奋地对中国冰雪运动医疗事业的进步不吝溢美之词,给出了极高标准的评价。珍妮说,“我遇到了一位运动员不慎受伤,到现场救援和转运,再抵达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最终医生们做出诊断,这一切只用了几十分钟。在我服务过的包括冬奥会在内的大型雪上赛事中,这种效率无出其右,令人钦佩!”

刘鑫裁判评价说,经过北京冬奥会赛场应急事件的实际检验,我国医疗团队和医疗基础设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几乎从“无”到“高水平”的转变。其间的蜕变与发展,都离不开我国民众对冰雪运动、体育医学事业及对世界冰雪运动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极大关心,包括背后不计其数的科学团队、冰雪医疗保障团队、志愿者团队等各行各业的努力。

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如何诠释完美的“体医融合”?

短板变长板,需持久努力

而在获得国际专业机构充分肯定同时,也必须清醒意识到我们现存的问题与短板。

首先是国内医疗互联网僵化现象。刘鑫坦言,目前,大数据平台的构筑尚不尽人意,国内绝大多数医院未能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医院拥有互联网却无法互联互通。此外,打破“孤岛”现状还需建设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推进医生开展多点执业。

其次,国内紧急救治系统尚需进一步完善。刘鑫说,就冰雪运动而言,我国专业医疗救援体系依旧脆弱,专业医疗人才储备不足。救护车高速收费制度下的弊端,如时间延误、经济负担大和收费不规范等。并且国内仅少部分公共地区及公共赛事覆盖自动体外除颤仪。

再次,国内冰雪运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仍不到位。以高山滑雪医疗保障为例,目前我国这一专业保障队伍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在申办2022冬奥会之前则基本属于空白状态。虽然冬奥组委会提前3年就开始招募医生志愿者开展滑雪技能培训,但本届冬奥会一定程度上仍需依赖国际滑雪医生给予技术支援。

此外,国内外雪场地理环境气候有差异。刘鑫教授指出,同其他国际滑雪中心相比,我国一些滑雪场所在区域更为寒冷,瞬时风速较大。与国际化的在冬季气候多变条件下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措施相比,我们应该立足国情,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地理分布和实地环境的冰雪运动医疗救援体系,完备相关理论架构、创新技术和精良设备。

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将冰雪运动更多纳入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打造健康中国,助力全民健康。

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如何诠释完美的“体医融合”?

创伤医学与冰雪运动共舞

正如巴赫主席所评价“奥林匹克精神之所以如此闪耀,得益于中国人民搭建了如此出色且安全的奥运舞台。”其中的“安全”离不开冰雪医疗保障团队的工作和贡献。而成绩面前,国人更要有清醒认识,怎么保障常态化的“3亿人上冰雪”的群体运动目标,如何进一步夯实我国冬季运动医学救治和保障体系,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为此,从医学和教育角度,刘鑫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刘鑫裁判解释说,骨外科关节损伤在滑雪之时司空见惯,如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部位的伤情;且头盔保护不好,更容易造成脑外伤。同时,皮肤科的擦伤或冻伤在冰雪运动中也很常见,需要及时处置。如果是关节韧带损伤,中医科的针灸和按摩方法则有助于减轻伤痛。不仅如此,麻醉科、口腔颌面外科、康复医学科、营养科也均能施以援手,为运动员、体育“发烧友”保驾护航。

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下,建议由各省市卫健委和体育局牵头并建设运动创伤医院,以诊治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为主,包括百姓运动中酿成的身体意外伤害;注重多学科交叉与协作,学科涵盖范围包括骨外科、神经外科、康复科、麻醉科、心内科、皮肤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营养科等。一句话概括,打造具有专业优势、专业体系的专科诊治医院,更好地构建针对运动医学的诊疗一体化服务体系,不仅仅着眼于专业运动员,更高的目标是提供后冬奥时代全民上冰雪的运动医疗专业性服务。

刘鑫教授设想:遴选编纂跨学科、跨专业教材,鼓励体育运动高等院校和医学院校交叉融合,开展相关专业试点,制定联合培养方案,补齐复合型人才缺口;坚持技术创新,进一步加速助力冰雪运动相关技术研发,为冰雪运动培育所需硕士、博士等冰雪研究方向的特殊人才,有条件的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开展高层次科研工作,并增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同时,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国家、省市划拨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相关课题和项目的研究;鼓励具有冰雪运动专业知识的医学专业人才参与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冰雪运动医疗保障体系整体研发中来。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学会组织牵头,设立国家级、省市级冰雪运动医学专业协会,吸纳包括高等医学院校、体育研究机构、冰雪运动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开展多学科交叉、跨领域的合作与攻关。

刘鑫建议,定期召开冰雪运动损伤医疗保障相关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更好地了解、把握世界前沿运动医学动态进展和科学认知;同时号召协会群团组织中的冰雪体育工作者及广大医学专家,定期为百姓开展冰雪运动相关知识的科普讲座,普及冰雪运动知识和技能,引导群众健康、安全参与冰雪运动。

继东北特色的冰雪节、冰雪大世界、雪博会等大型盛会纷纷亮相外,全国各地在后冬奥时代也涌现出了大量的室内冰场和滑雪场。

刘鑫裁判建议有效利用这些公共设施,多举办公益性、娱乐性兼具的冰雪“盛宴”,包括家庭娱乐为主题的全民上冰雪活动、全民健身主题的冰雪赛事,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目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评价指出,本届冬奥会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升华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一宏大目标。“哪怕这三亿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决定成为专业的冰雪运动从业者,未来全球冰雪运动也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爽

审核:朱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麻醉科   珍妮   冰雪   冬奥会   裁判   完美   医学   我国   医疗   医院   时代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