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孩子的“一票否决权”-

闲谈孩子的“一票否决权”

孙秉伟

那天在超市,见到一家人围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说呀哄呀的。我探头一看,乐了,原来是小家伙看好了一部小电动车,嚷着要买。这小家伙也就是四五岁的样子,撅着个鼓嘟嘟的小嘴巴,面对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位大人的轮番说教,斩钉截铁就三个字,“就要买”。可怜“思想政治工作”加许愿、加夸奖、最后还加威吓统统无效,孩子就是三个字“就要买”。无可奈何“钱”落去,那就买吧。随即出现得更乐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争着去付款,小家伙笑了,他取得了完胜。

我为孩子的“一票否决权”感慨地苦笑了一下,这种情景绝非个例,毫不夸张地说,当代中国比比皆是。

天下父母为下一代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意笃。对子女精心哺育,科学喂养,百般呵护,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君不见,在当前众多的家庭中,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的核心,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六个人围绕着宝贝蛋。这些宝贝蛋在家中,简直如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样,拥有一票否决权。凡事只要孩子愿意做的,大人不愿意也得愿意;凡事只要孩子不愿意做的,大人愿意也得不愿意。这些被娇生惯养的孩子,从小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要按照他的意志来办,稍有不从,他就会搅得家里“周天寒彻”,没有宁静。

闲谈孩子的“一票否决权”

一伟人曾说过“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无穷无尽的爱,没有原则的爱”。细心揣摩很有道理。古往今来,纨绔子弟少伟男,家贫寒门出孝子,就是佐证。近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沃土,滋润培植起一批“壮苗”,一些人先富了起来。这些富人正在演绎着“富不过三代”的古训。这是因为他们疏于对自己下一代的教育。道德失范,知识匮乏,溺爱过度,使这些“富二代”从小就过着骄奢的生活,以致于他们不思进取,不学无术,慕求享受,不守规矩,为所欲为。多是“绣花枕头”,甚者成为恶少。一些横行乡里、草菅人命、践踏尊严、吃喝嫖赌、为非作歹,最终触犯刑律的被锒铛入狱者、走上不归路者,也绝非鲜见。

记得一个故事,古时一青年死刑者临刑前要求见母亲一面,官府同意,法场上母子抱头大哭。儿子央求吃母亲最后一口奶。母亲坦乳,儿子咬住乳头,狠狠咬下,母亲痛晕。儿子恨恨地说,“都怨你从小娇生惯养我,我才成为恶少,犯下死罪。”

也许这个故事纯属杜撰,可凸显的“慈母多出败子”道理震耳发聩,发人深省。足以引起做父母、为人祖的国人重视。愿这个故事的寓意能被更多的家长理解,并被艺术地“揉”进对下一代的早期教育之中,不再或者较少出现孩子的“一票否决权”。

壹点号浮山书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否决权   浮山   孩子   恶少   娇生惯养   溺爱   小家伙   大人   儿子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