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两个“西苑”-

如今在北京说到“西苑”,一般都指西苑医院和颐和园东门一带。见下图:

北京有两个“西苑”

图中所示为西苑大概范围

这个名称是清朝中期形成的。当时这一带有畅春园、西花园、圆明园以及皇帝的护军营,并位于北京西北部,所以被称为“西苑”。

北京还有一处“西苑”,是紫禁城以西的太液池(含北海、中海、南海)一带。这个西苑从金国时期就有雏形了,比京西北的西苑形成要早很多。

我最近研究了一下这两个西苑,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总得来说,这两个西苑都是皇家的。为了区分方便,本文中把位于京西北的叫做“军营西苑”,把位于紫禁城旁边的叫“皇家西苑”。


一、“军营西苑”

历史上,北京周边的“苑”都是皇帝游玩或打猎的地方。到了清朝,皇帝开始在京西北的御园居住并处理朝政,随着皇帝居住时间越来越长,这些离宫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畅春园是他们中的第一个。

畅春园的前身是明朝的“清华园”,和现在的清华园不是一回事。明朝的清华园是武清侯李伟(万历皇帝的外祖父)兴建的,当时被誉为“京师第一名园”。根据史料推测,该园占地约1200亩。这个清华园在清军进攻北京时被破坏。

《清代三山五园史事编年》 万历初期

武清候李伟于京西北丹棱潸建清华园,方十里,为都下名园第一。

到了清朝,康熙即位后忙于进行政治斗争、平定三藩,感觉比较劳累,想换个环境休息休息,就有了修建园林行宫的想法。

康熙《御制畅春园记》:朕自临御以来,日夕万机,罔自暇逸,久积辛劬,渐以滋疾。偶缘暇时,于兹游憩,酌泉水而甘,顾而赏焉。清风徐引,烦疴乍除,爰稽前朝戚畹武清侯李伟因兹形胜,构为别墅。”

畅春园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清华园废址上开始修建,是清代在北京西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和离宫。畅春园占地约900亩。

《清代三山五园史事编年》 康熙二十三年

《宛平县志》载:明武清侯李国戚园,今上辟而新之为御苑。

此后,畅春园因为环境舒适,功能齐全,成了康熙的最爱,慢慢地取代了北京其他行宫的地位,成为他生活的主要场所。

从1687年康熙第一次居住,直至1722年他病逝于畅春园清溪书屋,36 年间他累计居住 257 次,共约3870 天(张宝章《京西名园纪略》)。平均每年108天。

畅春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一片废墟。只留下两座山门,现在这两座山门在北京大学西门以外。见下图:

北京有两个“西苑”

恩佑寺山门,图片来源:《三山五园旧影》

康熙长居畅春园期间,在其周围为各皇子和宠臣赐了一系列花园,比如西花园,是康熙赐给当时太子居住的地方,曹寅(曹雪芹祖父)监管建造。现在的海淀公园就在西花园的位置上。见下图:

北京有两个“西苑”

康熙四十六年(1767)正月,在畅春园以北开始修建新房。这组新房形成了“镂月开云”建筑群,并被赏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

《清代三山五园史事编年》康熙四十六年(1707)正月

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禎等奏请于畅春园附近建房。谕:畅春园北新建花园以东空地,赏与尔等建房

同年十二月,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是雍正法号。

雍正即位后,在这组建筑群基础上大力扩建,增建设了多处房屋。雍正三年(1725年)时,他首次入驻圆明园。从此他在圆明园度过十几年的帝王生活。到他驾崩之前的这十年,平均每年有二百多天在圆明园呆着。

由于雍正长期入住圆明园,为了保护他,于雍正二年(1724年)在西苑一带设立了圆明园护军营。

《北京志 军事志 军事卷》 圆明园护军营

全称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由圆明园八旗护军营

和圆明园内务府三旗护军营(即三謨包衣营)于雍正二年(1724年)组成。

圆明园护军营平时进行骑、步、射、善扑等技艺训练,掌环园门汛之守卫值班,皇帝驻园、出人则担负警跸。

从清代的《三山五园图》中,可以看到“镂月开云”建筑群组,以及附近的军营。见下图:

北京有两个“西苑”

镂云开月,图片来源:三山五园图

在圆明园周边,八旗营地各自建有校场,以供日常习武操练。八旗集中会操、接受皇帝检阅的大校场,被称为“西苑校场”。看图应该是位于畅春园西北方向。乾隆年间修建的阅武楼在校场旁。见下图:

北京有两个“西苑”

阅武楼,图片来源:三山五园图

此后,西苑校场一带后来经常被用作军事用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畅春园和西花园遗址一带修建了禁卫军兵营。

民国时期的这里有军队驻扎,操场被扩建,称为西苑兵营。西苑兵营1937年被侵华日军占据。日军还在这一代设立过集中营。

建国后,西苑兵营被用于中直机关某部办公区,其东侧的道路被称为“中直路”。 现在这条路就在西苑医院旁边。路东的颐东苑就是中直机关大院。见下图:

北京有两个“西苑”

现在西苑地区基本指中直路、颐和园东门、直机关北墙一带。操场和兵营已经没有了,都是居住区和商业区。只有一些名称留了下来,比如西苑医院社区被称为 “西苑操场 1 号”。

以上就是“军营西苑”地区的大概历史。


二、皇家西苑

这个西苑的历史比“军营西苑”要早,可以追溯到辽代。

“皇家西苑”的位置位于紫禁城以西,主要指琼岛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周边的区域。见下图:

北京有两个“西苑”

最早的时候这个地区有高粱河古道以及一些自然湖泊,景色优美、气候凉爽。辽国时期,契丹人在此地初步修筑了一些宫殿,这里成为少数民族王公贵族避暑的圣地。北海琼岛上还有辽国萧太后梳妆台的传说。

《张太岳集》卷一八《杂著》:“皇城北苑中有广寒殿,瓦甓已坏,榱桷犹存,相传以为辽萧后梳妆楼。”

大定十九年(1179),金世宗完颜雍在此兴建了太宁宫。整个园林布局为传统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模式。这就是后来西苑的雏形。

金国的世宗、章宗等皇帝都非常喜欢在大宁宫一带避暑,处理军国大事,举行庆典等。

到了元朝,湖面被扩大,形成了太液池,又增修了万岁山(即琼华岛)、圆坻等景点。见下图:

北京有两个“西苑”

元大都城皇城内的太液池(侯仁之《论北京旧城的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道士丘处机曾在这里生活过。蒙古太祖十九年(1224 年),成吉思汗将万宁宫琼华岛作为道院赏赐给道士丘处机居住。丘处机还写了诗赞美此处的美景。

《长春真人西游记》

十顷方池闲御园,森森松柏罩清烟。

亭台万事都归梦,花柳三春却属仙。

岛外更 无清绝地,人间惟有广寒天。

深知造物安排定,乞与官民种福田。

对于这个西苑,历史资料很多,就不再细说了。

以上就是北京两个“西苑”的大概历史和概况。


本文作者:城市丛谈(杂谈广论)。禁止转载。

部分参考资料及文献:

《三山五园编年史》何瑜 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三山五园旧影》 刘阳 编著 学苑出版社

《北京志 军事志 军事卷》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北京西苑琼岛历史与景观变迁述略》 周岩 王劲韬 风景园林期刊2014

《说说清华园的历史》孟凡茂 2007

《京西名园纪略》张宝章 人民日报出版社

《明代北京武清侯李氏清华园考略》 贾理

《阅武楼和西苑兵营》陆元

《北京西郊历史文化考》曹寅监修畅春园西花园

搜狐网:明清北京城与南苑、西苑、北苑

绿色北林:我在北林修文物 | 首次复原三山五园盛世图景

网易:西苑:与北京城相伴相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北京   紫禁城   雍正   圆明园   校场   兵营   下图   军营   康熙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