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题记 : 颐和园,首都著名景点,昔日帝王皇家御用园林,今天普通民众游览胜地。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集)主要是重辑一下还是去年七月游览这处胜境的情况。沿走过的主要路线——进东宫门,过仁寿殿,乐寿堂……,沿万寿山前长廊西行(这次因疫情,主景点排云殿院落未开放),过石舫,界湖桥,走上西堤,领略“六桥烟柳”,到十七孔桥,南湖岛,返回东宫门,绕昆明湖一圈,沿途景点美轮美奂,目不暇接。当时拍了,只简单叙述,现再重辑,再发一下。

其(下集)的这次游览路线则是完善一下上次未去的景点,进北宫门,过苏州街,从北面直上万寿山顶,然后西行下山,至石舫返万寿山前,沿长廊西行到中轴线,进排云殿,德辉殿,登上佛香阁,胜景令人流连忘返,返回长廊,经乐寿堂附近北去,到谐趣园,最后返东宫门而出,这样基本大部分主要的景点及地方都去了。

  七月五日一早,乘车来到坐落于北京西北部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游览,虽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但还是看着那些山水相连,别致精美的景色真是流连忘返了。

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称清漪园,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称颐和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候遭英法联军严重破坏后修复重建,后来八国联军入侵,再遭劫难后又修复,一直以江南园林的风格,借助原有的自然山水,造就形成了建筑气势恢宏,富丽堂皇,景色秀丽宜人,山水相依的自然和谐的皇家园林风光。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颐和园东宫门(东门)。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这集的颐和园游览图 (红线,点击放大)。

一般游人去颐和园走东门(东宫门)或者北门(北宫门)较多,各门附近皆有多路公交车到达,北门离地铁很近。

颐和园占地面积290多万平米,分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景区,面积浩瀚,一次游览很难全部逛过来,情趣所在,这一集主要把进东门,走万寿山前,绕昆明湖一周的著名景点游览一下,做一游览概要。

就是初来乍到,看着地图,游览概要,亦不难明白,愿有所向导帮助。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颐和园仁寿殿

现在从进东门说起。不远,迎面来到气势恢宏的仁寿殿,原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早期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为颐和园听政区的主体建筑。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从仁寿殿北侧来到德和园。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德和园,始建于光绪十六年(1891年),历时四年建成,前后四进院落,建筑面积达3900余平方米。其中三层的大戏楼巍峨高耸,是中国古代宫廷戏楼之最,演戏的顾乐殿高大轩敞,陈设华丽,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早期常在此观看,晚清一大批名伶在德和园舞台上唱做技艺得到进一步锤炼和规范,促成了中国古代宫廷戏剧演出的一次高峰的形成。德和国大戏楼成为中国京剧发展与成熟的重要舞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从德和园西行的南侧,来到宜芸馆。

宜芸馆正殿是光绪皇后在园内的寝宫。光绪皇后姓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侄女。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向南前行至玉瀾堂。

玉澜堂正殿,为光绪皇帝执政时期居园时的寝宫。堂内明间设紫檀木嵌沉香的宝座和御案、绘有山水画的玻璃围屏、翠羽掌扇等皇权标志物,是光绪当年批阅奏章、处理政务的地方,西北间为光绪的卧室。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玉澜堂两侧为薄香榭和霞芬室等。

来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当年发生的一段重大的历史片段,戊戌变法了。

  戊戌变法,1898年6月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开始,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当时的皇帝光绪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随着变法逐步谋划,社会政治,经济的变法变革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这伙实际掌握朝纲大权者的强烈抵制与反对,镇压。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彻底剥夺了一切权利,冬季被幽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夏季则被幽禁在玉澜堂。为了惩治和防范光绪,慈禧命人将院中多处通道砌砖墙封死,仅留由人把守的玉澜门一处与外部交通。薄香榭和霞芬室内横砌的两道砖墙,便是当年的遗迹。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颐和园乐寿堂。

原路从德和园往西走,就是乐寿堂等皇家生活居住的区域了,乐寿堂,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改建,成为慈禧在园内的居住之地。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继续西行,来到著名的长廊景区。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长廊。

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后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二百七十三间,全长七百二十八米,呈一蝙蝠翅膀形的曲线形,枋梁上还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彩画一万四千多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依山临水,以排云殿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对称地展开,将分布在万寿山前的建筑连成一气。

这里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非常特色的一道景观。

感慨几句,据说当年慈禧也经常是来长廊消遣,贵人起家的太后,每每用小轿抬着,只是从来不肯下地走路。这个刁钻蛮横,手辣心狠的小脚女人,治人不治国,认人唯我,钻营投机,独断专行,竟然斗败了满腹经纶,大义重托的八大臣,残酷镇压抵制了戊戌变法,叱咤了晚清整个华夏大地,专权腐朽至极,残酷压榨镇压民众,疯狂打击阻碍社会进步改良萌芽,专制独裁统治之下,中国江河日下,社会飘摇,国家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可落后就要挨打,终招致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来,对中国的瓜分欺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民族危机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人民处在水深火热,灾难深重之中,付出了多么沉痛悲惨的代价啊!封建腐朽的社会制度,独裁统治带来的惨痛事实真需要我们深深再三的思考反省。

经过无数革命先驱的前仆后继的反抗与牺牲,在党的领导下,历经百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现在中国人民受封建官僚,帝国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封建统治者的做为早已受到人民的唾弃,慈禧想不到的是,她昔日横行腐化的地方成了人民自主游览的乐园。

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华复兴的梦想从来没有像今天离现实这么近,彻底洗却昔日屈辱,成就中华复兴,就在前面不远,历史的重任鲜明的落在了当前这代人的身上,有人说的深刻,这个世界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这个历史节点,难道不正是需要每个意识到自己责任的国人尽力而担负前行吗?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正在逛着,天却突然下起了大雨,长长的游廊里躲满了游人。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沿长廊来到其中部,这是云辉玉宇牌坊。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排云门。 

颐和园的主体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万寿山最早称为瓮山,现在还是多有提起 ,景区以长廊中部的南北轴线为对称,轴线上以长廊的云辉玉宇牌楼为起点,依次向山上排列,拾级而上,直到山顶,分别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建筑宏伟大气,巍峨壮观 (这里其院落因疫情未开放,准备在下集对这部分再详细讲一下)。紧邻万寿山南部就是昆明湖,面积4350亩,占全园面积的大部分,湖水荡漾,波光粼粼,风大之时,小小波浪拍岸,水天相连,一望无垠,湖中游船穿梭,岸边桃柳排行。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继续西行,到石舫,又名清晏舫。

  石舫建于清乾隆二十年,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雕砌的船,上面建有二层舱楼,雕梁画柱,成白色西式建筑。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荇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亭于光绪年间重建。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由昆明湖远眺万寿山。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界湖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亭毁于一八六 年英法联军之劫,后修复,因处于内外湖的分界处而得名。

  再往前走,这里是万寿山的西部了,向西过界湖桥折返向南即是往昆明湖西堤的路了。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上图:玉带桥,汉白玉石砌成,宛如玉带。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上图 : 练桥。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上图, 豳风桥。

走上西提,一路桃柳排排,路上建有六座石桥,样式各不相同,依次为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远远望去,形成“六桥烟柳”的美景。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十七孔桥。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廓如亭。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铜牛。

沿着西堤,从湖的南侧绕过来到颐和园东部,最有名气的十七孔桥即在眼前,像一道彩虹飞跨湖面,每当夕阳西下,形成别样的夕照美景,桥的西侧,连着湖中小岛——南湖岛。

桥的东端的南边是八角重檐的廓如亭,北边是著名的鎮水铜牛,清弘历年间铸造,弘历皇帝亲自撰写铭文“金牛铭”,其文为“夏禹治水,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至于刚戊,象取厚坤,……”,铸于牛背之上,其铸造技术精湛,直逼当今的有色金属精密铸造技术水平。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由南湖岛北望万寿山。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过十七孔桥,到南湖岛,昆明湖分为南湖和西湖,西堤为界,这边为南湖,故称南湖岛,高处几重庭园楼阁——龙王庙,鉴远堂,月波楼等。俯瞰北望,与万寿山遥相呼应,有大型游船来往直通山前,站在高处,微风习习,让人感到好不惬意。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昆明湖边小憩。

颐和园游览情趣(上),精美景色与悠久历史的诉说融合

返回十七孔桥,继续前走,最后又到了来时的东门区域了 。

这一圈走走停停下来,从中午到下午四点多,也有十几里地吧。

因为游览路线及时间关系,还有诸多景点未去,请看下集。

朝阳安华 宇东

20.6.22编发. 22.3重辑.

(注 : 文中的历史年代考证出自游览所在地的标牌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颐和园   昆明湖   仁寿   英法   光绪   西行   南湖   东门   戊戌变法   长廊   悠久   景色   情趣   精美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