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古迹丨细雨流光中,探访那些历史上的燕京名园-

本文改写自《北京私家园林志》,原著作者贾珺。

提到中国古典园林,北京、河北的皇家园林往往与苏州、上海等地的私家园林相提并论,成为古典园林的两种经典。然而少有人了解的是,北京不只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也有渊源传统,在元、明、清均曾出现高潮。这些私家园林在历史的更迭当中,多数已难觅踪影;也有一些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如今名园的前身,而更多的,则伴随着园主一起留在了浩瀚史实当中。

虽然多数私家园林已不可追,但园林聚集之处往往正是北京城风光最好的地方,如什刹海、积水潭、西山等,园林以自然为借景,自然又以园林为点缀,共同构成如诗如画的风景,勾勒出北京城千百年的风仪与气韵,一直延续至今。

京城古迹丨细雨流光中,探访那些历史上的燕京名园

北海五龙亭(图片来源:unsplash,zhang kaiyv/摄)

01、始于燕蓟,盛于明清

北京建城,肇始于周初的蓟、燕,素为北方重镇,一直是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之区。在历史上,文化、经济发达的地区向来重视园林修建,北京的园林可以称得上是北方园林的风格代表

早在战国时期,燕昭王即在蓟城建造离宫,为北京园林有史记载之始。隋改幽州为涿郡,建有行宫;唐复改为幽州,历任督帅、节度使常常在此建有府园、别墅,已基本近似于私家园林性质。到了金代,隐士王郁曾经在中都北郊修建钓鱼台别业,此后一直是北京一大名胜。

元世祖忽必烈登上汗位后,在金中都的东北部建造新城,因游牧民族向来“逐水草而居”,所以元代宫殿环绕太液池布置。皇城环绕太液池三海,城内私园则以什刹海海子为最佳选址。

京城古迹丨细雨流光中,探访那些历史上的燕京名园

元大都平面图(图片来源:《北京私家园林志》,贾珺/著)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大量官员随之北上,并在京城安家落户。开始时明王朝推崇节俭,私家园林的修建也颇为节制;到了万历年间,造园之风日渐大盛,以西郊海淀地区和什刹海周围为最多。

明代北京的私家园林建设已经蔚为大观,民国学者傅芸子先生总结为“旧京园林,盛于朱明”。明北京私家园林里最著名的,一个是米万钟勺园,另一个则是武清侯李氏清华园

勺园和清华园比邻,均位于海淀地区,但风格颇有差异。勺园是文人园林的代表,欣赏雅致幽远的意境; 清华园则充分反映了豪门园林的风尚,追求富丽恢弘的气度。明代京城名园从风格上大致就可以分为这两大类,此后这一传统也一直延续到清代私家园林的造园风格当中。

02、明代园林:勺园雅丽,清华恢弘

勺园旧址位于北京大学之中,是明代文人米万钟的郊园。米万钟,宛平县人,曾在全国南北不同地方任职,游历山水、心有丘壑,又擅长书法,曾与大书法家董其昌齐名。其人为官颇为清正,曾因得罪权奸魏忠贤而遭弹劾贬斥。

勺园在当时是京师游览胜地,留有诗词记叙众多,在如今的学术界一直备受关注。关于勺园的考证已有众多学者研究,在此我们可以从当时人的文字中略作想象。

北淀有园一区,水曹郎米仲诏新筑也。取海淀一勺之意,署之曰‘勺’。又署之曰‘风烟里’。中有市景日色空天,曰太乙叶,曰松坨,曰翠葆榭,曰林于澨,种种会心,品题不尽。都人士啧啧称米家园,从而游者趾相错。……勺园林水纾环,虚明敞豁。游者或醉香以擘荷,或取荫以憩竹,或啸松垞,或弄鱼舠,或盟鸥订鹤,或品石看云,真倏然有濠濮间想。

——《长安客话》

明季动乱,勺园渐废。清康熙年间,在勺园旧址建亲王郊园,嘉庆年间改为“集贤园”,供六部官员居住。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集贤园被毁,又于1925年售与燕京大学,成为校址的一部分。勺园遗址位于今天的北京大学西侧门以南区域,建有勺园大楼和仿古亭廊,并有荷塘翠柳可赏。昔日遗迹所存无几,然而关于勺园的书画记载繁多,我们依然可以从中遥想勺园胜景。

京城古迹丨细雨流光中,探访那些历史上的燕京名园

《勺园祓禊图》图卷局部,吴彬/绘

明代李氏清华园建于万历年间,是北京最著名的一座豪门园林,亦有“京城第一名园”之誉。时人游清华园后,题诗作文不计其数,我们可以从中略略窥探其中风采。

沜而西,广可舟矣,武清侯李皇亲园之。方十里,正中挹海堂。堂北亭,置‘清雅’二字,明肃太后手书也。亭一望牡丹,石间之,芍药间之,濒于水则已。飞桥而汀,桥下金鲫,长者五尺,锦片片花影中,惊则火流,饵则霞起。汀而北,一望又荷蕖,望尽而山,剑锥螺矗,巧诡于山,假山也。维假山,则又自然真山也。山水之际,高楼斯起,楼之上斯台,平看香山,俯看玉泉,两高斯亲,峙若承睫。园中水程十数里,舟莫或不达,屿石百座,槛莫或不周。灵壁、太湖、锦川百计,乔木千计,竹万计,花亿万计,阴莫或不接。

——《帝京景物略》

同为明代“京城第一名园”,清华园与勺园在命运上也颇为相似。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时局动荡,李氏出售清华园,后逐渐颓败。到了清康熙中叶,在清华园旧址营建了清代第一座离宫御园畅春园,而畅春园又于咸丰十年被毁,古迹无存,如今旧址位于北京大学宿舍区范围之中。

03、清代园林:师法江南,蔚为“大观”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覆灭,京城名园大多毁残凋敝,皇家主要力气花在修复明代宫殿、坛庙等,私家园林也少有营建记载。到康熙中期,经济逐渐复苏,康熙开始在西郊陆续兴建香山行宫和静明园,还在清华园旧址上修建畅春园作为园居听政之所,兴起了清代皇家园林的第一次修建高潮,与此同时,北京私家园林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

康熙年间最有名的私家园林当属大学士、太傅明珠的宅园,此园依临什刹海,可以远眺皇城和景山,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自幼在这里起居,留下了许多诗文记述,后世学者认为纳兰文集《渌水亭杂识》中的渌水亭极有可能就位于这处宅园当中。后来,这里成为成亲王永瑆的府邸,并随着永瑆后人品级的降低渐次改为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赐醇亲王,成为溥仪潜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醇亲王府作为政府、学校办公所用,部分花园在1963年作为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的居所。而今,这片京华故园以宋庆龄故居之名向世人开放。

京城古迹丨细雨流光中,探访那些历史上的燕京名园

庆龄故居(图片来源:摄图网)

让我们的目光再回到康熙年间。自畅春园建成以后,康熙长期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因此许多大臣便在周边兴建了宅园,皇室成员则许多获得了附近的赐园,这些园林与皇家园林一起,形成了京西海淀一带独特的园林景观群体,而海淀也成为清代私家园林最集中的区域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皇子允祉奏请在畅春园东面修建熙春园作为自己的府园,并于同年冬季完工。雍正八年(1730年)允祉获罪,熙春园被抄没入官,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熙春园成为圆明园四座附园之一,又称东园。道光二年(1822年),熙春园被分为东西两园,分赐两位皇子,其中西园更名“春泽园”,东园更名“涵德园”。咸丰元年(1850年),咸丰帝改“涵德园”为“清华园”,由于地处东偏,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时,清华园得以幸免于难,并于宣统元年(1909年)在园址上兴建校舍,取名“清华学堂”,后来又扩充近春园旧址,逐渐成为今天清华大学校园面貌。

京城古迹丨细雨流光中,探访那些历史上的燕京名园

荷塘(图片来源:unsplash,sq he/摄)

到了乾隆年间,出于这位皇帝对于江南园林的特殊喜好,写仿江南园林之风大盛,从皇家院囿到私家庭园无不效仿,掀起了新的园林热潮。以雍正十七弟果亲王允礼的府园为例,他的府园位于草厂胡同,名为“承泽园”,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其中以池中岛屿模仿镇江金山,称“小金山”,以假山模仿南京燕子矶,称“烟雨矶”,是写仿江南名胜的重要实例。

乾隆年间问世的《红楼梦》中曾经对园林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一般学者多认为其中的大观园融合了皇家园林和南北方私家园林的许多景物为原型,其布局、建筑、山水以及生活情态形象地反映了清代北京王公贵族府园的一些特点,故而清代以来北京什刹海的明珠府园、恭王府园和西郊礼王园都曾经被传说是大观园的真实所在。

京城古迹丨细雨流光中,探访那些历史上的燕京名园

中国园林博物馆中的古典园林景观(图片来源:unsplash,zhang kaiyv/摄)

04、多少楼台烟雨中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清朝国势渐衰,关于私家园林的记载也较少。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同遭大劫,尤其是西郊诸园,与圆明园、清漪园、畅春园等御苑一起遭到极大破坏,元气大伤。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京师名园随之再遭重创,已不可复振。清末最后十几年中极少有新园出现,惟有大学士、军机大臣那桐于光绪末年在东城金鱼胡同营造那家花同,以台榭富丽、山水清雅而著称,格局与普通内城宅园有所不同,成为清代最后一座私家名园。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北京园林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圆明园遭到更为惨重的破坏,一些曾经兼有公共景区性质且繁盛一时的寺观园林因缺乏维修趋于残旧,而对于散布全城内外的私家宅园来说,也同样面临着社会变迁的考验。

同时,自民国开始,现代城市的公共园林也逐渐出现,一些皇家园林如北海、景山等陆续开放,成为市民可以随意出入的场所,同时城内出现了不少利用旧坛庙或空地所辟的市民公园,如中央公园(社稷坛)、天坛公园等,向着我们所习以为常的现代公园迈出了最初的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京城   名园   咸丰   燕京   圆明园   旧址   古迹   明代   流光   清代   北京   细雨   皇家   园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