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十大“罪恶”排行榜 看看你占了几条-

1、体罚

一直以为打孩子的家长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前段时间接小孩儿放学,路上还真遇到了打孩子的家长。小男孩儿当时哭得撕心裂肺的,妈妈边走边揍,面红耳赤的不知道孩子究竟犯了多大错?


体罚并没有任何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孩子心理上的怨恨和敌意,长大了青春期的叛逆也许会更严重。


本来体罚就已经很伤孩子的自尊了,再加上当街打骂,这对孩子来说是双重打击。不但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一定程度上也在磨灭一个孩子的信心。


所以,作为父母如果真的逼不得已,请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打骂除了发泄自己无处安放的愤怒,别的一无是处。当然正确的教育包括,合适的时机和环境,当众打骂百害而无一利。


2、恐吓

简单解释下就是孩子在父母的恐吓下,心不甘情不愿的顺从。常用的句式包括:你在……我就……,你必须……否则……


以上句式如果经常再用,那就需要调整了,这种恐吓通常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会起到一点点作用。

但是,某一天当孩子知识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不平等的状态会反向倾斜,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回馈家长。


3、吼叫

吼叫是父母面对孩子当前的表现无计可施的反应,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宣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吼叫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父母十大“罪恶”排行榜 看看你占了几条

4、父母经常发出指令

父母经常发出指令,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或者一连串事情,而这并非出自孩子本意,而这一切都是父母为孩子安排的。


这样做的弊端就是孩子会缺乏动力,对做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缺乏主观能动性。因为他们的背后有事事都安排的条例清晰的父母。


所以,比起孩子的无章法更要命的是父母安排好的一切。


5、唠叨

不夸张地说每个家庭都不缺唠叨的家长,要么家中有人擅长唠叨,要么某个时段有个人特别唠叨。但唠叨并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这个就需要家长自我修炼了,当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可以选择跑跑步、去K歌或者其他的能让你宣泄情绪的活动都可以。


切忌唠叨孩子,一时的痛快只会损害孩子仅有的信心。


6、空洞说教

好了,其他的方式我都不用,说教总对吧。以前我就是这么做的,后来发现当我说教的时候,小朋友点头跟捣蒜一样,本以为小有成果,但后来发现孩子频频在一个问题上出错。


跟孩子细聊才发现,你说的道理她根本就不懂,只是为了缓解当时的那种说教氛围,而不得已点头做回应。后来才发现重复犯错问题并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知我的说教方式。


幼儿园的孩子的认知和成人的认知是有差异的,简单的是非他们能明白,但有一些确实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比如我总认为我家孩子特别的磨叽,做事拖拖拉拉,我跟她讲了很多道理,关于时间的。有一天跳绳我给她按照一分钟计时,她总问我到一分钟了没。后来我才发现,时间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孩子的思维都是具象的,或者说是最初认识世界都是图像化的,我拿一个苹果到她面前告诉她苹果,她才知道这是苹果。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简单的道理,对孩子来说依然很抽象。家长应该做的是想办法如何将这种抽象逻辑,用形象化的事物或者图像展示给孩子,让她真正理解。

父母十大“罪恶”排行榜 看看你占了几条

7、迁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于迁怒我很有发言权,我算是急脾气,有时候碰到急事儿,就会有一种看啥啥不顺的情绪。


偶尔也会迁怒于孩子,比如平时小朋友放学粘着我的时候,我们会有说有笑。当我碰到难以解决的事儿的时候,就是另外一种态度,我会一改往日微笑严肃地对她说:“放学没事儿是吧,能看会儿书画会儿画不”。


以前看到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以为公司高管清早迟到了,进办公室就把秘书骂了;秘书去前台拿快递又把前台给狠批一通;接着前台把扫地阿姨没头没脑地说一顿;扫地阿姨也没地儿撒气回家冲看电视的儿子一通发火;儿子进屋写作业时愤怒之下一脚踢飞了趴在门口睡觉的猫。


所以负面情绪是会传染的,迁怒只会让更多的人牵扯到负面情绪中。人生海海,处处都是修行道场。为了自己、为了他人、更为了自己的下一代,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很重要。


8、羞辱和嘲笑

知乎上看到一个高赞回答,大概是说成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小事开始不断鼓励,就会有大成就的延续。


所以相反地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法就是不断的羞辱和嘲笑。


9、圈套

父母设的圈套有时候真的是防不胜防。孩子犯错误,家长明知故问,等孩子为脱困而撒谎,父母便开始当面戳穿,并严加指责。


这种方式表面看家长是在建立威信,实则在酿造陈年的亲子沟通问题,时间久了,亲子关系将进一步恶化。

父母十大“罪恶”排行榜 看看你占了几条

10、加重罪恶感

常用句式类似于“我为你当牛做马,可你……”,“家里什么事儿都不让你操心,你看看你这成绩……”。


还有很多这样的言语,父母不是卖惨、卖辛苦就是彰显各种人道主义关怀,以唤起孩子的自责和罪恶感。


这样的成长环境,只会让孩子感到不安、紧张、自责,从而产生自卑,过分依赖等心理问题。导致孩子无法建立健全开朗的人格。


以上父母十大“恶行”您占了几条,或者您希望获得哪方面的改进,欢迎留言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父母   句式   前台   抽象   罪恶   认知   事儿   情绪   家长   排行榜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