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交加中,一个人的大五台朝圣之旅-

  

------如果我不是死在朝拜的路上,那么一定是在朝拜的路上死去。

有时候突发奇想或者突如其来的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好事!

二月末的寒风依旧冷冽。

到了北京的地界才知道祖国的心脏上长了多少杂草,一望无际的人海里,我不知道要去寻找什么,因为好像我没失去什么,又好像失去了什么。

人生四十,就好像各种比赛的赛程过半,一切都好像定型了下来,按部就班中透着许多冷漠,繁琐的生活却不停的在透支你生命的热度。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忙完了工作,才发现居然很顺利,于是动了去大五台转转的念头。其实念头在刚出发的时候就有了,只不过有些犹豫。

后来的一切就像为了这句话找一个验证------犹豫的事情总有犹豫的道理。

带了一双旅游鞋,一套普通的冲锋衣裤,心想我这次不穿越,就是去溜达溜达。

想象都是很美好,现实都是很骨感。

乱七八糟背了个小包,在飞机场就一切开始不顺,安检过了一遍又一遍,负责监控的帅哥一口认定我的包里有个打火机,于是掏出所有东西,再来一遍。鞋子脱了,腰带解了,就差没扒光了,折腾了半天,还是没找到。

好像一个什么班长之类的过来,候着,老爷们去看看监控。于是乎,百无聊赖的等着,辛亏没等到飞机起飞,安检的人员出来了,跟我说了声对不起,却原来是有个其他人的包跟我放的很近,把那个人找出来,我才最终洗脱了嫌疑。

我其实心情没受多大影响。到了这个年纪,突然有一天产生了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王霸之气。可这口气绝不是那种超脱物外的坦然,而只是被现实磨砺到骨头的那种深深的漠然。

坐上飞机,到了时间,居然不飞!

原来一切的迟疑都有了预兆,只是有很多时候我们不去想,或装作不知罢了,强制自己进入熟悉的麻痹程序。

延迟了足有二十多分钟,想想还是应该乐观的,据说北京下了不小的雪,也有航班已经停飞了,能走就已经很好了,延迟点又有什么关系?

人就是如此,如果知道了还有比自己更悲催的倒霉蛋,那么自己的那点小伤痛就比较好熬了。

一路无话。

到了北京,快11:30了,赶紧去酒店吧。出租车又没有,都说下雪是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怎么到了首都却变成了2017年的第一场雪却等不来末班的出租汽车?整整一个多小时,排着有史以来最长的队,在寒风中,瑟瑟的抖着自己并不太健康的小心脏。

车终于还是等到了。就像很多事一样,如果你不知道该做还是不该做,那么就等待吧,或许等到最后,依然不是个好结果,可也没有到最坏的光景。

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到了酒店已经是下半夜了,搂着枕头倒头就睡,上了岁数就是熬不起。

其实爬山这么多年,有太多想去但没去的地方。大五台算想去的次数比较多,但最终都没去的地方之一。

想去,是因为那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文殊菩萨恰好是我的守护佛。而没去,则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东台上一副对联,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后来不知哪位有才人又添花加叶,“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月挂西峰,花发南山雪霁北颠,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晚罄清澈,香烟缭绕圣幡蹁跹。”

想想无论是做人还是修佛,人生里都有些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别总想着你的船要一帆风顺,那样即使到了终点,又会有多大意思?

苦难才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我们都在断断续续的苦难中成长成熟,或许有一天会看透看破,不过这都没什么,一切都会化成空中楼阁。得到得不到,得到了又失去,争来争去,一切都是空的。

直到买了去大五台的火车票,才从恍惚里解脱,原来我的大五台之行真的就那么突然而又必然的成行了。

到了五台山火车站,已经是晚上11:40左右了,赶紧找了家旅店歇息。还好这次找店,没出什么幺蛾子。一觉睡到8点多,赶紧起来洗漱,退房吃饭。这些个啰里啰嗦做完了,也快九点半了。

人生无处不修行,每一件你不能割舍的小事,都是前世这世的劫。

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这具孱弱的肉身,只为了多活些时日,多活些时日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享受富贵荣华,还是为了那些痛苦和苦难?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最终也不能准确的明白,我们做的那些有用没用的有什么意义。

但人就是这样,如果能够苟活,谁愿意挨那一刀子?

在吃刀削面的时候,有个师傅拿了张门票问我,去不去五台山?问清多钱,要两百大洋,觉得太贵,师傅又问便宜二十去不?这丫的,就便宜这么点?走吧!一堆价高的理由,大雪封山,山高路滑,反正就是让你心甘情愿的掏银子。

车到山脚,一个横杆明晃晃的拦住去路,走不了了,雪太大,车进山不放行。司机说有办法,拿了盒烟去沟通去了,一等就是一个小时,期间不知什么关系的车放了几台。司机回来了,坏消息,可能关系不硬,可能嫌礼太轻,依然不放行。

这就是现实中的世界,你想进入围城,围城却没有缺口,你想打开个缺口,却发现门都没有。

最后,弄了个变通的法子,司机神通广大的找了个里面村子的车。终于继续上路,开始的路面还好,但是越往里走路上的雪越大。车子在盘山道上时快时慢,还不停的打滑,心里不知道念没念阿弥陀佛,但还算一路顺利,到达鸿门岩。

五台山供奉是:五方文殊菩萨,东台顶聪明文殊、南台顶智慧文殊、西台顶狮子吼文殊、北台顶无垢文殊、中台顶儒童文殊,都已成佛。

鸿门岩虽然和鸿门宴只一字之差,但细想想,似乎有些相通的东西。

鸿门一去深如海,仙雾渺渺路遥遥。这个世界上有些事,你只能想想或者看看,却没有办法参与其中,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时机未到,而只是你自己的时运不佳,你的能力还有才气不足以让你撑起你的欲望和野心。

既然踏入鸿门,不管里面是妖魔鬼怪也好,是高僧仙人也罢,你就算是硬着头皮来的,也必须得硬着头皮把你该走的路走完。

鸿门岩一路向上,即是东台。

从迈开我五台漫步的第一步开始,已经快接近12:00了,不管如何,成功的开始总是始于足下,始于你的第一步。

一路蜿蜒向上,有平整的车道直达,不过比较绕远,我选择那些不太明显的小路。

刺目且温暖的阳光让我放下了一直的谨慎和警惕,就是刺骨的寒风还不时的在我的身上肆虐着。山上基本看不到太高大的树,扑面而来的都是高原的感觉,踩在脚下干枯的草甸上,体会着深一脚浅一脚的无奈。

虽然入目的都是一片雪白,但脚下却并没有多少雪,对于我这样骨灰级爬山爱好者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挑战,虽然近几年处于半退隐状态,但前几年积攒的功底还在。

就这样行行走走,东台的牌楼隐约可见,东台望海寺,这名字真是有够奇怪,难道在东台顶能望见大海?

东台海拔两千九百九十六米,据《清凉山志》记载 「蒸云寝壑,爽气澄秋,东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亦见沧瀛诸州,因以为名。」却原来是“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心中有大海,不管是白云苍狗,还是明霞云蔚,心若成海,眼中所见具是虚妄。

东台的日出这次是赶不上了,但四下群山峥嵘,棱角分明,沟壑蜿蜒,虽不高大险峻,但却如汪洋大海,勾勒出心内天地的安详与宁静。

在每一个庙里都虔心的拜了拜,不为祈福,不为求财,只想求一线机缘,可以斩去满身的恶果与业障,也顺道斩去满身的烦恼与愁闷。可求佛的人太多,智慧如文殊菩萨也一定公务繁忙,未必有空听到我这一渺小人物的喃喃自语。

拜完菩萨,才发现一个重大问题,腹内空空、饥肠辘辘,怎么有余力走完余下的北台中台?

寺庙前方广场上,有僧人在除雪,上前道了声阿弥陀佛,问还没有斋饭可以施舍。那个僧人虽不慈眉善目,却一定佛法高深,现在已经12:30了,早过了斋饭时间。没办法,谁叫自己出发时没做足功课,身上除了几件破衣烂衫,连一点果腹的东西都没有。当没有东西吃的时候,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忍着。

继续往下面的寺庙里转转,东台上的寺庙很有趣,依山形而建,却高低跌宕、起落有致,仿佛一座小型的迷宫,能勾起你探索的欲望。直到把最南面那座龙王庙也鉴定完毕,就到了跟望海寺告别的时候了。

走的时候又路过了广场,正在行走的时候,突然听到刚才问话的师傅说,中午还有剩下的馍馍,你要不拿几个充饥吧!这仿佛最普通的语言对我来说仿佛就如天籁佛音。

人们只有在最苦难的时候,才能对那些哪怕最微小的帮助也会感激涕零。

反正我是直接把那师傅当成了菩萨的化身,解救我于危难之中、困苦之时。跟着做饭的师傅来到佛堂,掀开蒸笼,师傅说你拿吧,我使使劲拿了三个馍,满眼的感激虽然没化成涛涛泪水,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拿着馍,来到最高大的那座寺庙里,干巴巴的馍馍,却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吃下两个,剩的一个小心翼翼的包在纸里。

这是我野外行走这么多年的习惯与经验,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在不明情况的明天,留下一点可以继续行走的希望。这个馍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防备你一旦弹尽粮绝、山穷水尽时,给你可以继续的勇气与力量。

走之前,往功德箱里投了一点钱,五台山的僧人大多清贫,虽然捐出的只是杯水车薪,但好歹也要表示一下拿人手短的心意。

一路下到鸿门岩,只在一块写着“忍”字的石头前立足拍照,原因是这个“忍”字勾起了内心的一点点触动,刀刃插在心口上,就像这个被刀刃雕刻的石头,没有挨过千刀万剐,谁也别说立地成佛。

谁都有成佛的念头,但很少有人能忍受成佛的煎熬,这一个“忍”字就使得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忍别人不能忍,忍自己不能忍,忍仙佛不能忍,最后尚需一点机缘,方能舍身成佛。

鸿门岩还是人迹罕至,鸿飞渺渺。

看了下牌子上指认的方向,不再犹豫,顺着北台的方向继续向前。

路上被风吹起好多雪岗,脚下又是一双普通的旅游鞋,根本不敢在深雪中走,户外的经验告诉我,保持脚部的干爽和健康,是行走野外的重中之重。于是,只能不断的绕行,遇到实在过不去的雪岗,就尽快脱离。

四下无人,周围是冷的雪和冻的土,空气中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天空澄澈而蔚蓝,心忽然就静了下来,脚步依然在机械的往前走,但心却恍惚间不知飘到了哪里。

五台有山,山名清凉山。

此山不知存在几千几万年,好多人从此山走过,后来山上有了路,有了庙宇,也有了传说。是不是大智如文殊菩萨在成佛前也曾在山上艰苦的跋涉过,也曾在各个台的巅峰驻足过?

自己内心的荒寂和孤苦,和此山比起来,就好像小巫遇到了大巫。

我们在自己狭小的内心里无限放大自己的感触,其实在人群里,不过如米粒一样黯淡无光;五台在天地间也不过如一栗,但却是最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的存在。

行走虽然孤独,但却能产生安谧的力量,这种力量支撑着你,在前行中,伸出冰冷的手,拍些寂寞的影。

看着银装素裹的山峦起伏不定,有的嶙峋有的巍峨,有的走如龙蛇,有的卧似虎豹;看着冷冽的风在雪地上肆虐的走笔,勾勒出似狂妄似诡异的种种图案;看蜿蜒的路崎岖坎坷,不知道尽头,不知道方向,只留下一路的迷茫和沧桑。

不知不觉走到华严塔,饶塔三周,此生在路上,不为遇见,不为祈祷,但为内心安详。

进入塔边一小寺院,庙门高锁,不见人踪,后来在知客堂遇到一位可能是唯一的一位师傅。打听一下北台的方向,知道无误后告辞继续前行。

地势越走越高,风也越来越大,刮在脸上,有种透骨的冰凉。往后一看,东台已遥不可及;往前一望,北台依旧遥不可期。

人生也同样如此,走过一程,无论前后,都成了遥远的他乡,都成了过不去的怅惘。

心中既已有路三千,此一程,无论风雨,又岂能阻隔奔向远方的脚步?风写在脸上的冰冷,又岂能阻隔内心燃起的熊熊烈火?就算倒下,也要倒在路上,成为一截枯骨,铺成一段前路,化解内心的躁动和虚妄。

就这样走到了北台,此时已是下午3点多,北台是所有五台中最高的峰,而此时的风也仿佛能卷起北地的牛羊,疾风能知劲草,单衣薄衫就什么都不会知道了,因为已经被冻得麻木了。简单的向北台行了个注目礼,就匆忙往山下狂奔,说是狂奔,其实只能算是心内的想法,其实走如蜗牛,风实在是太大了,根本走不快。

北台供奉的是无垢文殊,实在是应该拜一拜的,因为这与我所求的内心净洁,无垢无尘比较一致。

但肆虐的狂风扯远了我的脚步,人生大都如此,你娶了的那个未必是你最喜欢的,你正在做的未必是你想要做的。

我们都是在挣扎后选择了妥协,在自认为抗争后留下些遗憾。还好,我们都是很会安慰自己的动物,总要留些遗憾给下一次,可有的下一次,已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虽然走的不快,但好在是一路下降,有时候必须侧着身走,因为那风刮在脸上,就像用冷的刀在切割。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反而雪很少了,风有时就是最好的天然除雪机。

走了一程,突见前方出现了建筑,以为到了中台,正想找个人问问,一个穿着棉袄的师傅恰巧走出来,他冷冷的目光仿佛北台上的冰雪。

于是得知,这只是澡浴池,离中台还有些距离。匆匆告辞后,终于想明白了,这人一定以为这个天走五台,不是个神经就是个病人,统称神经病人。

继续走吧,还好一直都有路,就算没了路,你不得也要走下去吗?

这个世界上享受的在天堂,折磨的在地狱,中间的都在挣扎!

你还能挣扎,说明你还没有放弃,放弃虽然容易,但谁都知道放弃的后果是什么,谁也不愿意承担那种后果可能带来的更多的痛苦。

走着走着,前方发现了一辆越野车和一辆推土机,原来大雪被风吹到这里形成了雪岗,车根本没法过去。我方一靠近,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原来是越野车的司机让推土机停下,让我先过去。心下不禁大为感激,其实我更想让他们把路打通,让我坐个顺风车。

人大概都是如此!说的好听点,是永不满足;说的不好听点,是欲壑难填。到最后,埋葬我们的不是坟墓,而是欲望。

过了雪岗,又是一个雪岗,此处风虽然小了些,但非常的耗费体力,又一直在向上爬升。

只觉得两腿灌铅,越来越疲惫,或许走到走不动时,就随便找个山窝一趴,与大山彻底融为一体。

从此,心在山里,山在心里。

想是这么想的,路还是要走下去。

有时候折磨你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

中台就在你视线的前方,但你偏偏走了半天也摸不到他的门槛。太阳马上就落山了,身体面临着失温的可能,虽然想加快点脚步,但身体已经明显有些不太听我的指挥了。有些地方明明可以直切,但因为太过陡峭,为了节省体力,只好沿着路一步步的挨着。

无论多深的苦难,终有到头的时候;无论多远的路,终有到达终点的时候。

中台这时对于我,就像一个在外漂泊的浪子,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然此时,两腿酸痛无比,手指已经麻木,身体虽然没倒下,但终觉得有些瑟瑟的抖。

中台上一片寂静,四下仿佛好久没有人迹,庙门都高挂着铜锁,这下就算有跪拜之心,也不能成行了。摸到了一个被大风吹开的门,走进去像是个锅炉房,再往内,是长长的黑黑的走廊,虽然是佛门圣地,却突然有些静的吓人。

开了好几个门,都没有人,但却听到了念经的梵唱。在打开一扇门后,终于见到亲人了,几个大和尚好像正在做功课,没人搭理我,赶忙到了歉,关上门。又找了找,终于找到了个好地方,一个火红的炉膛,虽然不时的冒出些黑烟刺鼻,但就好像久渴的人遇到了池塘,还哪管什么干净刺鼻,连忙坐下来,脱了鞋袜,在火边慢慢的烤着恢复体温。

不时,进来一个人,要按古时的说法应该是火工头陀。跟他简单的闲聊几句,说明要在此挂单,他说一会师傅们下课后会给我安排,就自去了。

晚上吃了一大碗斋面,躺在有暖气的房间里,却怎么也睡不着。外面的月光明晃晃的照着,耳边隐隐约约有梵唱的佛音,天地间的一切好像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我也终于在此时,有些明白了朝台的真正意义。心地若洁,何方都是净土;只有放下,才能领悟至高妙义。

我们忍着饥苦,折磨着自己的肉身,来到这一片让灵魂清凉之地,是为了什么?

懂就是懂了,何必说?

何必问?

何必求?

也不知在什么时候昏睡过去,只剩下月光,照着无边的清凉------


风雪交加中,一个人的大五台朝圣之旅


风雪交加中,一个人的大五台朝圣之旅


风雪交加中,一个人的大五台朝圣之旅


风雪交加中,一个人的大五台朝圣之旅


风雪交加中,一个人的大五台朝圣之旅


风雪交加中,一个人的大五台朝圣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鸿门   东台   风雪交加   文殊   寺庙   菩萨   苦难   师傅   内心   路上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