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疯狂涨价真的是在“趁火打劫、割韭菜”吗?-

汽车疯狂涨价真的是在“趁火打劫、割韭菜”吗?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汽车的价格都和老百姓的收入以及整个社会的物价发展背道而驰。


近十年物价翻了多少倍,人们的工资收入翻了多少倍,可是汽车的价格却在不断走低。一方面是随着规模效应的体现,制造汽车的成本下降了,另一方面是竞争的加剧令车企不得不经常采取降价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销量,毕竟很多车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


低价竞争对于老百姓非常有利(我非常欢迎),因为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心仪的汽车,但是对于一家车企的发展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没有利润的支撑何来技术研发,何来进步,况且现在投资人和广大韭菜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花的。


部分车企既想多卖车又想尽可能地盈利,于是就在成本控制上频下狠手,减配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很多人喜欢骂车企“减配”这件事,其实抛开别有用心的企业之外,很多企业减配还不是为了能够盈利,哪怕少赚一点,总不能卖一辆赔一辆,那还不如不卖,究其根源又回到了低价竞争。


在笔者看来与其想尽办法减配,不如实实在在地涨价!


在这一点上长城汽车做很不错,很坦诚:欧拉黑、白猫、卖出一辆赔一辆,亏损过万元,对不起,不能卖了。非常坦率地和大家说明了,远比那些还想继续卖,同时为了赚钱绞尽脑汁去减配要好得多。


现在的很多中国消费者对于品牌、品质都有一定的认知,甚至具备一定的机械素质,除了看企业做的车怎么样之外,也在看企业所凸显出来的气质,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长城汽车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就让人感觉很“实在”,这不也是长城制造的汽车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吗?


曾经听过一位法国电商领域研究员的有趣分享:在法国,决定消费者购买取向的因素最主要有三点:Environmental、social responsibility、Personal,简称ESP。也就是说,法国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商品时会非常注重这家企业在环保、社会责任以及对待员工个人发展上面的表现,而不是去关注商品是不是足够物美价廉。


物美价廉是一个美丽的谎言,骗了一代又一代人,聪明的企业现在已经将物美价廉视为对自己的侮辱,物有所值才是当代企业和消费者的共鸣。


我接触过一些年轻消费者,他们深谙“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因此对于买车的预期基本都是“物有所值”即可,根本不奢求“物超所值”。


所以对于一家车企而言,做出一辆物有所值的汽车即可,也不用去吹嘘什么“物超所值”,消费者都不是傻子(人傻钱多的除外)。


对于最近的汽车涨价,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开始响起:比如割韭菜,趁火打劫(指企业趁着供求关系紧张故意涨价),跟风炒作等等。


得承认会有别有用心的企业借着涨价之风炒作,趁机割韭菜,但是更多的企业是正常的价格调整。汽车价格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涨得凶猛且快速,这一切都归因于供应成本的极速上升,涨价是车企的正确反应,如果这个时候有企业不仅不涨价还要降价,那消费者可就要小心了。


特斯拉已经连续多次对旗下产品进行了价格调整。在电动汽车市场,特斯拉往往就是价格的风向标,作为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特斯拉而言,它宣布涨价,基本就意味着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已经扛不住成本方面的压力,涨价势在必行。


其实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同样也在抵御成本上涨的压力,只不过规模效应让传统燃油车在供应端的成本压力不像新能源车那么大,很多企业还能自己消化,或者通过取消优惠等方式就可以抵消。


但是传统燃油车能够扛多久,是个未知数!


对于车企而言并不太希望涨价没完没了,毕竟买车不是炒房,看涨不看跌。涨价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汽车消费,同时再加上涨疯了的油价,也会导致消费者对买车所能带来的幸福体验采取战略性地延迟享受。


2022年对于那些大众产品线比较长的车企而言,将是非常艰难的一年,而对于那些小而精汽车企业又是充满机会的一年,因为依然有很多人真的很有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韭菜   特斯拉   汽车   趁火打劫   物有所值   物美价廉   新能源   消费者   成本   疯狂   价格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