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问题孩子”和“天才孩子”,也就是一念之差-

好书推荐:第85期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黑柳彻子

图片:源于网络


《窗边的小豆豆》:“问题孩子”和“天才孩子”,也就是一念之差


推荐理由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本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善美的书,它带给了我们许多感动,让我们学会了对生活充满感激,让我们也期盼着生活中有这么一所学校——巴学园——学校中的世外桃源。


《窗边的小豆豆》:“问题孩子”和“天才孩子”,也就是一念之差

《窗边的小豆豆》是作者黑柳彻子的小明,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小豆豆上小学时,她不能适应学校的规则,她在上课的时候,将桌洞开开关关,在桌子上画满黄色的穗子,上课的时候站在窗边呼唤宣传艺人,和小草聊天,和小燕子打招呼。


无法融入集体的课堂学习氛围,还有着各种“异常行为”,比如:


上课时反复玩弄书桌盖子,来来回回开关上百次;


老师在课堂讲课,她却把头伸出窗外,和路过的巡演艺人聊天;


和人说话也许并不奇怪,可她还会仰着头找树上的燕子聊天。


讲台上的老师,无法假装自己看不见小豆豆的调皮捣蛋。


在老师多次提醒下,她依然还“屡教不改”,不仅带来了不少麻烦,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同学学习,而且还被多个老师投诉。


所以,才上一年级的小豆豆就被退学了。


可即便如此,小豆豆的妈妈依并没有责备训斥她。妈妈知道,小豆豆好动好奇心强,不是寻常人眼里的乖孩子,但也并非是“无可救药”的坏孩子。


于是,便隐瞒了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的事情。


后来,妈妈带小豆豆转学,来到了巴学园。


《窗边的小豆豆》:“问题孩子”和“天才孩子”,也就是一念之差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感激。


来到巴学园后,小林校长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


对于校长,小豆豆也一直心存感激,感谢校长的宽容大度,感谢校长一看到她就赞美她“真是一个好孩子”。


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在巴学园,这里没有年龄差。所有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都能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窗边的小豆豆》:“问题孩子”和“天才孩子”,也就是一念之差

曹文轩曾说,这本书的主人公不是豆豆,也不是校长先生,主人公的名字叫“教育”。


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掘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点,努力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知行统一。


教育也绝对不是一时的成绩,学会理解,学会认知生命,学会去拥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是一辈子的课程。


书中小林校长认为: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


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小林校长才会不认为小豆豆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才会每次看见小豆豆都说:你是一个好孩子。


他鼓励小豆豆表达自己,做自己认定的事情。


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如此。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每个孩子都能一视同仁,乐于教导。


很多时候,所谓的“问题孩子”和“天才孩子”,只不过就是一念之间。小豆豆还没有转学时,老师们觉得他是“问题孩子”。但是,当他转学到巴学园自后,校长老师觉得他是一个好孩子。


这是因为,巴学园老师善于小豆豆的优点,给孩子足够的肯定和尊重。这样才会让孩子,能够极大的肯定自己。


孩子只有真正被看见、被听见才能真正被赋能,才能够自我发展,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被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孩子   好孩子   学时   学园   校长   优良   天才   感激   也就是   事情   老师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