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综述

太阳系的各大天体始终是我们不断研究的个体,在这个完善的体系中,有为我们提供着源源不断能量的恒星太阳;有个永远看不到背面的卫星月球;有个象征着黑暗,散发着恐怖气息,还曾经被误会是九大行星的矮行星冥王星。

这些丰富的题材不断在扩充我们对于天体的认知。

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就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来说,就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岩质行星,一种是气态行星,其实从名字上也不难拿看出差别,岩质行星大概就是拥有者坚硬地面的行星,就像地球和火星一样;气态行星就是没有那层岩石表面,主要由各种气体构成。这种行星的特征是往往体积很大,木星就是其中一个。

那么人类能够登陆气态行星木星呢?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木星的大气剥离假设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那颗行星,换算成质量,得有318个地球才能与之媲美,但是它其实并没有一个坚实的表面,大气层几乎有五千公里高。

组成木星大气的气体主要是两种,一种是百分之81的氢元素,一种是氦元素,剩下百分之一都是一些水蒸气、甲烷等。

不过别以为木星表面都是气体就不足为惧了,它的压强非常之大,大约是地表压力的十倍左右,这也就导致了木星的质量很是吓人,太阳系剩下的七大行星的质量加起来的2.5倍才有一个木星重。

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有人还突发奇想,会不会有一种足够强大的风将木星上的气体吹散了,然而这也是天方夜谭。

木星上还有一部分液态氢,等气体散去之后,这些液态氢因为失去了大气层的保护,便会蒸发,再加上木星得天独厚的巨大引力,这些气体并不能顺利逃逸到外太空,就会凝结形成一片新的大气层。

要知道,木星最不缺的就是氢元素,即便是液态氢用完了,还有金属氢,木星的大气就会像是顽强的小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来。

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这个过程也并不是真的毫无尽头,只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等其上所有能够使用的氢元素逃逸过后,木星的内核才会显露出来。

这个内核的质量也比地球要大一些,不过到这个时候木星的引力和公转轨道也会发生变化,具体会不会给太阳系带来什么影响,我们也就不得而知。

在这个剥离大气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出来了木星虽然大部分是气体,但是也是拥有一个金属内核的,那么人类能否研制飞行器登陆呢?我们不妨以现有理论模拟一下整个过程。

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登陆火星

首先,当航天器刚刚进入火星大气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股因为木星巨大引力的拉扯,形成的庞大速度,大概是十八万公里的时速,如果没有神一般灵敏的反应能力,飞船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发生无数次碰撞,在这个过程我们无法保证飞船的安全性。

假如飞船依旧坚挺,三分钟后,我们将会遇到一个时速将近五百米的强风,一直来到370公里高度的地方。

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随着不断的深入,你会感觉的飞船的压力越来越大,进入700米的是时候,此处的压力已经来到了1150度,此时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压力,还有强悍的高温,就连熔点极高的金属钨元素都会成为液体,我们是否能够发拥有溶度更好的材质做成飞船,这还有待商榷。

当我们来到木星最深处的时候,这里的温度直逼太阳表面,大气压强锐增两百万倍,我们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在这里生存的景象了。

既然不能登陆木星,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并没有别的方式探究木星了呢?事实并非如此。

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木星探测

渺小的探测器面对木星大气因为强大引力而流动的气体简直不堪一击,所以首先第一步就是要与木星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要放弃登陆大气的目的,那么另一种方式自然就是绕木飞行了。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航天局便向木星发射了一个名为“先驱者十号”的探测器,经历了一年半的飞行时间,平安抵达木星附近,拍摄了大约三百张照片。

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后来的“先驱者十一号”打破了第一次的技术壁垒,来到了更深入的位置,近距离检测到了木星的大气和磁场。

1898年,美国发射了一个以核动力为技术支撑的伽利略号,它花了八年时间,环绕木星飞行了三十四圈,完成使命之后湮没在了木星的大气之中,壮烈牺牲。

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2011年,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一个名为“朱诺号”的探测器,延续伽利略的使命,开始了绕木飞行的使命。

这一次,其设计者为其开拓二零一条规避强辐射的运行轨道,离木星云层的最近距离仅仅只有五千公里,其目的也是显而易见了,朱诺号的主要任务便是探测木星的内部构成。

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结语

木星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存在,可怕在于它巨大的质量和引力,有人还预测,未来如果太阳的寿命走到了尽头,或许就是木星接替它的位置,成为了那颗冉冉升起的恒星,毕竟在很多角度上俩看,两者是具有一定的相似程度的。

不过这事谁也说不准,毕竟人类的认知也属于是一知半解的状态,我们只知道,木星强大的外表下还隐藏着一颗温柔的外表,要不是有老大哥帮我们吸引了大部分的陨石和流星,如今的地球怕遭就是伤痕累累了,人类也或许根本就发展不到现代的文明,也消失在黑暗的长河里了。

为何人类探测器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木星   伽利略   火星   气态   太阳系   探测器   引力   飞船   行星   气体   大气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