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基建”,七大领域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概念由此产生,并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规划起步之年,原本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贸易战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又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冲击,新基建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调节手段,在多次会议中被频繁提及,2022年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基建”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的一年,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新基建。

中国“新基建”,七大领域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如何定义新基建?

实际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相对概念。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的是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因此也被称之为“铁公基”,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不过,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于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应运而生。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明确指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即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新基建”,七大领域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一、5G:1、机房、供电、铁塔、管线等的升级、改造和储备;2、5G基站、核心网、传输等的基础网络设备研发与部署;3、5G新型云化业务应用平台的部署,与新业务以及各种垂直行业应用的协同;4、围绕5G的工业互联网新型先进制造网络环境。如物联网云、网、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围绕车联网的车、路、网协同的基础设施等。预计至2025年新增投资规模超2.5万亿元,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超5万亿元。

二、大数据中心:1、机房楼、生产管理楼等数据中心基础配套设施;2、传输光纤、互联网交换中心、数据服务平台等支撑数据中心发展网络及服务设施;3、IDC业务部署与应用协同;4、车辆网、卫星大数据等垂直领域的大数据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至2025年新增投资规模超1.5万亿元,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超3.5万亿元。

三、人工智能:1、AI芯片等底层硬件发展;2、通用智能计算平台的搭建;3、智能感知处理、智能交互等基础研发中心建设;4、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预计至2025年新增投资规模超2200亿元,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超4000亿元。

四、工业互联网:1、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2、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3、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预计至2025年新增投资规模超6500亿元,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超万亿元。

五、特高压:换流站土建、电器设备安装、变电站扩建等。预计至2025年新增投资规模超5000亿元,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超2700亿元。

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场站、充电桩建设。预计至2025年新增投资规模超900亿元,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超1.2万亿元。

七、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通车线路建设。预计至2025年新增投资规模超4.5万亿元,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超5.7万亿元。

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更强的增量空间和辐射带动效应。”中国工经联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综合室主任周忠峰解释,一方面,新基建继承了传统基建逆周期稳增长的功能,同时将数字经济公共设施建设纳入其中,对经济拉动效应更显著。统计显示,高铁建设投资对拉动关联产业的乘数效应约为3倍,而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乘数效应高达6倍左右。


综上所述,进入2022年,新冠疫情反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动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不确定因素加剧了经济的压力,而以信息技术和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基建“数字经济”,从最初的崭露头角到如今的风潮涌动,已成为我国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践行高质量发展之路不可或缺的动力引擎,2022年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基建”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的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基建   乘数   人工智能   年会   中国   数据中心   投资规模   效应   领域   重点   基础   工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