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去万寿寺时正是冬天,下午两点左右,从蓟门桥公交车站坐车到西直门下车。

我虽不是北京人,却对”西直门”这三个字有着一丝莫名的伤感。这伤感来自于老舍书中的“祥子”。当祥子拉着客人出了西直门,在去西山的路上时,遇到了一队匪兵,然后新车被砸,自己又被掳为兵夫,跟着在西山里转。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祥子趁着黑夜拉着几匹骆驼逃了出来。他卖了骆驼,得了三十几块大洋,又回到了城里重操旧业。祥子爱着的小福子,被她的酒鬼父亲卖到了小树林旁的“白房子”——也就是下等ji院。当祥子终于找到那时,正好晚了一步,小福子已经吊死在树上了。老舍先生写的悲剧真叫一绝!看到这里,读者没有不被小福子的命运唏嘘悲叹的,而对祥子的命运更是充满了同情和不公。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书中交代的小树林【白房子】,指的就是西直门外这条通往西山的大路。还有,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慈禧老佛爷和光绪帝就是匆匆出了西直门,从这条路逃亡西安的。

事隔百年后,我竟也站在了西直门外,但早已今非昔比——这里有西直门地铁站、公交车站、三层互通立交桥、繁华的商业街串联着高楼大厦、络绎不绝的人海车流……古城北京的影子,在这里找不到一点影子了。面对现代化的国际都市,我反而有点失落。五朝皇都,八百年历史的古城没有完全保存下来,实在是一大遗憾啊!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我沿着西直门大街向西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患得患失。祥子和小福子的年代虽然早已过去了,但我心中浮现出来的依旧是一条不甚宽阔的土路,两边稀稀疏疏的槐树,间或出现几间低矮灰旧的茶肆、饭铺、旅店,当然也缺不了养活像小福子这样的女子的低等ji院……

走过北京动物园,到了紫竹桥,手机导航提示我,万寿寺快到了,就在紫竹桥的东北方向。万寿寺最早建于唐朝,名为聚瑟寺。明万历年间改为万寿寺。清朝乾隆年间修葺了一次。到了光绪初年,被大火烧了,接着又进行重建。万寿寺跟别的寺院不一样,它是一座皇家寺院,是寺庙建筑和园林建筑的结合体。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前面是宫殿,后面是花园,亭阁台榭、假山林池,哪样也不缺。光绪重建万寿寺后,就成了慈禧太后的行宫。慈禧不是喜欢去昆明湖划船嘛,每当路过万寿寺她就在这里做短暂休息。

万寿寺采用中轴线的格局。进寺门,左有钟楼,右有鼓楼。大雄宝殿、万佛楼等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西面的偏殿为慈禧的行宫,东面就是寺院和尚的住所。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万寿寺坐北朝南,门楼飞檐翘角,拱形朱门、朱墙。因是隆冬季节,逛寺庙的人很少。买票进院,开始边逛边拍,这是固定模式。偌大的寺院里没见到一个人。从右边角门进到后花园林,有假山和高大的槐树映入眼帘。树的枝枝桠桠伸进清冷的天空中,更添了几分萧瑟。好在有几缕阳光照进院子里,似乎又增添了几丝暖意。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正在拍照,蓦然眼前有身影一闪。原来有一个游人进来了。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外国小伙子,白净脸,黄头发,背一双肩包。他随意地在院子里走着,看着,神情安闲。

从万寿寺出来时,已是夕阳西下。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旅行日记:北京万寿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西直门   老舍   北京   光绪   西山   行宫   槐树   假山   寺院   慈禧   旅行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