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特别家教864期)

为了在特殊时期为家长提供特别的家庭教育指导,全国妇联推出了“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微信栏目,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微课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特别家教864期)


自理能力看似简单,实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却一点儿也不小。很多孩子年纪小,但是能自己做的事情可不少呢!

也有很多家长觉得自理能力可以水到渠成,不必太过重视。其实不然,及早培养独立能力至关重要,因为真正的成长只能靠自己!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特别家教864期)


从3岁开始,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了。对照下面的表格,可以更好地知道什么年龄的孩子该做什么事:

3-4岁幼儿能够在大人的帮助或提醒下穿脱衣服和鞋袜;能够把自己用过、看过的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而不是随地乱扔。

4-5岁幼儿能够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能够自己扣纽扣;能做到整理自己的物品,譬如玩过的玩具、弄乱的房间等。

5-6岁幼儿能够根据天气的冷热增添衣物;能自己穿鞋子、系鞋带;能按照类型,分别类的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怎样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


有的家长很着急,孩子确实在自理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可又不知该怎么帮助他培养,那么家长们不妨看看以下几点:


1、树立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该自己做,这是为自己服务的,而不是帮爸爸妈妈做的。比如孩子自己收拾房间了,不妨说「真棒,能自己收拾房间啦!」而不再说「真棒,都能帮妈妈做家务啦!」从而让孩子知道,他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做的。


2、多提供机会,让孩子体验

别因为孩子小就替他包揽一切,相反,要为他创造更多的自理机会。比如吃饭、穿衣、收拾房间的时候,不要急着上去帮忙,而是让孩子自己思考和动手,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


3、营造宽松氛围,学会耐心等待

当孩子自己吃饭弄脏了衣服,或者自己做事手脚慢的时候,不要催促和训斥他,相反的,家长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轻松的氛围,同时要学会耐心等待,并记得鼓励他,替他加油。


4、循序渐进,慢慢养成

自理能力迅速提高对于孩子们来说真的很难,家长们可以安排一个进度表,来慢慢增多孩子的任务。比如让孩子先学会自己用勺子吃饭,做到不漏到外面,再慢慢学会用筷子、端汤等。


5、教给孩子有效的自理方法

孩子自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而家长要做的是帮助他们解决。比如穿衣服的时候,要先学会看衣服的正反,然后教会孩子怎样把胳膊伸进去,再怎样把衣服穿端正。


6、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因此在家里,家长就要为孩子树立起榜样来,家长也同样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也要时刻提醒着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理念。


7、持之以恒,反复练习

孩子的自理能力要得到提高,那么就一定要反复地练习,因为熟才能生巧,如果今天学会了明天就不练了,那实质上还是不会。同时,要及时给予孩子表扬,肯定孩子的进步。


来源:学前云教研

图片来源:摄图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全国妇联   能力   鞋袜   家庭教育   家教   幼儿   房间   家长   衣服   事情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