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尼斯湖”水怪

哈纳斯湖位于雄伟壮观的阿尔泰山主峰南坡。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终年冰雪覆盖,是我国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之一。北起友谊峰,南至卧龙湾,是面积约25万公顷的哈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也是阿尔泰山最具自然特色的景观区。

中国的“尼斯湖”水怪

阿尔泰山系大多是哈萨克牧民,而在湖区生活着的却是数万户与世隔绝的蒙古族牧民。这些当地的蒙古族牧民世代以来尽管从小在湖边长大,却从不敢到湖中捕鱼、游泳和划船。因为,他们的父辈或祖辈从小就告诫说,湖里有“湖怪”。而他们自己也会感觉到,在漆黑的夜晚,远处的湖面上常会发出隆隆的巨大声响,即使白天在湖边吃草的牛和羊群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失踪。据说,早在1931年,就有位牧民看到有十几条硕大的鱼形怪物在湖面上下翻腾。19世纪末,还有个俄罗斯人在湖中捕获到一条巨鱼,有几吨重,十几米长。难道,这里的“湖怪”和英国尼斯湖的“湖怪”类似吗?

哈纳斯湖起源于友谊峰冰川,曾经历过三次大的古冰川作用。冰川留下了大量的积水,形成了哈纳斯湖,并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湖群。哈纳斯湖呈弯月状,湖区四周群山环绕,东西两岸陡峭处是浩瀚的原始泰加林海,北端人湖三角地带是沼泽草甸,天鹅、大雁、黑颈鹤等珍禽游乐于此。哈纳斯湖水一天中随光线角度不同,颜色不断变化,一年中随季节不同也会出现水质变化引起变色现象,因此又被称为“变色湖””。哈纳斯湖最令世人关注的并非因为它的颜色变化,而是湖中的“湖怪”。

中国的“尼斯湖”水怪

1987年7月,新疆环保科研所派出一只考察队来到了哈纳斯湖,在此之前新疆大学的一支考察队也已来到此地。据新疆大学考察队的有些队员说,他们在湖里发现了一条有“北京212吉普车”那样大的巨鱼。7月24日,新疆环保所考察队员登上了湖边的骆驼峰,从峰顶上的一个八角亭向湖面上望去,湖面突然像有一团团的红褐色水藻漂浮着,一个拿着望远镜的队员喊道:“那是大鱼!”队长连忙接过望远镜仔细观察,原来,那些看似红褐色的水藻团的东西真是大鱼。在望远镜中,鱼头上巨大的眼睛清晰可见,到了中午,这些巨鱼竟然聚集了六十多条。据他们估算,鱼头宽度大约有一至一点五米,鱼体长十米以上,最大型的鱼有十五米长,重量约在两吨左右。这次发现极大地振奋了考察队员的情绪。为了捕捉巨鱼,他们专门做了两个巨型鱼钩,放上羊腿和活鸭,企图能捉到实物,但没有成功。

哈纳斯湖发现巨鱼的消息很快传开,不少国外科研机构和观光者纷纷涌来,想要一睹“湖怪”的真面目。同时,人们也在进一步追问,这样巨大的鱼到底是什么鱼呢?曾目击巨鱼的考察队员们认为,被称为“湖怪”的巨鱼就是巨型的哲罗鲑。它属于鲑形目鲑鱼科,是一种产于北方冷水型食肉鱼类,它在繁殖季节生长体呈红褐色,因此当地人又叫它“大红鱼”。但是,人们都知道哲罗鲑一般身体不过两米,据历史记载最大的体长也不过三点七三米,体重最多为五百多公斤。而考察队员看到的湖中巨鱼比这种鱼的正常体积大了好多倍,这不能不令人感到疑惑,“湖怪”真是哲罗鲑吗?如果是,它们在哈纳斯湖中为什么大得如此惊人?如果不是,那它又是什么动物呢?至今它还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谜。

中国的“尼斯湖”水怪

不光在哈纳斯湖发现过“湖怪”,在湖北洪湖市龙口镇双潭村一口古潭里,也发现了一个类似于“哈纳斯湖怪”的怪物。双潭村因为有一口古老的“双潭”而得名。潭面积不过百亩。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长潭。1969年农历6月6日,暴雨成灾,双潭村一片混乱。村民黄山树匆匆忙忙在离双潭约五十米远的高土墩上埋几口装有财物的坛子,突然看见潭中央翻起一股巨流,接着,他就看见一条约有小木船那么长的黑杠,在潭内缓缓移动。他走近潭边观看,见是一个形体硕大,呈弧形,看不见头尾的怪物在水中来回游动,那怪物先后沉浮三次,每次沉浮时都激起较大的浪花,约过半小时后下沉入水,再也没有浮起,黄山树以为是雨中产生幻觉,就没有在意。

村民刘廷友也见过湖怪,1974年的一天,他觉得太热,就起床沿着潭边散步,突然身后射来一束蓝幽幽的亮光,他立即转身,望见光是从水潭中央射来的,好像两只发光的灯泡挂在底朝天的小船上,那黑呼呼的东西正向他缓缓靠拢。他“哎呀”一声惊呼,拔腿就朝家里跑!当他父亲同邻居赶到潭边,潭水映着圆月,静若明镜,根本没有什么“蓝光”与“黑东西”。

1975年的一天中午,村民李泽生老汉冒着蒙蒙细雨在潭边放世界地理探秘,手里牵着的水牛惊怒不安,发出凄惨的一声怪,叫,挣脱牛绳,远处望去,李老汉被牛撞翻在地,侧身欲爬起来去捉牛,猛然发现潭中一怪物卷着尺把高的浪花,正向老汉的方向冲来,怪物身长儿丈,棕黑色。等老汉叫来村人时,潭里只有余浪滚滚,怪物已销声匿迹。湖怪已是第三次被人发现,但大家仍是将信将疑,为探个水落石出,村里当时组织了三十多台抽水机想抽干潭水,可是抽了三天三夜,水位下降了三米以后,就再也退不下去了。抽到第三天,发现潭内有众多的翻水泡,大的有水桶粗,小的有碗口大,水泡最大时就像开锅的水。村长黄显树用手触碰那水泡,感觉冰凉,且有较大吸力,村民无一人敢下水探摸。

中国的“尼斯湖”水怪


1982年9月的一天晚上,村民王华民在此潭用网捕鱼,突然发现潭东南方向岸边,有一箩筐粗、形状如蛇头一样的怪物亮出水面约一米高左右,乌黑色,当时离目击者只有五米多,吓得他一声惊叫丢下手中的鱼和网连滚带爬的逃跑了。1984年刚立秋的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村民黄长金大婆来到潭边低着头洗衣服,另一位来潭边洗菜的妇女发现一怪物,头部约有洗澡盆大小,直向黄大婆游来,两边的水被分成两道白水埂,这时,她向大婆呼喊:“黄大婆您赶快上岸来,有一巨蟒正向您扑来。”大婆一抬头,只见此怪物离自己只有十来米远了,她吓得甩掉手中的衣服,爬上岸来。

1985 年夏一个大白天,村民刘克长、汪菊安夫妇用小木船和丝网,在潭东南方向捕鱼,怪物突然在离他们木船十来米的地方出现,激起的波浪将小船弄得颠来覆去,见此场面,他俩简直吓破了胆,赶快划船上岸了,网都没来得及收。两口子喊来村人时,怪物仍悠闲自得地缓游于潭中央,看不见头尾、身体星弧形、棕黑色、似有鳞块,人们想划船去接近它看个究竟,却望而生畏。围观群众用小石、碎砖掷击它,它却毫不在乎。沉入水底前,由十多米长缩成六米左右,再快速下沉,下沉时水面激起较大的漩涡,其场面之壮观,令目击者惊叹不已。龙口镇的个体摄影师叶昌荣也有一次遭遇“湖怪”的经历。他去双潭村送照片路经古潭时,猛然间潭里像谁甩了一枚炸弹,抛起丈把高水柱,接着一个像蛤蚧形的巨大怪物从半空随水柱跃入水中,接着在水中翻滚了两次。叶昌荣发现怪物有足,背乌、肚灰白,身上有鳞,长约十米,头如箩筐,身似鸭筏子船,尾粗而不长。他看到怪物即将消失时,才举起胸前的相机赶紧相照可是拿回家一冲洗,原来这张照片上只有水舞浪涌,中间有个分不清的黑点。

这个怪物出水这么多次没有伤过一次人。但伤了这个潭内的鱼,以前这个潭不投鱼苗,每年都要产上万斤的鲜鱼。可是,随着怪物的频繁出现,年年投苗却产鱼甚少。到1988年年初,村里向潭里投下鱼苗二千余斤,年底用大型围网捕捞却没有捞到一斤鱼,用炸药和五百斤豆巴及五六辣粉毒捕,结果仍然一无所获。

经初步测量,双潭一般深度为五十米左右,最深处用长达五百米的缆绳放下去也没探到底。据专家们估计,可能这口潭底有喀斯特溶洞或喀斯特裂隙之类的地下水道。到今天,洪湖的“尼斯湖怪”仍然是个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阿尔泰山   喀斯特   冰川   考察队   红褐色   水怪   牧民   老汉   中国   村民   怪物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