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博主是否会加剧女性的容貌焦虑?又如何反容貌焦虑?

某站上有这样一则视频获得了高达百万的浏览量,视频名为《你被美妆博主的灯光骗了吗》,作者对比了打光之前与之后的底妆区别,打光前面部瑕疵明显,毛孔粗大、痘痘等问题一览无余,而打光后作者的皮肤却像开了美颜一般,一键磨皮,面部变得十分平整光滑。由此,该作者得出打光堪比美颜,虽无可厚非,但应以自然光线下的参考为准的结论。

该视频下面的评论认同追随者众多,他们认为作者帮助他们揭开了美妆博主的骗局,解开了为什么自己与美妆博主妆效差距甚多的困惑,甚至有评论区的观众终于搞明白了自己在厕所照镜子觉得自己更漂亮的原因。

美妆博主是否会加剧女性的容貌焦虑?又如何反容貌焦虑?

《你被美妆博主的灯光骗了吗》视频评论区

然而,该视频的火爆,引来的却是另一群人的愤怒与质问。小某书上的众多美妆博主并不买账,他们纷纷拍摄视频反击“打光就是美颜”的观点。这些博主通过对比自己在室内灯光、自然光和阴暗状况下的妆效,声称自己打光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更为清晰地看清妆效以及产品的使用效果而非是为了美颜磨皮。此类视频下的评论,有认同美妆博主观点的,也有不依不饶依旧认为美妆博主的打光使得视频失真的。双方各不相让,你来我往,在网络上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

打光到底是美颜磨皮还是只是让妆效更清晰,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休其实并没有太多意义。这场争端,更多反映出普通人对于美妆博主的质疑。他们不愿再单纯相信美妆博主展现出来的绝美妆容,而是开始怀疑这份效果的真实性。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大热,美妆博主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业。这些博主通过对比素颜状态的朴素与妆后效果的惊艳,让更多女性相信化妆技术或者说是化妆产品的重要性,从而让女性更愿意购买她们所推荐的产品。

这些博主也引领了当下许多流行的风格:“纯欲风”、“少女感”、“御姐范”、“清冷厌世风”、“财阀千金妆”、“伪素颜”......仔细观察这些风格,它们存在着要求“白”和“瘦”等共同特点。

美妆博主仿佛在帮女性定义“美”的标准,而这个标准逐渐变得狭窄并且似乎只能通过化妆才能达到。女性在各类护肤品和彩妆产品投入大量资金,去追逐这些公认的、标准的“美”。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些风格的美,追求这些风格也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我们也绝不能仅仅追求这些美。

美妆博主是否会加剧女性的容貌焦虑?又如何反容貌焦虑?

电视剧《听见她说》台词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单一僵化的审美标准对女性的束缚以及对女性容貌焦虑的负面影响。据中青校媒调查显示,约有60%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甚至其中有4.5%的人对自己的容貌极度不满意,需要很多医美项目来改善自己的容貌。

从2010年开始,中国医美产业一直保持每年30%左右的高速增长。据《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1]女生在成年,尤其是高考之后去做双眼皮的项目已经是家常便饭。现在,女性开始寻求更多的医美项目如光子嫩肤、热玛吉等来去除自身的缺陷、延缓自己的衰老。

对于这点,我可谓深有体会。大学期间,有位来自南方的室友,得益于南方湿润的天气,这位同学(小Y)有着典型的南方人的皮肤,肤色白皙且水嫩。在我看来,小Y已经算是非常漂亮的女生,非常清秀灵动。然而,她却对自己脸上的雀斑耿耿于怀,其实她脸上的雀斑在正常社交距离下根本让人难以察觉。但小Y却因此始终自信不起来,尝试各种方法去遮盖雀斑。最终,在听说了光子嫩肤的效果之后,小Y如愿以偿去除了雀斑,也开始沿着医美这条路越走越远,瘦脸针、嗨体等项目纷纷体验一番。

小Y的经历尚且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我们又能如何想象容貌焦虑到底给女性带来多大程度的困扰呢?

美妆博主是否会加剧女性的容貌焦虑?又如何反容貌焦虑?

杨颖成为中国整容市场的新流行模板 反映了一种偏向少女的审美倾向 (图源@壁纸族)

容貌焦虑,轻则成为女性生活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重则发展成为一种心理障碍。东方医院脑病科主任郭蓉娟认为对长相、外在的过分关注,不仅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使人陷入焦虑、 痛苦的情绪当中无法自拔,甚至还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如果这种焦虑逐渐泛化到日常生活当中,比如不想上学、不敢跟他人打交道、无法参与工作等,最终丧失生活的积极和热情, 甚至产生厌世的想法,那么,很有可能患上了“躯体变形障碍。[2]容貌焦虑会使女性过分关注自身的缺点,却忽视了自身的特长与优点,无限放大自身的缺陷。

正如上文提到的小Y同学,明明有着良好的皮肤,却要纠结于面部的一些雀斑。而我们关注和在意的事情恰恰是影响生活状态的重要因素,总是将关注点放在表面的容貌会使得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贫瘠。

引起女性容貌焦虑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便是对美的认知的匮乏。

女性的美不应该被框定在少女、年轻、纤瘦等词语的囚笼之下,女性的美应该是多元的。在中国女性在追求”白幼瘦”的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正在经历一场由卡戴珊家族掀起的以“美黑”、“厚唇”和“丰乳肥臀”带来的审美潮流的变化。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潮流,显示出美的形态的多元性可能。美有很多种状态,脸上的皱纹不是可怕的衰老标志,它也可以是岁月沉淀的痕迹;鬓角的白发不是需要遮挡的颜色,它们是熠熠生辉的银河,我们不需要追求纯粹的完美,追求紧致的脸蛋、整洁的牙齿,美与完美从不是完全对等的意思。断臂维纳斯,本身就代表着美。即使这尊雕塑并不完整,但她带来的美感却丝毫不受这份残缺的影响。

此外,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美。今天人们追求“白幼瘦”的美,而在历史上,中国和欧洲都曾有过以胖为美的时代。成语“环肥燕瘦”,“燕 ” 汉代美人赵飞燕 (汉成帝的皇后)。相传她可以在宫女托起的一个水晶盘中跳舞, 可见她身体轻盈, 也可见当时的风尚是以瘦为美。“环” 则是指杨玉环, 杨玉环 “肌态丰艳” , 深受唐玄宗的宠爱。

由此可见,瘦并不是美的唯一的标准。

美妆博主是否会加剧女性的容貌焦虑?又如何反容貌焦虑?

卡戴珊家族,她们是欧美网络流行审美的代表 图源@豆瓣

但我们应如何跳出单一的审美标准,摆脱容貌焦虑呢?

首先,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尽管起初容貌焦虑的产生是由于外部对个体的评判,但一旦这种批评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个体就容易被裹挟在焦虑的浪潮中难以摆脱,进而从自己的内心中产生对自我的不认可与批评。

正如北卡罗来纳大学健康中心创始主任辛迪·布利克所说:“我们对自己的态度比对别人粗鲁得多:你看看你这副丑样子!你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4]也正如我们常常一方面羡慕法国女性的自由与洒脱,转而另一方面又纠结于自身的种种缺点。想要成为独立自由的女性,我们必须首先摆脱对自我的不认可,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是可以不完美的。每当我们看到网络上美妆博主的精致妆容,开始质疑自己的脸型、眼睛、鼻子甚至是后脑勺的时候,我们需要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我没有必要和她们一样,我有自身独特的美”。当我们重复给予自己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时,我们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这种焦虑。

其次,拓宽眼界,感受不同的美。

当我们将自己封闭在“白幼瘦”的空间中时,我们很难破除容貌焦虑。而当我们逐渐去了解感受不同的美,我们才能避免沉溺于单一的审美。我们可以看到,东京奥运会上许多非洲女性,在比赛时将自己的头发梳成自己喜欢的样式,戴上首饰去比赛,我们从她们的表情和装扮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美。尽管这种美与白幼瘦大相径庭,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被吸引到了。

美妆博主是否会加剧女性的容貌焦虑?又如何反容貌焦虑?

张艺谋关于整容和审美的回答 图源@豆瓣:叫我阿毛

也许对女性来说,这个时代对于容貌的要求过于苛刻。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用一种坚定的信念和自信的状态去勇敢迎接这些评判,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独特的美,而不是一味地改变自己迎合时代。毕竟,美的定义与标准终会变化,而幸福、自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更为紧要。(作者:都凝)


参考文献

[1]徐鸥:《制造“容貌焦虑”可以休矣》,载《小康》,2021年第27期

[2]尹晓燕:《接纳自己,遇见美丽人生》,载《工人日报》,2021 年10月20日第007版

[3]叶朗:《美是什么》,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4]高琳:《“整得漂亮”不如“活得精彩”》,载《中国妇女报》,2021年9月27日第 008版


公众号大女子时代携手专注大杯领域的桑扶兰内衣品牌力推

【微型社会观察类综艺节目《有趣的陌生人》】

香港明星梁琤、香港时尚造型师/艺人张学润、桑扶兰品牌创意总监周曦、时尚博主殷曼婷、国内时尚独立设计师梁冰琴、刘庆、商业情报官主理人张俊等明星VS素人嘉宾同台互动讨论有趣且有深度的话题,等你一起来看~~

美妆博主是否会加剧女性的容貌焦虑?又如何反容貌焦虑?

《有趣的陌生人》微综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打光   容貌   焦虑   女性   雀斑   美颜   状态   标准   作者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