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珍珠

  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功效。部分药以其质重、性寒、沉降之性,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重镇降逆、凉血以及祛风通络等功效。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本类药物多为虫类药,主入肝经,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为主要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及血虚生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亦可用于风阳夹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抽搐,或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

  部分息风止痉药兼有平肝潜阳、清泻肝火、祛风通络之功,还可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火上攻之目赤头痛及风中经络之口眼喁斜、肢麻痉挛、头痛、风湿痹痛等。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珍珠

  来源:珍珠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自动物体内取出,洗净,干燥。本品气微,味淡。以粒大个圆、色白光亮、破开面有层纹、无硬核者为佳。古法炮制为用瓷钵极研,薄绢重筛。现珍珠粉为取净珍珠,布包加豆腐、水共煮2小时,取出洗净,捣碎碾细,水飞制粉而成。

  相关名字:真朱,真珠,蚌珠,濂珠,珠子。

  产地:主产于广西、广东、海南,传统以广西合蒲产者最佳。宋《本草阳经》日:“今出廉州,北海亦有之人生子珠牡。珠什蚌类也”。“廉州”即今日广西合浦。《证类本草》载有“珍珠,今出廉州,北海亦有之。”传统上认为产于广西合浦者为道地。

  性味归经: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效: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

  性状鉴别: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珍珠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珍珠

  呈圆球形、矩圆形或不规则的球形,直径约1 6毫米。表面现半透明状的银白色、黄白色、淡粉红色或浅蓝色,光滑圆润,具特有的色彩和光泽。质坚硬,破碎后断面呈同心层纹,有的中心见有少许异物存在。用火烧之有爆裂声。在紫外线灯下有浅蓝紫色或浅绦黄色萤光,外周呈半透明状。无臭,味微咸。以粒大、形圆、珠光闪耀、平滑细腻、断面有层纹者为佳。

  主治病证:

  1.惊悸失眠

  本品甘寒质重,入心经,重可镇怯,故有安神定惊之效。主治心神不宁,凉悸失眠,且性寒清热,甘寒益阴,故尤宜于心虚有热之心烦不眠、多梦健忘等心神不宁之证,常配伍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养心安神药。亦可单用,如《肘后方》用本品研末与蜜和服,治疗心悸失眠。

  2.惊风癫痫

  本品性寒质重,善清心、肝之热而定惊止痉。治疗小儿痰热之急惊风,高热神昏,痉挛抽搐者,可与牛黄、胆南星、天竺黄等清热化痰药配伍;用治小儿惊痫,惊惕不安,吐舌抽搐等症,可与朱砂、牛黄、黄连等配伍。

  3.目赤翳障

  本品性寒清热,入肝经,善于清泻肝火、明目退翳,可治疗多种目疾,尤多用于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之目赤涩痛,目生翳膜等,常与青葙子、菊花、石决明等清肝明目药配伍。

  4.口舌生疮,咽喉溃烂,疮疡不敛

  本品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之功。用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溃烂等症,多与硼砂、青黛、冰片同用,共为细末,吹入患处,如珍宝散(《丹台玉案》);亦可用本品与人工牛黄共为细末,吹入患处,如珠黄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若治疮疡溃烂,久不收口者,可配伍炉甘石、黄连、血竭等,研极细末外敷,如珍珠散(《张氏医通》)。

  5.皮肤色斑

  本品外用有养颜祛斑,润泽肌肤之功,常用治皮肤色素沉着,黄褐斑等。现多研极细粉末后,配于化妆品中使用。

  用法用量:0.1~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性凉,实热体质适合内服,寒性体质长期服用可引起腹泻。体质偏寒、胃寒和结石症患者均不适合内用。

  1.《本草经疏》:病不由火热者勿用。

  2.《本草新编》:疮毒若内毒未净,遽用真珠以生肌,转难收口。

  古籍摘要:

  《本草纲目》载:珍珠无毒,镇心点目;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可坠痰,除面斑,止泻;除小儿惊热,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令光泽洁白。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碳酸钙,氨基酸,锌、锰、铜、铁、镁、硒、锗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肽类等。

  2.药理作用:本品有镇静、抗惊厥、抗炎、镇痛、抗组织胺作用。能抑制脂褐素形成,清除氧自由基,有增强免疫、延缓衰老、抗疲劳、抗氧化、抗辐射、促进组织修复作用。珍珠粉提取物对小鼠肉瘤细胞、肺癌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珍珠膏外用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鉴别用药】珍珠、珍珠母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珍珠

  图片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珍珠、珍珠母来源于同一动物体,二者均属咸寒之品,均入心肝二经,皆有镇心安神、清肝明目、退翳、敛疮之功效,都可用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肝火上攻之目赤翳障及湿疮溃烂等。

  然珍珠重在镇惊安神,多用治惊悸失眠,惊风癫痫,且解毒生肌敛疮之力较强,并能润肤祛斑;珍珠母重在平肝潜阳,多用治肝阳上亢、肝火上攻之眩晕。

  拓展阅读:

  自然界有贝壳的动物有10万种以上,可是能生长珍珠的只有三四十种。天然珍珠目前已濒临绝种。天然珍珠可分成两大类:海水珍珠;淡水珍珠。广西珍珠贝生活于较为平静的海湾中,养殖方法分植核法和植皮法。植核法为将蚌壳的珍珠层磨成小核,用器械插入蚌的外套膜内即可。植皮法为将外套膜小片植入另一蚌的外套膜内,可形成无核珍珠。养殖海水珍珠时须准备珍珠核,核是用很厚的贝壳磨制成的小圆球,直径3毫米左右,贝壳撬开将珍珠核插入,插入一粒核即生长一粒珍珠。贝不断地分泌出珍珠液,层层包起来,逐渐形成了珍珠。海水养殖珍珠内部有一个很大的核,只是外部包有薄薄的珍珠层。淡水养殖珍珠多怪状,球形极少。

  珍珠自然形状多不圆,每一粒的形状都不完全一样;表面有大大小小的线纹,放在牙齿上轻刮,真珠有砂感,而假珠像接触玻璃球一样滑。两粒珍珠互磨真珠有砂感,假珍珠为滑感。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惊风   本草   真珠   肝火   牛黄   心神不宁   癫痫   广西   功效   中药   动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