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零售培训教程|认知镜框价格背后的差异

1、影响镜架价格的因素

(1)镜架材料:材质的优劣直接影响整副眼镜的品质。

(2)制造工艺:制造工艺镜架的质量保证。不同的制造工艺往往会体现出生产成本的区别,品质越精良的镜架,在制造时对工艺要求也越高。

(3)电镀工艺:镜架表面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以延长镜架的寿命,并起到装饰的作用。镜架电镀分为底层电镀和表层电镀。电镀的质量决定于电镀工艺、镀层材料和厚度。

电镀工艺:

电解炉内电镀和负离子真空电镀(IP),后者成本高、纯度高、镀层均匀。

镀层材料:

铬:灰白色、抗腐蚀性好

钛:银灰色、抗腐蚀性优异

铑:白色金属、附着性能很好

金:黄色、耐腐蚀/耐酸性/耐热性好、不易褪色

镀层厚度:

一般以μ为单位,普通镜架为0.5-1.0μ左右;高级镜架在3.0μ以上,

光泽度等:

镜架表面的微小凹凸小于可见光波的波长时,看上去就很光泽。

零配件的选用:眼镜架选用零配件的品质以及使用寿命对眼镜架的品质有很大影响,同时也给配戴都带来不同的舒适感。

弹簧:取戴过程中减少镜架变形的机会,提高寿命。(弹簧的质量和美观度会导致对镜架的损害)

托叶:柔软稍带有粘性,配戴更舒适,但成本较高,易被汗水腐蚀后变黄。

脚套:大部分使用塑料材料,其耐腐蚀性能和抗变形能力对其寿命至关重要。色泽与镜架整体颜色的搭配也受到重视。

螺丝:硬度、强度、耐久性。

款式设计:设计艺术考,但增加镜架的美观性或者配戴舒适度也提高了制造难度。比如符合人体工学的特殊设计,配戴舒适度提升。但因为需要生产工厂制作专用模具来生产,会增加成本。

品牌:品牌代表品品质,也体现了产品附加价值、社会影响、口碑,以及顾客对品牌的认同感等。

一副好的眼镜不仅外观设计结合了很多隐性结构,还要选择更高品质的材料,并且在表面处理时加入更多工艺环节,再经过实验室不断地检测,才能铸就一副品质优良的眼镜。通常顾客并不了解一副眼镜背后的复杂工艺,这就要求配镜师在销售过程中,能够将每副眼镜的工艺价值传递给顾客,让顾客产生对眼镜商品的价值认同感。

2、眼镜设计基本步骤

(1)、概念和款式风格构思,设计师进行结构设计,完成绘图工作,从效果图转为工程图,这些设计不断调整最终确认方案后,开始同制板师进行互动。

(2)、制板师都是多年工匠,拥有丰富经验,按照设计稿直接雕刻原材料,纯手工结合简单专业机器来完成3D原型,在制板过程中同设计师不断沟通调整修改,其间单独制板这一步步就需要1。5-2个月左右。

(3)、设计师的图纸最终完稿也要经过好几个月,如果是精密结构,或者不同材科之间结合的设计,其时间跨度范围更长。尤其是开发一个专利性产品,设计师和制板师要长达1-2年时间才能完成。

以上都是进入工业化生产开始之前设计师的重要工作。因为这些设计的基本步骤是最后检验设计师的产品是否符合进入到生产线上的机会,是否被商品化生产的主要步骤之一。

而市场上很多产品没有经过设计师和制板师的设计和雕琢过程,就直接在市场上流通。所以,会发现经典款式往往被模仿到处都是,且价格还便宜。就像雷朋的3025就被很多工厂“标准化”生产,差别就是电镀层、表面光泽度、焊接点这些质量生产工艺。如今,中国设计师开始起,为满足中国自己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创新设计、拒绝模仿,市场上也越来越接受具有设计价值的产品。

3、眼镜生产的一般流程

一副眼镜被生产出来,除了设计师、绘图师、制板师前期大量工作之外,还要经过生产线上的很多道工序流程才会被生产出来。一般分为金属生产线、板材生产线、注塑生产线等。下面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介绍最主流的板材生产线。

(1)、烘料与开料:生产工厂买进来的板材,是一整块的(厚约5cm,形似木板),一般都含有一定水分,为了符合生产的要求,开料之前要先进行好几个小时的

烘干,即烘料。然后冉按照镜框和镜腿尺寸大小,采用机器切割下来,分成框面和镜腿的小块板料,即开料。

(2)、拼料:一方面是拼接桩头部分,因为板材厚度不大,主要是拼接而成;一方面是根据设计师对颜色要求将不同颜色、纹理的板料拼压成型。

(3)、计算机数控数控加工机加工成型:把开好的板料分为镜圈和镜腿,分别在不同计算机数控(CNC)机台上输入工程图的数据,由CNC自动加工切割框型和镜腿形状。这部分工作以前都是熟练工人在简单手动机器上完成操作的,效率低且损耗率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多数工厂都重资投入高科技工业化的机器提高生产率。对于高精密度、高品质的产品,往往会被安排到更高科技的CNC机台中加工。通常进口CNC设备价格达到80万~100多万元。

(4)、镜腿插铜芯的加工:、:镜腿先经加热烘,待软化后插入铜芯,以保证镜腿的稳定性和可调整性。铜芯的规格与造型结构成本差异很大。质量好的铜芯不松动,不氧化,且外形美观。加工时要控制温度和板材含水量等有关参数,以保证加工的品质。一般加工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镜腿修边,目前修边主要依靠人工来操作完成,尚无法通过机器自动完成。

(5)、镜腿钉铰链饰片加工:把修边完的镜腿固定在模具中,通过机器钉铰链,一般脚链是逐个放到模具中。从机台拿下来换到下一道工序中进行手工修整,因为机器钉完后周边会有毛边,必须修掉。接着放入精雕机台中,按工程图数据精确控制完成饰片所需的槽位,厚度、长度、宽度都要精确。最后通过模具将饰片装入槽内,后续进行其他工艺处理使饰片固定。

(6)、表面抛光加工:一副眼镜的表面光泽度,完全取决于抛光这一步工艺。抛光时把镜圈和镜腿(金属饰片等要包起来)放入滚筒,滚筒里装有大木粒、砂粉、有一些配方有机溶剂、通过滚筒长时间的滚动,进行均匀摩擦抛光。到达规定时间后取出后再进行手工抛光由熟练的工人师傅通过沙轮对每副眼镜进行全方位的抛光。由于人工成本较高,一些品质不佳、价格低廉的产品会将这一工序直接省略。

(7、)印字和装配:印字的工艺比较简单,但使用的油漆很有讲究,不同品质要求差异很大。很多产品是使用激光刻印技术,而不是印刷。完成对产品的各种印字和标识等操作后,把镜腿和镜框通过铰链用螺丝固定起来,再用机器把衬片按照镜圈的大小裁切装片。

(8)、调整支架:全部装配完成后,根据设计工程图1:1进行校对支架,这时外

张角。倾斜角、镜腿的抛弯(R500左右),都要严格进行调整到位。

(9)品检包装(略)。

不同眼镜品质要求不同,生产过程中工艺相应要求也不同,以上流程只是大概的梳理。按照品质等级要求,一般工厂还会划分为普通级、高级、光学级别生产线标准,尤其是太阳镜工艺要求更高。产品定位不同,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工艺的精细程度等也有差异。以生镜架制造所使用的生产模具为例,精度要求越高,生产成本也越高,因此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会更高。

眼镜零售培训教程 认知镜框价格背后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眼镜   镜架   镀层   机台   镜框   认知   差异   设计师   品质   机器   加工   工艺   价格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