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关于太阳和地球的最终结局,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好消息和不好的消息。

好消息是当太阳开始死亡并膨胀成一颗红巨星时,我们会拥有一个很好的“座席”来观察这个场景。

而不幸的消息是:这个“座席”将位于太阳内部!

怎么样?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不过也不用太过恐慌,因为你可以等到70亿年后再担心这些,那时这一幕才会上演。

关于像太阳这种恒星的死亡问题,几天前我写过一些内容,这里再简要概括一下:

太阳当前是一颗非常稳定的恒星,氢在其内核进行聚变反应,转化为氦和能量。从内核释放到外层的能量支撑着太阳的膨胀,就像一个鼓起来的热气球一样。这个过程已经进行了40亿年,这就是我们当下所处的阶段。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内核的氦元素越积越多,而氦只有在更高的压力和温度下才会参与聚变,因此内核的氦元素只是惰性的待在那里并缓慢的被加热而已。大约60亿年之后,内核的氢元素耗尽,内核将收缩并升温,导致氢元素在内核外形成一个比较薄的核聚变的壳层,然后导致更多的氦加入内核,内核进一步压缩并升温,再过几亿年之后,即可达到氦元素核聚变的临界点,导致氦开始进行核聚变反应。上面的过程不断重复,但氦聚变成了碳和氧元素,在内核中开始积累,并释放大量能量。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这个过程在太阳核心的深处发生,而外层会受到影响,虽然缓慢,但确实会受到影响。当氢的外壳聚变反应时,外层将会极大的膨胀,使太阳变为一颗红巨星,而当氦开始聚变反应时,它将会缩小一些,然后又由于碳和氧的堆积再次膨胀。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图中左下角的那个小黄点是当前处于主序星阶段的太阳大小(140万公里,0.01天文单位),约70亿年后它会膨胀到红色区域这么大(1.5亿公里,将近2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是当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贡献者:乌娜•瑞塞内

这个看上去有点有趣,当然这个有趣的意思是指向太阳系内侧的行星点燃一个喷灯!

当太阳变成红巨星时,它会膨胀到吞没水星和金星,这两颗行星会在太阳内部幸存一阵子,然后在等离子体中它们会越转越慢,逐渐落向太阳核心并最终被汽化。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而地球的命运并不太确定。当太阳膨胀时,它会向外吹出一种亚原子粒子形成的风,和太阳风类似,但是要致密的多。而太阳会失去部分质量,导致它的引力下降,引起行星轨道的扩张。但是地球恰好在被太阳吞没和逃离太阳的分界线附近,它的命运要看具体的物理情况,比如太阳究竟会失去多少质量。我已经在各个期刊上看到来来回回的反复争论了。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这幅艺术想象图描述了当太阳成为红巨星时,如果地球处于太阳外面,它是如何遭受炙烤的。贡献者:维基共享资源

我最近正好和以前的硕士学位顾问诺姆•索克讨论过濒死恒星的事情,他随口提起他做过的数学计算。在201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他研究了太阳究竟会失去多少质量的问题,如果一颗濒死恒星吞噬一颗木星一样大的行星,那么这颗大行星在旋转过程中会带走恒星的很多物质,就像一个叉子搅起一碗生鸡蛋一样。然后恒星就会旋转得更快,导致它更容易抛掉物质。许多恒星在它们附近都存在这种大质量的行星。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但是如果恒星周围缺少这种大质量行星,它就不会失去那么多质量,也就是在恒星的扩张过程中,它仍然可以抓住它近处的行星。

是的,我们太阳系正属于这种情况,水星和金星并不会在太阳内部掀起什么风浪,它们只会渐渐死亡,因此太阳风不会很强,太阳也会保住更多的质量,它的引力不会下降得很厉害。

这意味着地球会位于太阳这颗红巨星之内,遭到太阳的吞噬。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此图上半部分表示从现在往后75亿年开始,太阳半径相对于当前太阳半径的变化,而下半部分的图表示以地球轨道大小来衡量的太阳半径。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物理模型计算结果,但总之我们会看到太阳不断的扩张、收缩、再扩张的变化。下半部分图中,当太阳大小(以地球轨道大小来衡量)大于1时,地球便处于太阳之中了。可以看出,在某些模型中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贡献者:索巴齐、索克

注意,即使是另一种情况也很不妙。那时地球就算位于太阳的外面,太阳也会膨胀到占满地球的天空,它的热量足以让地球的岩石沸腾,因此无论地球在太阳的内部还是外部,这只是一个技术性的细节问题。不管是哪种结局,我们的行星都会被烤熟。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再提醒你一下,我们讨论的事情距离目前有70到80亿年,如果你在担心你的养老金和即将到来的选举,那么不用担心它的影响。并且太阳在缓慢的升温,大概几亿年之后,地球就将无法居住。

好可怕!

我真的希望在那遥远的未来无论人类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能够在星系中寻找更凉爽的地方。谁知道呢,也许我们会把地球拖到一个安全距离上(当然,坦率地说,这比较难,因为当太阳进入红巨星阶段时,它的波动很大,地球将需要时不时的进行拖动才行)

失望!太阳可能会最终“吞掉”地球,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我一般会从科学价值方面去看待事情,甚至也会有感性的时候,但是我们还需要关注更多的事情。对未来的探索总是非常有趣的,我们会学到很多,但是我学到的是我们需要珍惜当下的时光,并不懈努力以获得最好的结果。没有什么是永久存在的,即使是恒星和行星。

BY: Phil Plait

FY: TelescopeX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天文单位   地球   太阳   聚变   可能会   恒星   行星   何去何从   内核   巨星   元素   失望   质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