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定格的30秒,真正的尊重是相信的力量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定格的30秒,真正的尊重是相信的力量

今天在北京残奥会上,最让人感动的一幕就是在最后的点火仪式中,参与点火的视障运动员,将火炬放上雪花台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一蹴而就,而是在反复的摸索中才将火炬平稳的放到火炬台上。整个过程大概用了30秒,这30秒中没有人去帮助这个运动员,即使带领他上台的导盲人员也没有出现。

对于残障人士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报以同情和可伶的目光,而这次开幕式这个细节让我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对残障认识的尊重有了更深的理解。

记得在很多年前,无意间看到了一次在轮椅上的击剑比赛,比赛过程很是激烈,一名运动员不小心从轮椅上跌落下来,这时旁边的志愿者赶紧去扶这位运动员,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位运动员用手推开了前去帮助的志愿者,自己用双手重新坐在轮椅上。

同样的一幕在今天的开幕式上又出现了,当火炬手几次尝试都没有将火炬固定在火炬台上时,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身旁的工作人员没有前去帮助,而是让火炬手凭借自己的感觉来完成这个动作。在失败的过程中,会场里听到了加油的喊声,伴随着这样的声音火炬手终于完成了这个动作,而脸上所露出的笑容同样的令人难忘。

这样国际性的赛事,面对着全球人民的眼光,在这30秒的时间里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尊重。

尊重不是施舍,也不是给予,而是相信的力量。能够将这种力量给予身边的人才是最好的尊重。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六年的时候,亲自带人前去长安的监狱里视察那些囚犯,在和囚犯的沟通中他感觉到这些囚犯非常想回家去看看自己的家人。于是唐太宗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这些囚犯回家探亲,并约定来年秋季回到监狱继续接受处罚。朝中很多的大臣对这个决定很是不解,都来劝阻李世民不要这样做,李世明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坚持让这些囚犯探亲。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来年秋季所有回家探亲的囚犯没有一个逃跑,都按照约定回到监狱继续接受处罚。

在李世民的眼里,这些囚犯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做人最基本的信义和普通人一样是存在。相信他们会遵守自己的承诺,让他们感受自己的尊重。这样的尊重换来的却是一般人很难预料的结果。

相信自己更要相信他人,在相信他人的同时给与语言和行为上的鼓励,事情的结果就会变成你想象的样子。

给予人尊重,传递相信的力量,用这种力量让世界充满爱的火光,轻点一下赞让火光无限的传递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开幕式   从轮   贞观   力量   残障   囚犯   轮椅   火光   来年   定格   北京   运动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