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圆舞曲”创意来自张海迪,他们用生命描绘绚烂色彩

短片里,几名视力障碍的孩子拿着画笔,泼洒出热烈鲜艳的颜色和可爱的笑脸。他们稚拙的作品被叠印到鸟巢现场巨大的“画布”中,90名舞者翩翩起舞,把颜色尽情挥洒到天地间……

“冬残奥圆舞曲”创意来自张海迪,他们用生命描绘绚烂色彩

资料图 新华社发

作品源于张海迪的建议

冬奥会开幕式上讲述的雪花的故事在延续,也在变化。“自然界里,每一片雪花都是无声的。”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介绍,这90名演员中,约有一半是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听障舞者,“她们的世界是无声的,舞蹈是肢体艺术,也是无声的。这么多无声的交响,创造了灿烂的带有生命力的瞬间。”

这个环节拥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冬残奥圆舞曲”,它的创意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的建议。“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2020年12月24日。”沈晨回忆,“海迪主席希望我们为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专门创作一首作品,名字就叫‘冬残奥圆舞曲’。”

包括商君立在内的4位作曲家迅速行动。“最初,4位作曲家背对背创作,每人写一稿。我们交上了4个主题,大家觉得都不错。”商君立说。曾有一个方案是把《冬残奥圆舞曲》划分为4个乐章,每个主题都当成一个乐章来写。后来,出于方方面面的调整,《冬残奥圆舞曲》最终回到了商君立创作的主题,时长被精简为3分钟左右。

“圆舞曲”形式充满优美浪漫

“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音乐创作着眼于残疾人突破极限、追求美好的精神。”商君立介绍,《冬残奥圆舞曲》自诞生之初就以“美”为灵感。体裁上,“圆舞曲”的形式向来充满了极富浪漫色彩,旋律优美的氛围与残疾人享受生活、拥抱世界的情感一脉相承,“无论世界上有多少风雨,他们都在用生命描绘绚烂多姿的色彩,用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这种顽强的精神让商君立被深深感动,也发自肺腑地为他们喝彩。

在情境上,《冬残奥圆舞曲》立足于雪花纷飞的冬季背景,采用了三段式结构:开篇描绘银装素裹、洁白无瑕的冰雪世界;中段雪花漫天飞舞,尽抒随境而舞、随心而歌的坚韧信念;末尾徜徉于充满生机的未来,呼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在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里,‘希望’如同种子般生根发芽,历经风霜雪雨的考验而坚强不馁,迎来春天的‘绽放’。”商君立觉得,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这样一颗种子,他期待这首作品“能够让更多观众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残健融合排练没有交流障碍

这是一个残健融合的节目,除了有残疾人演员的参与,还有来自北京舞蹈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的健全的学生,残疾人和健全人在合作中沟通、相互学习,舞出曼妙的“同心圆”。“我们可以和这么多的健全人一块儿演出,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情,我们也更好地促进了彼此的认识和理解。”魏菁阳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独舞、领舞演员,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即便有部分听力,在识别音乐节奏方面,也会比健全人稍慢半拍,但经过数月的磨合,他们的合作已经非常默契。“表演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健全人带来的节奏信息,比如低头的动作,健全人都会用呼吸或一些神态来告诉我们一些细节。”排练中,健全人演员和编舞老师也会跟残疾人学习手语,“在排练当中我们也会有非常多的互动,彼此交流没有障碍,我也感觉他们更加亲近我们。”魏菁阳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舞蹈家邰丽华介绍,从去年11月底,残疾人演员们就投入了训练,“全体演员克服了很多高强度、高难度训练带来的困难,这支舞蹈的道具是一个很大的圆形椅子,这把椅子要以活动的方式运用在舞蹈动作中,演员有时需要趴在地上、同步滑行或形成图案。”邰丽华说,演员们都很努力,也充满激情,想在舞台上呈现生命的绽放,“这支舞蹈的中心思想是同心圆,它有着中国古老的哲学寓意,包含着人和人的团结、友爱、携手向前,这个中国最古老、最质朴的情感,通过残健融合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倩 韩轩

流程编辑:u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圆舞曲   生命   同心圆   创意   排练   残疾人   开幕式   中国   绚烂   舞蹈   演员   色彩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