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性格?

之前看过的一个帖子,专门记录孩子们为什么哭。

萌娃们哭得撕心裂肺,哭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例如:父母帮他穿了他最喜欢的靴子;因为爸爸把给他的牛奶倒入了跟平时不同的杯子;因为妈妈把奶酪掰成了两半……

很多孩子们的行为,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有一个词可以给出这些现象的解释,那就是——敏感期。

一般来说孩子们在0-7岁之前,可能会经历很多种不同的敏感期,这段时间是父母对孩子进行良好教育的黄金时期,也是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的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父母可以在孩子8-12岁阶段补救。

可一旦错过这两个阶段,父母再要进行干预,就难上加难了。

是什么,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性格?

语言敏感期

爱学话爱说话,多输入才有输出

记得看《爸爸回来了》,几次被贾乃亮家的小甜馨的话萌到。打翻了油彩,她会突然摸摸头说声“好尴尬啊”;看爸爸生气了,会冒出一句“我逗你玩儿呢”。

据贾乃亮自己说,甜馨会听大人说话,也许她不明白什么意思,但是当时记住了。过了不知道多少天,就会突然说出那个词。

甜馨正在经历的,也是绝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的——语言敏感期。通常是1岁半到2岁半之间。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听和学成年人说话,也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黄金时期。

这个阶段父母,特别是妈妈,多给孩子读故事,多跟孩子做交流,会发现孩子每周的语言进步是飞快的。当然,在孩子12岁之前,父母都应该注意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跟孩子交流越多越好。

是什么,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性格?

秩序敏感期

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就感到不安

像之前提到的那篇帖子里,孩子因为爸爸没有把牛奶倒进他平时用的杯子里就开始哭,多半就是孩子到了秩序的敏感期。

孩子一般是3岁左右到这个敏感期,也可能早一点或者晚一点。他们正在经历的一个阶段,是在他的小世界里建立秩序。他喜欢给自己接触到的物件们找“主人”,不喜欢熟悉的环境有所改变。

所以当孩子一定要用他自己的毛巾擦脸,或者一定要把一个玩具放在某个固定的地方,请对他宽容一些。

这并不是他要故意与你作对,而是他内心的秩序让他觉得安全,他还没有长大到,能够从容面对周围环境改变的程度。

是什么,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性格?

自我意识敏感期

不爱分享不懂合作

曾经有位亲戚,逗她朋友家的小孩,问孩子能不能把小娃娃送她,结果孩子抱着娃娃就不松手。亲戚回过头跟我们说,这孩子真自私。

其实这种情况要看很多因素,比如这个要东西的人跟孩子是不是相熟,比如索要的是孩子最爱玩具的还是只是普通的玩具,比如孩子当时的心情等等。

不过一般1岁半到4岁的孩子,都会有一个时期,自己的东西怎么都不爱给其他人。那个时候,就是他到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他必须通过这些看起来很让父母难堪的行为,来区分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而且“我”这个词在他心里开始变得重要起来。侵犯了“我”,孩子甚至会通过打和咬这些办法维护自己。

只要不过分,父母不需要在这个阶段强制要求他分享。这是孩子日后人格强大,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能力很重要的一个培养时期。

是什么,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性格?

身份确认敏感期

三句话不离偶像

记得《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时候,林志颖的儿子kimi就经常把“我是超人,我很强”挂在嘴边。后来《爸爸去哪儿3》里面,刘烨的儿子诺一对《西游记》特别着迷,见到谁都喜欢说孙悟空如何如何厉害,自己自言自语也离不开孙悟空。

这就是孩子到了身份确认敏感期,一般在孩子4.5岁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孩子特点就是有了自己的偶像。男孩子一般就是超人啊、孙悟空啊,女孩子可能会很迷恋白雪公主或者花仙子啊。没事儿就絮絮叨叨说里面的故事,见到相关的玩具服装会很想要。

这个阶段,是他在通过模仿自己的偶像,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他还不知道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这个偶像让他信服,给了他一个榜样。

这时候父母没有必要干预什么,反而可以趁机告诉孩子偶像都有哪些优点和可贵的品质,让孩子自己慢慢去向这方面靠拢。我记得小时候不吃蔬菜,我的父亲就跟我说大力水手就是吃了菠菜才那么厉害的。后来吃菠菜特别积极。

是什么,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性格?

婚姻敏感期

闹着要结婚,其实不必担心

今年的《爸爸去哪儿》里,有个叫阿拉蕾的小姑娘,她跟运动员董力组成了临时的父女组合。不过她经常会在镜头前说“我长大以后要嫁给你”,“我要跟董爸爸结婚”。

不少4、5岁的孩子都有这个阶段,会说要跟爸爸结婚、跟妈妈结婚,跟幼儿园老师结婚,跟哪个小朋友结婚。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只是孩子在经历婚姻的敏感期,他们并不是真的知道结婚是什么意思,只是在他的世界里,结婚是最直接最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就是两个人组合到了一起,经常能见到。

不用怀疑孩子早熟还是早恋,就正常的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婚姻是很神圣的事情就好。可以跟孩子讲讲父母的恋爱史和父母的爱情观,耐心引导孩子慎重对待感情。

是什么,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性格?

审美敏感期

对美丑有了认识,

影响会融进她的气质

有些孩子会在某个阶段,很喜欢干净的纸张,特别喜欢光滑好看的水果,最明显是在挑衣服上,“突然就知道美了”,之前父母给什么穿什么,现在会强调自己要穿某一件。

这就是审美敏感期到了。说明他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屁孩”了,他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内心也更加丰富了。父母是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的。

这时候父母最好能够多带孩子接触美,比如给孩子买一些很好看的绘本,带孩子参观一些宏伟的建筑,多听好听的音乐,感受音乐之美,多读唐诗宋词,感受韵律之美。学学舞蹈,和绘画也不错。

总之就是给孩子一个关于美的感受,让他有正确的审美。很多缺乏审美的人。即使有了再多的金钱,也无法弥补品味上的差距。

文化敏感期

孩子化身“十万个为什么”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被孩子不间断的“为什么”折磨过吧,他们会问地铁的火车有几个轮子,飞机为什么可以飞,霓虹灯为什么会闪等等数不清的问题。

通常你回答了一个,还有无数个引申出来的问题,简直心力交瘁。

这就是孩子的文化敏感期了,一般是在6—9岁之间出现,也有不少孩子提早到4岁5岁的,他们开始了对周围事物的强烈好奇。

这些小家伙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索世界的能力,会跑会走会说话,但是又不具备认识世界的条件,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但是又什么都不知道。

这阶段最累的是父母,但也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机会。不必什么事情都直接告诉他答案,历史文化方面的问题,可以给他讲相关的故事,科学自然方面的问题,可以跟他一起动手做做小实验,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跟他一起查书籍找资料,共同寻找答案。

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就等于给了孩子一双飞翔的翅膀。他会把以后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也更容易对挑战充满热情,也更容易成功。

孩子的敏感期还有不少,比如追求完美敏感期,剪贴涂的敏感期、空间敏感期等等,上面提到的这些是比较常见和持续时间比较久的。

想让孩子有一个完善的人格,最大的秘诀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爱,其次就是养育的过程中方法科学。

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孩子的各种敏感期的经历和童年时期的家庭氛围,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更会造就孩子的性格气质,最终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希望爸爸妈妈们都能把握住培养孩子的黄金时期,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给孩子一笔受益一生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性格   孩子   组合   敏感   偶像   爸爸   时期   父母   阶段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