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意韵浓郁的古巷,大块的石板路,这在江南是独具特色的,堪称一绝。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阳光照在古老的石板巷里,一切显得和谐温暖,充满生活的味道。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回到恒升桥向南不远的凝熏桥处。凝熏桥是同样跨尚书浦、几乎与恒升桥一模一样的三孔石拱桥,不同之处是其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曲折的经历,与恒升桥一样吸引大多数人的注目。凝熏桥边还有蒋泾桥以及一些古镇老街值得顺道一观。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凝熏桥的南侧面。凝熏桥的结构与恒升桥几乎一模一样,是名副其实的姊妹桥。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凝熏桥桥栏上有齐胸拦墙,清一色的长条青砖。桥中看桥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尚书浦东岸的千米长廊,连接起几座镇中心的古桥。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东西向的凝薰桥与南北向的蒋泾桥组合成一拱一梁的双桥结构。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蒋泾桥上的桥心石简单却刻工精美。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凝薰桥,多么柔美的名字。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凝薰桥始建于明崇祯十年(1633),在千墩浦上建单孔石桥名“证愿桥”;道光十五年(1835)由里人募捐重建为单孔双拱花岗石桥易名“凝薰桥”,俗称“昆堂桥”;一九九一年被拆除,今为保护古镇,恢复古迹,便利交通,于二OO三年重建凝薰桥。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拾步走上凝熏桥。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无论走在古镇的哪一个角落,都能见得到秦峰塔高高的尖顶始终伴随着脚步。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江南水乡,因流水环绕,增添了更多的灵气和韵味,写意画美景在生活中得以完美展现。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站在石桥上,沉醉在千灯古意盎然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里了。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有人说,江南文化是诗性文化,江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里的青砖、黛瓦、粉墙、绿藤、碧水,无一不有着气如吐兰的娴静与沉着;这里的回廊、挂落、轩窗、砖雕、隔扇,不仅存在于枕河人家的淡雅生活里,也徘徊在昆曲的浅吟低唱里。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千灯古镇的石板街,与尚书浦平行,南北贯通,并连接支路成百脚状,全长三华里,其主干道长800米,由2072块条形花岗石板铺成。石板街始建于南宋,明清进一步延伸修缮;民国三年又以重金聘青浦县朱家角筑路名匠王世昌,重新整理修缮,遂形成今天纵横交错、贯穿古镇南北的格局,是江南古镇保存最长、最好、最完整的石板街。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石板街面是人行道,石板下是下水道,沿街临河,且与每家每户的下水道及河滩相沟通,从河滩驳岸边泄水入河,是优良的排水系统,即使倾盆大雨也排泄畅通,雨停水干,从不积水。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站在尚书浦西岸的临河埠头上南眺。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一艘艘游船穿过凝熏桥的拱形桥孔,随着传来的阵阵摇橹声,水面荡起圈圈波澜。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有百舸争流的感觉。

光传百代——苏州昆山千灯古镇(九)

古街狭窄,屋檐相对,成一线天,两侧小楼相依,隔街携手授碗,成为古镇的特有风貌。漫步在古街的窄巷上,“足踩青石板,头顶一线天”,犹如一条永远也走不完的历史走廊,这里是江苏省内保存最长、最完整的石板街道。现在是一条正宗的商业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东西向   古镇   老街   昆山   河滩   青砖   江南   苏州   尚书   下水道   石桥   石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