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科研发现:中国出土4万年前古人类文化遗迹

ASC科研发现:中国出土4万年前古人类文化遗迹

科学家们在北京以西不到 100 英里(160 公里)的地方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文化的遗迹,古代人类使用一种叫做 赭石的红色颜料 ,并用石头制作了微小的刀片状工具。

这个名为下马北的考古遗址提供了一个难得一见的机会,让我们得以一窥 大约 40,000 年前居住在该地区的智人和现已灭绝的人类亲属 的生活。

新发掘的遗址位于中国北方山区的洼地泥 河湾盆地内。根据 放射性碳测年法 和其他分析,挖掘小组在地下约 8 英尺(2.5 米)处发现了这种文化的证据,当时他们发现了一层可追溯到 41,000 至 39,000 年前的深色粉质沉积物。

这个石器时代的沉积物包含大量文物和动物遗骸,包括 430 多块哺乳动物 骨骼;一个壁炉;赭石使用和加工的物理证据;用骨头制成的工具;以及 380 多个小型化的石块,或由碎石或磨碎的石头制成的小型工具和文物。

中国科学院和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共同第一作者杨世霞告诉 Live Science:“在该遗址被居民遗弃后,这些遗骸似乎还在它们原来的位置。”在一封电子邮件中。

“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生动地揭示 4 万年前人们在东亚的生活。”

共同资深作者、波尔多大学 CNRS 研究主任、卑尔根大学教授 Francesco d'Errico 告诉 Live Science,识别出一个 40,000 年前散布着此类文物的沉积层是“一个惊喜”。电子邮件。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已知最早的东亚赭石作坊”,收集的微小石器表明制造商可能生产和使用了专门的工具包,他说。

ASC科研发现:中国出土4万年前古人类文化遗迹

Yang、d'Errico 和他们的同事于周三(3 月 2 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关于该遗址和文物的报告 。

下马北赭石加工的证据包括两块矿物成分略有不同的赭石,以及一块细长的石灰石板,其平滑区域被深红色颜料染色。研究小组发现这些文物彼此靠近,位于一片红色沉积物的顶部。

“我不认为任何人应该对现在中国北方[40,000 年前]的居民正在收集和使用赭石感到震惊,”因为总的来说,人类及其亲属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这种颜料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进化与社会变革学院的兼职教授、Eurofins EAG 实验室的副科学家 Andrew M. Zipkin 说,这一点。

“这项研究中的赭石文物数量非常有限,但我很高兴看到他们的后续工作旨在确定赭石的收集地点,”Zipkin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 Live Science。

关于这项新研究,“对我来说,这里重要的一点不是赭石本身,而是它作为一系列技术和行为的一部分的存在,”他说。

作者报告说,在现场发现的第一块赭石有“被反复磨损以产生明亮的深红色赭石粉末”的迹象。相比之下,第二块较小的赭石具有更易碎的质地,并且可能源自被压碎的较大赭石。

由 d'Errico 领导的一项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赭石被捣碎并刮成不同稠度的粉末。

ASC科研发现:中国出土4万年前古人类文化遗迹

另一项分析表明,在赭石附近发现的红色沉积物中含有富含赤铁矿的岩石碎片,赤铁矿是一种含有 氧化铁的矿物, 使赭石呈现出独特的色调。

(根据 Discover 的说法,其他类型的赭石,包括黄赭石和所谓的镜面石,一种闪亮的红紫色颜料,其矿物成分略有不同 。)

然而,根据现有证据,他们无法准确确定颜料的使用方式。例如,赭石可用于粘合剂,或用于“象征性应用”,如岩石艺术涂料或作为化妆品装饰和防晒剂应用于身体的涂料,Zipkin 说。

“在物质文化记录中区分赭石的象征性和功能性用途是史前考古学家面临的持续挑战,”他指出。

现场的几件石器上确实出现了赭石的痕迹,这些工具的性质暗示,这种颜料可能被用作皮革加工中的添加剂,也可能被用作悬挂粘合剂的成分——这意味着一种粘性物质,用于将把手固定在石器上。

Zipkin 说,这一证据并没有否定这种颜料也可能被象征性使用的可能性。

d'Errico 告诉 Live Science,考古学家在非洲和欧洲发现了大约 30 万年前赭石加工的证据,并且有证据表明澳大利亚从大约 5 万年前开始使用赭石。

但在下马北发掘之前,“然而,[28,000 年前] 之前亚洲使用赭石的证据非常少,”他说。

根据现场发现的带柄石块上的磨损模式和挥之不去的残留物,研究小组确定这些人工制品可能有多种用途,包括钻孔材料、刮皮、削植物材料和切割柔软的动物材料。

同样,未加工的石块可能有多种用途,例如钻孔硬质材料和切割较软的材料。

“因此,我们面临着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该系统利用不同的原材料来制造用于各种活动的高效便携工具,”d'Errico 说。

杨说,到更新世末期(距今 260 万至 11,700 年前),被称为微刀片或小刀片的小型石刀片在东北亚广泛使用。作者在他们的报告中指出,具体而言,该技术在大约 29,000 年前开始在整个地区传播。

她说,溪北的石器不是微刃,而是与小石器具有相似的特征,这让杨想知道这些物体是否代表了后来微刃技术的“根”。

这项研究提出了另一个大问题:4 万年前,哪些远古人类实际上占据了下马北?一些线索指向现代人类,但作者不能确定人类亲属——即 尼安德特 人和丹尼索瓦人——不在现场。

“由于现场缺乏人类化石,我们无法确定 智人占领了下马北,”杨告诉 Live Science。

也就是说,现代人类化石是在距离约 68 英里(110 公里)的一个名为天元洞的年轻地点以及该地区另一个名为周口店上洞的地点发现的,她说。这些附近的化石暗示,到过下马北的加工赭石、制作工具的古人类也可能是 智人。

“然而,我们不能完全忽视其他密切相关的人类祖先在亚洲北部广阔的景观中仍然存在的可能性,因为很明显早期的智人群体正在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交配和混合,”杨说.

此外,由于尼安德特人也使用赭石,因此使用赭石的证据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该遗址存在哪些古人类的线索,Zipkin 说。

“在下马北进行的进一步计划挖掘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 进化 故事,”杨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赭石   智人   年前   沉积物   石器   遗迹   颜料   遗址   中国   文物   证据   科研   人类   古人类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