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测自己的肝功能,平时养肝护肝很重要

肝在哪里

中医的肝是指功能而言,同解剖学(现代医学)不是一回事,很抽象,不能用某个器官代替。其中包括了肝器官以及肝经等。

中医看问题讲究系统化,整体化,肝经全称肝足厥阴肝经,属阴,从下往上走,起于大趾->足背->沿下肢内侧中线->绕前阴->过少腹->胃旁->属肝->络胆->胁肋->咽喉->连目系->过前额->达头顶。

如何自测自己的肝功能,平时养肝护肝很重要

肝的调养,无论针灸还是穴位按摩等等,都是以肝经的循经路线为基础。

肝的功能

肝是将军之官,将军作为统帅,说一不二,领导发了话,下面人不听,就容易发火或者闷闷不乐,极度郁闷!肝性喜疏泄条达恶抑郁,抑郁与愤怒最伤肝,反之,肝有病也能导致情绪低落等。

有几大功能:

1)藏血。

"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就是说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全身血量的分布和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血充足则各脏腑器官组织得以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机体的各种机能。

当人在休息和睡眠时,机体的需要量减少。大量的血液便贮存于肝;当人活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脏就将贮藏的血液排出,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肝血虚少,脏腑器官组织失养可出现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等。

如何自测自己的肝功能,平时养肝护肝很重要

“卧则血归肝”,这也是为何不熬夜的原因,熬夜导致藏血不足,容易血虚阴虚等。

2)主疏泄。

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此功能主要与气的流通有关,正常情况下,不能疏泄太过,也不可不及,疏泄无能。如果疏泄无能,则肝气郁结,导致肝郁,出现胸胁胀痛,急躁易怒,情绪抑郁等。气郁还可进一步导致血瘀,出现肿块,增生等物理病症。

疏泄功能还与胆汁分泌排泄,脾胃消化,脾气散精有关,功能失调后,会出现嗳气,呕吐,腹胀,泄泻等。若湿热郁结,疏泄失调,胆汁外溢,出现黄疸。

如何自测自己的肝功能,平时养肝护肝很重要

3)开窍于目。

《灵枢·脉度篇》日:“肝通气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点。”如肝血不足,则有视物模糊,甚至肝火上炎,两眼红赤,很多眼睛的问题常从肝治。

4)主筋华爪。

肝主管筋的活动,从而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屈伸,而筋又赖肝血的濡养。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出现肢体屈伸不利,麻木,痉挛等症。“爪(指甲)为筋之余”,肝血不足则指甲变形,色泽枯槁。

肝最怕什么


1)酗酒。

咱们国家,酒文化太重,尤其某些特殊的职业,要整天喝酒,忙于应酬,表面风光,身体则苦不堪言。经常听到某人走着走着就挂了,酒精肝->肝硬化->肝癌,酒是祸首。

可以喝,但别太过了,不管什么酒,白酒,红酒,啤酒,里面都有酒精,尤其红酒,可能有点保健美容之效,但没那么夸张,不可多饮。

一个小保护技巧:喝酒前吃个鸡蛋,煮,煎都可。

至于醒酒药之类,可能会帮助醒酒,但酒对肝的伤害已经形成,弥补的效果不大。

如何自测自己的肝功能,平时养肝护肝很重要

2)黄曲霉素。

任何发霉的东西,绝不要吃,这种霉菌沸水加热都杀不死,扔掉是唯一办法。值得注意,很多牲畜,比如鸡鸭牛等如果吃了发霉的东西,最后被人吃了,也可能间接感染。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拜金主义盛行,信仰缺乏,很多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坑害同胞,大家平时吃东西,还是小心谨慎为好,太便宜的要留心!

3)长期吃药者。

“是药三分毒”,毒害哪里呢?肝肾是主要受害者。药物都得经过肝脏来代谢,吃多了会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降脂降糖药;

*抗生素;

*心血管药。

*中药材。

比如生何首乌之类,很多朋友两眼只盯着“乌发,美白,变美”之类的功效,却忽略了其危害性。长期吃,就容易导致肝损伤,中药材自己不宜乱吃。

当然,有些症状必须长期吃药维持,那建议定期检查或能否减少单次用量。

如何自测自己的肝功能,平时养肝护肝很重要

4)重金属。

哪里重金属多?

*鸡头。

*海产品。工业废水都排到大海里了,最后进到鱼虾等身体里,最后被人类给吃了。

*动物内脏。

如何自测自己的肝功能,平时养肝护肝很重要

5)油炸的东西。

不光容易伤害脾胃,成湿热体质,长期吃也伤肝。配合大量蔬菜,算是一个弥补折中的办法。

6)抑郁和发怒。

一个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那么他的气机就得不到宣泄,气机运转就难以通畅,疏泄功能受损。沉默是金害死人呀!该说还是要说,憋着真是苦了自己。

情绪管理是需要终生努力学习的

7)熬夜者。

23-1点是肝脏排毒时间,不深度睡眠根本无法排毒养肝,肝血亏虚,血不足等等都来了。

8)肥胖者。

难以分解的脂肪在肝内堆积着,最容易得脂肪肝,减肥是必须走的路,尤其年龄日渐增大者,随着各功能衰退,为了防止得老年病,更是需及早行动。

不过,真的较真,咱们只能饿死了,什么都不能吃。规避风险的一种办法是换着花样吃,增加种类,不要吃起来一个没完没了,避免形成积累作用。

如何自测自己的肝功能,平时养肝护肝很重要

自测肝功能

肝不好,会在外面有所表现:

1)看指甲。

指甲竖纹,凹槽,变形等,和肝气郁结,肝血不足有关。

2)眼睛。

肝开窍于目,眼睛无神,呆滞,经常干涩,模糊不清,易迎风流泪,就表明肝阴血不够。

3)长斑。

黄褐斑/蝴蝶斑等, 都和肝气郁结,肝血不足有关。

4)皮肤呈青紫色。

眼睛下面区域皮肤,颜色偏青紫偏深,肝血亏虚,常见于熬夜者。

皮肤呈黄疸色或觉搔痒,可能就比较严重了。

5)蜘蛛痣和掌红斑

蜘蛛痣: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红点周围附带细小的毛细血管,类似蜘蛛的肢脚。

掌红斑:一般出现在手掌根部,呈弥漫性一片潮红,压之退色。

这些都是肝炎或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6)情绪长期低迷。

这种低迷就算遇到快乐事情仍旧无法改善,单纯心态调理无效,要考虑是否肝本身出问题了。

7)偏头痛, 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出现痛经。

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火。

8)酒量突然减少。

9)爱吃果壳。

五脏皆有嗜好,肺不好爱吃纸,肝不好吃果壳,很多时候无意识的。

10)爱做梦,害怕别人来抓自己。

肝藏魂,如果肝血不足,魂无所归,睡不好觉,魂不守舍。

当然,肝不好,不一定上面症状全都出现,大家自测时,要综合看。

养肝护肝

养生重在细节,指望猛的吃一点什么灵丹妙药,就养好了,不现实,要知道身体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往好或坏的方向),比如切菜切到手了,包扎好痊愈不代表没事了,下次切菜还看手机,照样流血。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养肝也是如此,就看平时每天是否用心了。

根据平时遇到的案例,总结以下几点:

1)减少损耗。

肝血就像一个蓄水池,如果消耗的速度高于补充的速度,肝血就容易不足,导致血虚,早衰。手机让人过度沉迷,遇到一些20多岁,看东西已经有重影了,血耗损过度了。肝要靠血养,结果就是肝功能受损。

几个耗损点:

*手机,电脑。长期看小说,聊天,打游戏,看视频,刷屏等等,总之一天到晚,不眼花花才怪呢!

*纵欲。肾水生肝木,肾是肝之母,纵欲过度,肾水不足,无法滋养肝木,要衰败。再者,精血同源,精不足也会导致血虚。

*过度运动。

如果胖也就罢了,偏偏身体虚弱,还很瘦,消耗太大。

*思虑过度。

想问题,想事情也是要耗费气血的。

2)情绪管理。

遇到太多肝郁了,这可能和性格有关,也可能肝本身的问题,是人都有烦恼,不开心的时候,区别是,有的能快速调整过来,有的则进入死胡同。

3)运动减肥。

有个运动习惯,能防止变胖;已经变胖了,保持运动可以减肥。过度肥胖,脂肪过度,对肝脏负担很大。

如何自测自己的肝功能,平时养肝护肝很重要

4)拒绝熬夜。

这个说不说都无所谓,反正该熬夜的还是熬夜。

很多朋友的理由,让俺无法反驳,宿舍都是12点熄灯呀,咋办呢,控制不了,被逼着熬啊,自己也不想呢?

人不卧,不安静,血不归肝,一直在外面游荡消耗,无法滋养肝脏,痘痘,黑眼圈,月经不调都来了。

5)饮食习惯。

很多肝病都是从口入的,不得不妨。

*寄生虫。比如鱼生上的虫子,没有烤熟的牛羊肉上,有的烤不熟,生吃活物,风险还是蛮高!

*筷子:容易滋生霉菌,建议3个月换一次,每次用后热水烫洗,用前也烫烫。

*点钞票的手:直接用手放嘴上沾点唾沫点钞票,不知被多少人摸过,容易感染肝病。

*高蛋白质食物。

有的朋友听信了豆类,鸡蛋含蛋白质多,就狂吃猛吃,天天吃,然后产生大量废物,便秘了代谢不出去,进入血液,也会伤害肝脏。

如何自测自己的肝功能,平时养肝护肝很重要

*猪肝。

吃啥补啥,吃猪肝补肝么?吃肉补肉么?这个有点唯心主义,不可偏信。

*少食酸。

虽然酸入肝,但过度了就导致筋急而爪枯,酸能收敛肝气的,不利于发散。

*几个护肝食材:

绿茶,枸杞,菊花,青色食物(青色入肝)。

如何自测自己的肝功能,平时养肝护肝很重要

*饭后休息片刻再动。

饭后,身体内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消化的活动,如果马上干别的,此时,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50%以上。如果肝脏处在供血量不足的情况之中,它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6)节酒。

酗酒的危害上面也说了。

若长期大量饮酒,首先造成脂肪肝,最后可经酒精性肝炎导致肝硬化,当然,出于工作需要,不得不舍命陪酒,深表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肝功能   肝气   血虚   肝脏   机体   器官   抑郁   血液   平时   情绪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