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阿迪,消失了?

或许,相互争霸了几十年的阿迪耐克,做梦也没想到。真正的对手不是彼此,而是来自于大洋彼岸的中国品牌。

01

取代阿迪耐克,中国品牌登顶大舞台

2月20日晚,为期十六天的北京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

与此同时,中国奥运健儿们也收获了9金4银2铜的历史最好成绩。

然而,中国奥运健儿的完美表现只是这届冬奥会带来的喜讯之一。

还有一点值得自豪的是,我们的国产品牌也上演了对国际巨头的逆袭。

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以往奥运赛场随处可见的阿迪、耐克突然之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国产品牌安踏。

从运动员,再到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志愿者群体以及火炬手,他们身穿的服饰都赫然印着寓意“升腾而起”的标识。

在明面上,国产品牌首次取代阿迪成为了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闪耀了整个奥运赛场。

在暗斗中,国产品牌安踏也全面占据上风,为中国获得15枚奖牌的中国健儿们,身穿的比赛装备皆有安踏的科技助力。

耐克、阿迪,消失了?

安踏集团持股并拥有大中华区经营权的FILA、迪桑特、萨洛蒙等多个品牌,所助力的他国远动员,也获取了很好的成绩。

而反观阿迪、耐克,他们所支持的代表团却异常惨淡。其中阿迪只收获了8枚奖牌,而耐克更是只有6枚。

02

趁热打铁,逆势走红

走出赛场之外,安踏同样也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数据显示,早在2021年上半年,安踏就对阿迪完成了盈利和规模的双超越。

彼时的阿迪营收为182.98亿元,而安踏已经达到了228.1亿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阿迪、耐克的双双下滑,安踏还呈现出逆势增长的势头。

近年来,无论是其市值还是销量,都一路持续走高。

以2021年上半年为例,耐克BCI事件后耐克在华销量急转直下,2021年4月、5月销量较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同比仍有高达-50%和-46%的衰退,而安踏增速达到了55.5%。

以此速度保守计算,在今年内,安踏有望实现对耐克的超越,成为国内体育用品市场最大的“王者”。

更何况,经过这次冬奥后,如今安踏的势头还在迅猛增长。在整个奥运期间,关于安踏的讨论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期间还多次登上各大媒体平台热搜。

包括微信指数、微博指数、百度指数、抖音指数、头条指数等五大平台指数方面,安踏每日指数均大幅超越其他运动品牌。

耐克、阿迪,消失了?

在冬奥前后的20天中,安踏在各大平台的品牌总曝光和话题阅读量上,达到220亿+,收获了大量的关注和好评。持续的高热度,也带来了销量上的火爆。

以天猫旗舰店为例,在冬奥期间,其GMV就一直位于第一。其中冬奥国旗相关产品也备受追捧,店铺奥运相关主动搜索量每日增达50万-170万。

03

多管齐下,撬动固定格局

安踏之所以能够实现对阿迪耐克的逆袭,其实并非是一种偶然。而是,其在技术和创新上的不断深耕。

在技术研发上,近10年内,安踏累计投入费用超过了30亿,位于中国运动品牌之首;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递增。

在设计创新上,其也在中、美、日、韩等地建立了全球五大设计研发中心。

除此之外,安踏还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吸纳着顶尖人才。

耐克、阿迪,消失了?

对内和清华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全面合作。

对外,截至目前,安踏拥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超200名国际设计研发专家。

就拿这次冬奥会来说,安踏为运动员提供的装备,就隐藏着很多黑科技。

本届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铜牌得主闫文港,在“体坛英豪”节目上就对安踏的钢架雪车鞋做了专业角度的讲解。

鞋身的降风阻设计,以及鞋底所采用航天级别材质的钉子,这些都助力其突破了历史。

还有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银牌得主李文龙,也公开采访中表示,团队的比赛服都是全身防切割。

安踏最新采用的360度全身防护切割技术,突破了传统局部防护,给予了运动员最好的安全保障。

像短道速滑决赛中,匈牙利运动员刘少林跌倒后,其脚上冰刃直插任子威小腿,但任子威却安然无恙,最终轻松夺冠。

安踏在运动装备上的贴心设计,也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不吝发出了赞美之声:

“安踏的鞋服质量非常高。在本届冬奥会上为很多代表队提供了装备,安踏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非常高。通过装备助力,全世界都给予了安踏产品和服务高度认可,品牌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言下之意,是对安踏付出的一种肯定。跟其它蹭冬奥热度品牌不同的是,安踏是切实的用科技在助力运动员,对于冬奥的支持也是无微不至。

当然,抛开技术创新来说,安踏采取的“单品牌、多品类”战略同样功不可没。

为了实现大众市场、中高端市场的全域覆盖。

安踏不再只聚焦于一个品牌,而是持股经营了包括FILA、迪桑特、萨洛蒙等在内的一系列品牌。这些品牌,都分别瞄准不同的消费群体。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相比于耐克阿迪的反应迟钝,安踏果断加速了数字化转型。

耐克、阿迪,消失了?

其主导的DTC模式,线上主动拥抱电商,线下主攻直营。如此灵活的打法,也让安踏抓住了线上渠道,也保证了线下门店的高效性。

正因如此,在疫情的冲击下,以线下门店为主的阿迪耐克都遭遇了巨大冲击,而安踏销量却实现了逆势大涨。

技术研发上的不懈投入,紧跟时代步伐的创新力,加之合理的战略计划。这些也正是安踏之所以能够逆袭耐克阿迪的关键原因。

04

乘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首过往,在一些国际大舞台上,人们的目光总是被国际大牌们所占据。

提起运动品牌来,人们的记忆中不是阿迪就是耐克。

但今天,这个延续数十年的固有格局,被安踏的崛起所击穿。

这个国产品牌,用实际行动改变了世界的认知。大舞台并不是耐克、阿迪们的专属。

如今,冬奥已落下帷幕,阿迪、耐克也相继跌落神坛。但属于中国品牌安踏的故事却远未结束。

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最新的未来十年战略计划中,安踏也开启了新一轮国际化布局和全球化战略。最终目标,就是要在2030年领先全球,成为世界第一大体育品牌。

耐克、阿迪,消失了?

其实,安踏的逆袭只是国产品牌集体崛起的一个缩影。

在这场和国际大牌的竞赛中,越来越多国产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它们不卑不亢、一步一个脚印,用大无畏的精神,开启了国货的全新篇章。

它们不再是一个跟随者,而是一个充满狼性的挑战者。

今天,看着中国品牌们的加速崛起,一种骄傲的情绪也油然而生。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着这样一个痛点。固然我们的国货已经走向了世界,但一直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

在利润比上,我们还是不如国外品牌。但随着安踏等国产品牌影响力的持续增高,这一切都将迎来重塑。

相信未来的十年,一定是国产品牌金戈铁马的十年,也一定是利润回归中国的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冬奥会   销量   助力   中国   运动员   国产品牌   指数   奥运   装备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