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世界是越来越明朗了吗?并不是,无止境的科学等着我们

对于科学素养稍有认识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现代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所探索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阔。在宏观领域,人类正在探寻我们可观测宇宙的边缘,宇宙尺度的空间成为研究的目标,甚至多宇宙的观点也已经被提出来;在微观领域,我们正在向原子核内部进行无限探索,已经到了夸克的领域,而对于更细小的物质研究,弦理论成为科学家的合理想象。

我们对于科学的无限研究反映在空间之中也就有了这样两条泾渭分明的道路。但也有一种现象引起科学家们的重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最终的研究方向有着一种趋同的趋势,而且人类所能研究的两者尺度也有着差不多的数量级,而我们人类本身正好处于这一数量级的中间地带。这是一种巧合吗?还是一种必然呢?

科学研究的世界是越来越明朗了吗?并不是,无止境的科学等着我们

关于科学,一直有着一种趋于简单的方向,也就是用尽量少的变量,用尽量少的原理来解释这个世界。19世纪前,科学家已经接近于完成这一任务,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以其近乎完美的理论引领着科学界的发展。

那时的科学,更多在我们可观测的世界。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人类的好奇心,这也就成为人类探索科学的原动力。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就是以这样的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发现那些对于我们人类有意义的科学知识,从这些科学知识中探索出指引人类进步的技术;而技术的应用,让人生认识的世界更广阔、面对的问题更多,也就有着更为严谨的科学会发现诞生,这就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螺旋性结构。

科学研究的世界是越来越明朗了吗?并不是,无止境的科学等着我们

但一切都转折点发生在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让宏观世界本是绝对时间的概念成了一个变量,宏观时空观彻底坍塌;而微观领域,对于光学的研究,发现光有波粒二重性,对于微观物质世界的理解也出现了裂痕,量子力学诞生。无论宏观领域还是微观领域,一个陌生的世界又向我们走来,世界的不确定性给科学界以重重一击,连爱因斯坦最初都无法接受这一观点,他才说出来那句经典的话语“上帝不会掷骰子”。

那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科学是什么样一种状态呢?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桑德尔·拜斯,用衔尾蛇之圆这一想象性的结构,用这一本科普著作《衔尾蛇之圆:无止境的科学历程》,带我们进入现代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界。

科学研究的世界是越来越明朗了吗?并不是,无止境的科学等着我们

衔尾蛇结构是上古的神话中一种怪物,叫作乌洛波洛斯,这条把自己尾部吞进自己身体中的怪物,再也逃不出这样循环,而这和我们现在的科学发现路径何其相像。桑德尔用这一结果对于我们宏观世界的发展和微观世界的研究以这两个方向进行详细的梳理,但这两个方向的终点都会面临着宇宙的终极问题:宇宙的诞生、宇宙的本源,而这就让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在宇宙大爆炸这一点交汇,就形成了一个衔尾蛇之圆。

我们现代对于科学的所有研究成果都在这一本《衔尾蛇之圆》之中,桑德尔用一种我们很容易理解的语言,用一种形象的意象,用整个科学发展的专业精神带我们进入我们的科学世界。想了解我们现在科学发现的整个现状吗?对于热爱科学、想了解科学的读者,这是一本非常适合阅读的书籍。#全民荐书人# #科普# #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爱因斯坦   宏观世界   微观世界   科学   世界   微观   明朗   科学研究   宇宙   人类   领域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